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核心提示:編者按:3月份一年一度的兩會,無疑是集國內整體智慧的一次峰會和大考。正是由于兩會在人們生活中的分量越來越大,作為養殖行業的發展,顯然需要兩會的群策群力來推動與保障。特別是樣子啊很難過也發展過程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矛盾,所以在2015年的兩會期間,行業更需要通過兩會取得新發展新共識。讓我們聽聽各位代表們的提案和心聲吧!
一、內蒙古蒙草抗旱綠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召明:
關于將草產品納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等提案,
我的4個提案都和草產業有關
不善言談的王召明,一提到關于草原生態文明建設的話題,就極其興奮:“草原補獎政策實施以來,我區草原保護與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但我區草原生態環境仍處于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相持階段,全面好轉并非一日之功。努力打造生態文明的亮麗風景線,離不開加快推進草原生態保護和建設。這次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我準備提交4個提案,都與草產業發展有關,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從而推動我區草原生態系統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
王召明精心準備的4個提案是《關于加快推進草原生態保護建設的提案》《關于將草產品納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的提案》《關于建立內蒙古現代草產業體系的提案》和《關于探索推廣草原災害性保險的提案》。
王召明認為,2015年是第一輪草原補獎政策實施的最后一年,也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的關鍵一年,加快推進內蒙古草原生態保護建設步伐,國家應加大依法治草力度,適時啟動草原法修訂計劃,將依法治草盡快納入國家法治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制度計劃中。
他建議,國家應進一步完善草原生態補獎機制,將草原補獎政策作為一項長期惠牧強牧政策持續下去,形成穩定健全的草原生態補償長效機制。同時,應加大對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退牧還草工程等重點生態工程的支持力度,增加建設內容,將儲草棚、青貯窖、飼草料種植、收儲機械納入補貼范圍,突破退牧還草工程區和京津風沙源治理項目區盟市不能重復安排的原則,將錫林郭勒盟、赤峰、巴彥淖爾、鄂爾多斯等地的牧區旗縣納入到退牧還草工程中。
王召明還建議,應將草產品納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
他說,作為我國草食畜產品的重要生產加工基地, 2014年我區冷季可食天然飼草總儲量約3800萬噸干草,青貯貯量約270億公斤,人工草地種植面積約3800多萬畝,草產業在糧食安全領域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凸顯。但由于受到草產品生產地域分散、草產地與養殖企業聚集地域分離、運輸費用高昂等因素的制約,牧草產業的發展受到限制。將草產品(天然草、苜蓿草、燕麥草、秸稈等)納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的范圍之內,從而就可以降低草產品流通成本和畜牧業飼養成本,實現草產品生產與消費在地域空間的資源配置,為抗災保畜提供保障,促進草產業和畜牧業健康發展。
(《內蒙古日報》全國兩會全媒體報道組記者崔楠)
二、全國政協委員、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
應鼓勵核心企業設普惠金融機構
2015年初,曾在河北、山東部分地區上演的“倒奶風波”凸顯了國內乳業上游養殖企業的生存窘境,部分中小乳企遭遇“融資難、利息高”難題。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將上述行業難題作為提案帶到2015年的全國兩會上。“龍頭企業對產業鏈的理解更深入,這種天然優勢能避免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弊端。”潘剛建議,政府應鼓勵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成立融資性擔保機構或小貸公司等普惠金融機構,專業、定向支持自身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和農戶。
乳業高級研究員宋亮對記者表示,目前我國乳業是“加工業的巨人,養殖業的矮子”,加工企業可通過上市、發債等多元渠道融資,但在向家庭化、規?;B殖轉型的乳業上游,則面臨投融資難的瓶頸。
上游養殖業融資難、利息高
記者曾到北京延慶縣大榆樹鎮下辛莊村調查,當地養殖小區里的奶農戶向記者坦言,由于無法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為了購買青貯飼料等,只能通過賣牛的方式來回籠資金。
不光是中小養殖企業,即使是上游養殖乳企也因利息高而感到頭疼。
2月11日,現代牧業非全資附屬公司發行本金總額2億元的中期票據,利率為6%,年利息達1200萬元。
而此前,2014年4~9月,輝山乳業融資成本凈額約1.56億元,相較于2013年同期1.07億元,增長近46%,主要是銀行借款提高所產生的利息支出增加所致。為此,輝山乳業擬向匯豐銀行融資不超過1.24億。
輝山乳業投資者關系聯絡人陳珈滺曾向記者透露,國內借款的平均利率在6%左右,而匯豐銀行這筆借款利率在3%左右,相差一半左右,以后公司會慢慢地利用境外借款替代國內借款。
下游奶企設普惠金融機構
面對國內乳業上游養殖業遭遇“融資難、利息高”難題。潘剛建議,鼓勵龍頭企業設立普惠金融機構,專業支持農業產業鏈小微企業。建立既有大商業銀行“大象”這類大企業,又有產業鏈普惠金融這類“小微動物”的多元化金融生態系統,做到聯合與協同。
據了解,普惠金融,是指能有效、全方位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實際上就是讓所有老百姓,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務,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2014年4月下旬,伊利股份宣布擬投資3億元設立內蒙古惠商融資性擔保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貸款擔保、項目融資擔保等。同年4月底,伊利股份董事會授權上述擔保公司2014年為公司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的擔??傤~不超過60億元,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37.21%。“通過對這些小微企業、農戶提供有價值、直接化、集約化的金融服務,反過來又可促進龍頭企業的良好發展,從而實現整個農業產業升級。”潘剛稱。
2015年1月26日,伊利股份發布公告稱,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下屬的內蒙古惠商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年度累計對外擔??傤~9948萬元,在保余額9204萬元,在保戶數87家。記者了解到,在保余額最大的前五位被擔保人全部為原奶供應商,融資用途都是青貯飼料,擔保期限為12個月。
“伊利股份作為乳制品加工龍頭企業,上面涉及奶牛養殖,下游涉及經銷商,尤其是奶牛養殖行業需要較多資金,通過設立金融公司可為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等業務,有助于協同發展。”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稱。(每日經濟新聞)
三、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民建委員會副主委,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中心主任趙皖平:
在今年兩會上建議構建奶業健康發展體系打造可持續產業發展模式
一:建議實施優質乳工程
優質乳工程是能夠同時解決消費信心低迷和利益分配失衡的核心紐帶,優質乳工程包括三個主要內容:創建優質乳標識制度。優質乳標識制度的創建、運用和監管是“優質乳工程”的核心內容和首要條件;保障優質原料奶的穩定生產供給;全面實施乳制品加工工藝標準化監管。全面實施乳制品加工工藝標準化監管,徹底消除企業過熱加工的亂象,確保為消費者提供營養豐富、安全可靠的優質乳制品,是優質乳工程的保證。
二:轉變乳制品消費結構
在我國現有的乳制品中,唯有巴氏鮮奶是要求必須要使用生鮮牛奶為原料奶。國外發達國家如德國巴氏奶的市場消費比重達到90%以上,我國市場則是以常溫奶為主的消費模式??梢哉f,中國奶業的希望唯有寄托在巴氏鮮奶的身上。要使巴氏奶盛行中國,首先得要為巴氏鮮奶生產與消費提供寬松的發展氛圍與條件,這包括政府提倡,消費引導,還包括在行業與產品結構進行調整中,在產業與政策的頂層設計上,對巴氏奶實施政策扶持傾斜。
三:適度發展乳肉兼用牛的飼養
試驗發現,雜交牛生長速度和犢牛期抵抗疾病能力均高于純種荷斯坦奶牛,產犢后參加DHI測定中的乳成分和體細胞數值也明顯好于荷斯坦奶?!,F雜交一代奶牛頭產日均產奶量為23.8公斤,雜交公犢在出生喂養10天后可售3000元,荷斯坦公犢為700元,雜交牛各項數值優勢明顯。牛奶生鮮乳的乳脂率為3.9%,乳蛋白3.4%。
四:構建奶業發展的安全保障體系
針對此輪“倒奶”問題,各級地方相關部門均采取了積極措施,“賣奶難”問題暫時得到一定緩解。但政府救急不是解決產業穩定發展的根本之道。建議從完善市場監測預警、產業損害調查與貿易救濟、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等方面,構建我國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安全保障體系。
1:是按照“總量基本平衡、市場波動可控、保護奶農利益、促進生產發展”的目標,完善乳品市場調控機制,建立和完善奶業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國內外奶價的監測和預警。
2:是嚴格執行液態奶標識制度,嚴厲查處不標識復原乳的違規行為,從源頭減少企業對進口奶粉的需求;加強對有進出口貿易權的企業管理,實行乳制品進口登記制度,實現進口乳制品渠道和用途可追溯。
3:是建立奶農與乳品企業價格聯動的利益分享機制,推行原料奶價格保險機制,通過保費補助等優惠政策,鼓勵保險公司對原料奶價格實施保險托底,幫助奶農規避市場風險,保證奶業生產穩定發展。
五:重視借鑒國際經驗
奶業是與民生密切相關的行業,同時又是市場競爭激烈的領域。奶業的 發展既受到國家政策影響,也涉及市場主體間競合與協調,可以說十分復雜。梳理海外奶業相關經驗教訓,有助于為中國奶業發展提供鏡鑒。從世界范圍看,奶業的發展受市場供需和生產周期等因素影響較大,奶業供給過剩、奶價下跌的情況并不少見。相關國家根據各自情況,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應對策略。
趙皖平認為:面對當前中國奶業嚴峻的形勢,行業各級政府必須重視起來,應該有所作為,保護這個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中國奶業的發展出路必須是提高綜合競爭力,生產優質乳,降低成本。轉變乳制品消費結構,大力引導巴氏奶消費,降低欺騙消費者的所謂高端奶的生產,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模式,這樣才有利于中國奶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四、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協農業委員會主任楊玉成
呼吁提質增效轉型升級促乳業持續健康發展
在經歷了2013年的“奶荒”之后,2014年下半年以來,鮮奶價格一直下行。當前一些乳品加工企業已限收、停收生鮮乳。“‘賣奶難’問題在國內多地出現。”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協農業委員會主任楊玉成呼吁,必須轉變發展方式,處理好乳業發展速度、效益、質量的關系,促進乳業持續健康發展。
楊玉成委員分析認為,除國際乳品價格持續走低、進口奶粉大量涌入造成國產牛奶銷量下降等因素外,我國奶牛養殖模式落后、優良品種少、單產低、鮮奶質量不高、利益聯結機制不緊密,以及環保等制約因素,都是導致“賣奶難”的癥結。
他建議,應綜合考慮土地、環境等資源承載能力,由“重數量”向“提質量”轉變,實現集約化養殖、標準化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型、質量效益型、經營集約型、自主創新型和產業鏈一體化的現代乳業。轉變養殖方式,全部實現規模養殖,變奶牛小區為牧場化養殖,推廣先進技術,提升養殖標準。引導乳品企業通過訂單農業、利潤分成等多種方式與奶站、奶農結成經濟合作利益共同體,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產業化運作模式。
“進一步優化奶牛品種結構,提高我國的優質高產奶牛比例,必須加強良繁體系建設。”楊玉成委員提出,國家和地方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實現奶牛“戶籍”化管理,優化奶牛品種結構,逐步提高奶牛單產,提高乳業效益。同時,大力發展綠色循環模式,重點支持中小型牧場改造升級,推廣“牛-沼-肥”、“牛-沼-電”等綠色循環發展模式。(發布時間:2015.03.04 來源:河北新聞網)
五、全國人大代表、完達山乳業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景海
做客新華網兩會訪談
“說一杯奶健壯一個民族,這個是很實際的。中國的嬰幼兒在營養方面與歐美國家有差距這也是現實。”全國人大代表、完達山乳業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景海在兩會新華網會客廳訪談時呼吁,教育系統應將牛奶明確納入學生配餐中,同時,提高全民對學生飲用奶的認識。
據統計,發達國家人均占奶量在180公斤以上,世界平均97公斤,中國人口約占全球總人口的1/4,人均占奶量卻不足30公斤。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2010年的評估調查表明,我國西部農村很多學生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遲緩。農村兒童體質情況不容樂觀。
“吃饅頭、吃米飯和飲用一杯奶對人體的需求是不一樣的。”王景海認為,在振興民族體質和素質方面,學生每天日配餐應該有學生奶。牛奶除含有較多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同時包含幾乎所有種類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質,其中鈣含量很高且易于吸收??梢哉f,含有諸多營養物質的牛奶對于發育期的少年兒童是必不可少的。
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積極倡導下,全球已有60多個國家積極響應并實施了學生飲用奶的專項計劃。我國在2000年啟動學生奶項目,目前,該項目已經在全國28個省區市的660多個大中城市推廣實施,覆蓋學校6萬多所,日供應量達到1800多萬份。
然而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相比,我國西部貧困地區兒童生長速度較慢,低體重率達到12%-36%,生長遲緩率是城市的6倍,維生素A缺乏率是城市兒童的4倍。對于學生奶項目的推廣,王景海建議“一要通過國家呼吁全民對學生飲用奶的認識有所提高,二是各中小學校、教育系統應該普及學生用餐的制度、配奶的制度。”
學生奶項目實施13年來,在乳品生產、入校配送、健康知識教育等方面均形成了有效、完備的管理規章與操作規程。除此之外,中國還在多個貧困地區推行營養餐項目試點,以免費提供一盒牛奶和一個雞蛋加餐形式,改善中國貧困地區學生的營養狀況。有專家建議,將“學生奶+營養餐”以立法的形式推進,將會更大程度改善中國學生的營養狀況。
王景海認為,學生飲用奶一天應該有兩次。特別是教育系統應該明確讓學生配餐必須有奶,同時國家應該出臺一些政策進行支持,如經費方面,可以通過家長拿一塊、國家補一塊、當地政府貼一塊。國家原來已經在貧困地區做了試點,一個學生三塊錢,給學生配奶當中,三塊錢中拿一塊錢一盒奶,家長再拿一塊錢這也可以喝下去,也能保證逐漸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但這要有政策的拉動。
對于學生奶的標準,王景海強調,學生奶應該有一套嚴格的措施,現在乳品工業對學生奶的標準已經嚴格起來,必須有學生奶標識的學生奶才允許學生飲用。(新華網北京 3月4日電 沈美)
六、泰安市金蘭奶牛養殖合作社理事長金蘭英:
讓奶業發展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今年69歲的金蘭英再次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她又一次承擔起了薦言獻策、為民解憂的光榮使命。2003年,由金蘭英發起的泰安金蘭奶牛養殖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主要從事奶牛養殖、鮮奶生產等,日產奶20噸,帶動周邊8000戶農民增收致富。金蘭英曾多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二十多年來,她提出的很多建議都得到了反饋和落實,今年她帶著在奶牛養殖業發展中發現的種種問題,踏上了進京路。
金蘭英說:“今年咱這個奶牛養殖業遇到了寒冬,就是說拒收、限收,壓價嚴重,有很多老百姓都開始倒奶、殺牛、賣牛,一些小戶就撐不住了。”
自2008年以來,我國牛奶產量一直徘徊在3500-3600萬噸左右,人均牛奶占有率逐步下降,已從2008年的26.84降至2013年25.96公斤,為近年來的最低值。究其原因,在奶牛養殖業摸爬滾打10幾年的金蘭英有自己的看法。金蘭英說:“重點是奶牛行業的產業鏈出現了問題,它受國內國際形勢的影響,乳品價格上下浮動,老百姓消費信心不足,國家在監管上還不大到位,乳企和養殖場的關系還不夠密切,產業鏈對接不起來。”
人均牛奶占有量走低,乳制品消費市場持續疲軟,導致許多奶農倒奶殺牛,嚴重影響了奶業的正常發展。對這一問題,金蘭英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金蘭英表示,“這一次我除了提修改條例,還提了幾點建議,就如何把奶企和這個養殖場建立起親密的關系來,實行第三方定價,再一個就是全面的宣傳巴氏鮮奶的好處,國家加強監管,提高消費者信心。”
金蘭英希望政府能夠從容應對奶業形勢發展的新變化,盡快完善管理制度,讓奶業發展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