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藥物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為了防止由于免疫應激和注射免疫本身導致機體的繼發性細菌感染,在免疫前后預防性地使用一些抗菌藥物已經成為許多養殖業從業者和獸醫臨床工作人員普遍采用的一種措施。但人們往往忽視的是這些抗菌藥物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其實各種抗菌藥物對免疫都會有一定的影響,使用不當很可能導致疫苗免疫的失敗。
(一)青霉素類抗生素與免疫
青霉素G可提高單核細胞的細胞內殺菌功能。在獸醫領域中,早期的研究認為青霉素和禽霍亂疫苗同時應用,可使其免疫效率系數提高30%提示青霉素類藥物對于免疫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與免疫
有些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對淋巴細胞轉化表現為抑制作用。頭孢噻吩、頭孢氨芐、頭孢噻啶等50微克/毫升可以抑制植物血凝素誘導的淋巴細胞轉化和多形核白細胞的趨化反應??诜?.2毫克/天的頭孢他啶的動物的淋巴細胞轉化、抗體產生均受到明顯的抑制。
(三)氨基苷類抗生素與免疫
鏈霉素能干擾大鼠肺巨噬細胞的正常功能。在獸醫上,給雛雞鏈霉素氣霧劑同時做新城疫免疫接種,發現鏈霉素對雛雞體內抗體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若于接種前2天或接種后3天應用鏈霉素氣霧劑,則鏈霉素對雛雞抗體形成沒有不良影響??梢婃溍顾氐膽脮r間影響著雛雞的免疫狀態。
多數氨基苷類抗生索對趨化有抑制作用。
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卡那霉素對T、B淋巴細胞的轉化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用新霉素氣霧劑同新城疫疫苗同時進行氣霧免疫,發現新霉素可以抑制雛雞體內抗體的形成;但當免疫接種j天、3天時吸入新霉素,雛雞的抗體滴度沒有下降。
而新霉素氣霧劑對家禽傳染性喉氣管炎的接種免疫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免疫接種前1小時和免疫接種3小時,一次應用新霉素能使機體的免疫性降低。
安普霉素的治療量不會影響胸腺和法氏囊的發育,而大劑量應用則會對臟器指數——免疫器官指數一一造成影響,從而造成對雛雞免疫機能的損傷。
(四)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與免疫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對宿豐防御反應主要目標是巨噬細胞和白細胞,可促進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凋亡,同時大環內酯類藥物還能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減少炎癥分子的釋放而達到抗炎目的。
一定濃度的紅霉素可減少氣道上皮細胞分泌黏蛋白,阻斷氯離子通道,從而減少痰液的分泌;通過抑制中性粒細胞與血管內皮和氣道上皮的黏膜,阻斷氣道上皮細胞、肺泡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分泌IL一10、IL一6、IL一8等炎性因子,抑制中性粒細胞向氣道內聚集,減少過氧化物以及彈性蛋白酶等氣道上皮損害因子的產生。
(五)四環素類抗生素與免疫
研究表明,在治療濃度時,四環素和強力霉素能減低多形核細胞殺菌作用,也能抑制粒細胞溶酶體的釋放。
雛雞應用土霉素氣霧劑,同時免疫新城疫疫苗.發現對雛雞體內抗體的形成呈現抑制作用;而接種前2天或接種后3天應用士霉素則對雛雞抗體的形成無不良影響。
金霉素可直接降低T、B淋巴細胞的有絲分裂活性,從而使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降低。
(六)氯霉素類抗生素與免疫
金久善研究發現,在飼料中添加氯霉素可引起肉雞法氏囊中濾泡淋巴組織發生萎縮,并隨著抗生素劑量的增加和服藥時間延長,萎縮越來越提前,同時胸腺皮質結構疏松.脾臟內淋巴細胞減少,盲腸扁桃體淋巴組織減少,呈生育抑制狀態,而且隨著氯霉素用量的增加上_述病變日趨嚴重。
(七)皮質激素類藥物對免疫主要是抑制作用
綜上所述,抗菌藥對免疫系統的調節作用按其臨床意義可分為以下四類:
第一類,起促進作用多為β一內酞胺類,如頭孢氨噻肟、頭孢克羅、頭孢氰唑。
第二類,起協同作用有喹諾酮類、火環內酯類等。
第三類,起降低作用為一些大環內酯類、利福霉素、甲砜類、磺胺類、氯霉素、氨基糖苷類類、異煙肼等。
第四類,無相關作用多數為β一內酞胺類、多粘菌素、糖肽類等。
故在臨床上選用抗菌藥時,注意其對免疫力的影響極為重要,適當的抗菌藥物不但可以淌滅病原體,且能增強免疫力,控制感染,加速康復,還可避免嚴重毒副作用的發生;不適當地選用或濫用時則反使感染加重,發生抗藥性,甚至菌群失調,削弱機體免疫力,從而使機體受到雙重打擊,造成不良后果。
微量元素營養與免疫
鋅:鋅是體內300余種酶的活性所必需的輔助因子,具有廣泛的生理功能。細胞內鋅的濃度對于巨噬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的殺菌能力起決定性作用,并可以誘導B淋巴細胞分泌抗體。缺乏將導致肉用仔雞胸腺、法氏囊、脾臟、哈德氏腺的重量減輕
銅:銅缺乏和銅中毒可以導致淋巴器官的萎縮,淋巴器官中淋巴細胞的數量減少和細胞結構受損。銅參與細胞色素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與線粒體內能量代謝,通過ATP合成對細胞功能起著重要作用。銅的不足或過量均能提高試驗動物對疾病的易感性。
鐵:鐵是影響機體免疫功能和防衛功能的最重要微量元素之一。缺鐵時,嚙齒類動物的胸腺發育受阻,淋巴細胞轉化受到抑制;肉雞表現為法氏囊、胸腺和脾臟重量顯著減輕,抗體合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