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卵黃性腹膜炎是由于卵泡因某種原因脫落后,沒有落入輸卵管的喇叭口而掉到腹腔腐敗變質而造成的。筆者近幾年在飼養實踐中發現肉種雞特別是籠養肉種雞的卵黃性腹膜炎發病率有逐漸增多的趨勢,死淘率在10%~15%或更高,造成肉種雞生產性能下降,給養殖者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該病治療難度大、效果差,需要采取綜合防制措施。
1 發病原因
1.1 病原因素
1.1.1 禽感冒病毒感染,產蛋雞會出現嚴重的卵黃性腹膜炎,卵子液化,輸卵管內有黃白色干酪樣物。
1.1.2 發生雞新城疫時,產蛋雞卵泡充血、出血,卵泡膜破裂,引起卵黃性腹膜炎。
1.1.3 產蛋雞感染雞白痢或雞傷寒沙門氏菌時,會引起卵巢炎,卵泡出現充血、變性、破裂,造成卵黃性腹膜炎。
1.1.4 雞大腸桿菌病能引起產蛋雞輸卵管炎,卵泡膜充血,卵泡變形、變色,輸卵管傘部粘連,卵泡落入腹腔造成腹膜炎。
1.2 飼養管理因素
1.2.1 肉種雞l7一l9周齡是性器官快速發育的重要階段,如果這個階段周增重達不到標準,將嚴重影響到雞群性器官的發育。加光后雞群性器官發育異常,產蛋初期雙黃蛋的比例就會增高,產蛋后期卵黃性腹膜炎發病率將會增多。
1.2.2 肉種雞在2l一28周齡,因過度加料造成種雞過肥超重,產蛋后期易發生卵黃性腹膜炎。
1.2.3 加光與雞群的個體發育及性發育整齊度不協調,即加光時雞群個體體重沒達標,未發育成熟,這樣加光加料后,會造成未發育成熟雞群的體重迅速超標,排卵異常,會出現初產蛋重偏低、雙黃蛋、脫肛雞及雞腹膜炎比例增加等現
象。
1.2.4 肉種雞籠養時,因人工輸精操作不當而引起腹膜炎。輸精人員輸精時手法不正確易劃傷雞輸卵管口,造成輸卵管感染而引起腹膜炎,翻肛人員習慣用大拇指擠壓雞腹部,易造成種雞卵黃性腹膜炎。
1.2.5 產蛋期間,種雞對周圍環境、進舍人員非常敏感,易發生炸群現象,劇烈運動易使成熟的卵泡跌入腹腔而發生卵黃性腹膜炎。
2 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病雞通常沒有明顯癥狀,有的病雞腹部膨大下垂,呈企鵝樣,雞冠萎縮?;\養雞人工輸精時發現雞腹部發硬,輸卵管口翻不出來。剖檢時可見腹腔內有大量卵黃或灰黃色炎性滲出物,腸管互相粘連;有的在腹腔內積有卵黃凝塊;如果有大腸桿菌混合感染時,顏色變暗變黑,有惡臭氣味。
3 防制措施
3.1 按國家有關規定及免疫程序,認真做好禽流感H 疫苗免疫,在開產前進行抗體監測,如果抗體不足必須進行補免。
3.2 按雞新城疫免疫程序做好疫苗免疫,定期監測HI抗體,適時加強免疫,使產蛋期雞新城疫抗體高而整齊。
3.3 從無雞白痢的祖代肉種雞場引種,并做好種雞群的檢疫、藥物預防及環境消毒工作,能有效預防雞白痢等沙門氏菌病的發生。
3.4 使用抗菌藥物或微生態制劑,搞好雞舍環境衛生及飲水清潔,定期帶雞消毒是防制雞大腸桿菌病發生的有效措施,也可以用本場分離的致病性大腸桿菌制作的油乳劑或蜂膠佐劑滅活苗免疫來防制雞大腸桿菌。
3.5 肉種雞l5 周齡以后,如果超重應重新制作體重曲線,這個曲線應平行于標準體重曲線,保證肉種雞l7~l9周齡的周增重。
3.6 肉種雞2l周至開產這段時間應按標準周增重加料,防止加料過快,造成種雞超重。
3.7 加光時間不能按周齡固定不變,何時加光應根據雞群的個體發育及性發育整齊度來決定。
實踐證明,觸摸母雞恥骨間隙100%達到兩指至兩指半(約4 cm)時加光最為適宜。
3.8 人工輸精時,翻肛人員右手拇指與其他四指分開按壓雞尾根和腹部,當腹內壓增大時,輸卵管口便可翻出,禁止只用大拇指頂壓雞腹部。
3.9 產蛋期間盡量減少應激,防止雞產蛋期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