![]()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散養家禽家畜 易引發禽流感?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著家禽家畜,一般除了家豬,有固定的豬欄吃喝拉撒都在里面之外,其余的雞鵝鴨,基本上都是白天放任它們在外面跑,晚上把它們往籠里趕。這就是居民區傳統的禽畜散養模式。
但研究表明,基于此種禽畜散養模式,從野鳥、家禽、家畜到人,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各國完整地存在著禽流感的傳播鏈。而且,流感病毒能在家禽、家畜和人之間來回傳播,經雜交而基因發生重組,極易產生能在人群中傳播的新型致命流感病毒。
因此,傳統散養的家禽出現禽流感及其危害的機率,是現代化養雞場家禽的數十倍。散養家禽不但影響了環境衛生,還大大增加了疫病傳播的機率,為市民人身安全帶來一定威脅。
病毒與宿主共生:鳥類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
禽流感是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是“寄生蟲”,它們不能獨立生活,需要寄生在其他生物體內,如果找不到寄生的宿主,病毒就會逐漸失活,當所有的生物體內都沒有了某種病毒,這種病毒就滅絕了。而有的病毒一直在某種生物群體里傳來傳去,我們把這種生物稱為病毒的天然宿主。
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是某些鳥類,特別是水禽。換句話說,禽流感病毒已在水禽里傳來傳去傳了很長時間了。病毒的特性是,傳播的時間越長,其毒性就會慢慢地減弱。如果病毒毒性很強,就會快速把宿主殺死,宿主體內的病毒也就跟著死去,不能傳播。如果毒性很弱,宿主就可以攜帶著病毒到處傳播。
因此根據自然選擇,“舊”病毒的毒性會很弱,和宿主形成了共生關系。禽流感病毒與水禽的關系就是這樣的。
傳染途徑:排泄物攜病毒從水禽傳到家禽
雖然感染了禽流感病毒的水禽并沒有生病的癥狀,但它們的分泌物、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禽流感病毒。這些水禽飛到哪里拉到哪里,禽流感病毒就傳播到哪里。禽流感病毒離開了水禽身體后,并不會馬上就失活,環境溫度越低,則存活時間越長。在28℃的淡水中,禽流感病毒可存活1個月;17℃的淡水中,可存活100天;如果冰凍起來,則可以無限地保存活性。在鳥糞中,禽流感病毒也可存活幾十天。
和人流感不一樣,禽流感病毒的感染部位是禽類的腸道。假如攜帶著禽流感病毒的水禽在田間、池塘、湖泊、江河中覓食,排泄出病毒到水中,有人又到同一片水域放養鴨,那么鴨喝了水,就可能感染禽流感病毒。這些鴨回窩后,有可能把病毒傳染給混養的雞。
另一種可能的傳播途徑是,攜帶禽流感病毒的水禽在飛過散養家禽的地方時,停下來覓食,留下含有病毒的糞便,病毒就由糞便傳染給家禽?,F在有些地方要求散養的雞場拉防鳥網,但這只能防止鳥和雞接觸,卻防止不了鳥糞與雞接觸。
深訪病毒雜交:禽流感與人流感在豬內可雜交
而現代封閉式的養雞、養鴨場,水禽與雞、鴨沒有接觸的機會,就不會從水禽那里感染禽流感??墒?,一些地區不僅各種家禽混合飼養,而且家禽還與豬、牛、魚混養。有的農場雞舍就設在豬圈之上,雞糞直接掉進豬槽中。這種混養方式為禽流感病毒在不同種群之間的傳播和變異創造了條件。
尤其是豬,它身上同時有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受體,能夠同時感染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如果兩種病毒在豬體內發生雜交,就會出現一種致命的新型流感病毒在人群中傳播。
人類感染病毒:隱性病毒潛伏雞內與人親密接觸
與水禽不同,家禽不是禽流感的天然宿主。家禽感染了禽流感后,有可能出現嚴重癥狀,致使得“雞瘟”而死;但病毒也有可能暫時潛隱在雞只體內,只是沒有明顯表現出什么癥狀出來。
一旦商販把這些家禽拿到了農貿市場上賣掉,危害就會由此開始。問題的嚴重性在于,一方面,攜帶病毒的雞只所排出的糞便可能污染農貿市場上的其他生禽,另一方面,宰殺的帶病毒雞只的過程極有可能感染禽流感。試想一下,無論是由顧客買回家宰殺,還是在市場現場宰殺,整個過程中,養的、賣的、買的、殺的、圍觀的,都有可能被不知不覺地傳染了禽流感。
飼養家禽五個要求:
1、居民所養的家畜家禽應當實行圈養
2、做到人畜分居和規?;B殖
3、養殖大戶要加強防疫、消毒、污染物處理及糞便處理
4、死亡畜禽要進行無害化處理、深埋、消毒,防止疫情傳播
5、科學利用畜禽排泄物,嚴禁將糞便排入河流。
江蘇泰州市鵬程動物藥業有限公司:http://www.pcdw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