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請登錄] [免費注冊 首頁-招商-代理-品牌-企業-展會-資訊-專題-招聘
微畜牧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會
  • 專題
  • 招聘
  • 報價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內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寧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頁
  • 資訊
  • 疾病防控
  • 禽病診治
  • 雞為什么會患維生素D缺乏癥
    來源:  發布日期:2013-12-04  發布者:佚名  共閱647次

        維生素D缺乏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綜合起來主要原因是家禽日糧中維生素D缺乏、日光照射不足、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等。
     
        家禽日糧中維生素D缺乏。
      
        其需要量視日糧中磷、鈣的總量與比例,以及直接照射日光時間的長短來確定。按NRC標準:肉雞日糧需維生素D3400IU/kg;蛋雞為200IU/kg;種用蛋雞為500IU/kg;鴨生長期為220IU/kg,種鴨500IU/kg;鵝200IU/kg;鵪鶉生長期480IU/kg,種用時1200IU/kg;火雞為900IU/kg。1國際單位(1IU)相當于0.025µg結晶維生素D3或lOµg結晶維生素D3相當于400國際單位維生素D。在生產實踐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維生素D用量,否則,易造成缺乏癥或過多癥。幼禽每天能照射15~50min日光就能健康成長和完全防止佝僂病,如果日糧中有效磷少則維生素D需要量就多,鈣和有效磷的比例以2:1為宜。
     
        日光照射不足。
      
        維生素D種類很多,均系類固醇衍生物,其中以維生素D2(麥角鈣化醇)和D3(膽鈣化醇)較為重要和實用。在動物皮膚表面及食物中含有維生素D原經紫外線照射轉變為維生素D。如動物表皮內的7-脫氫膽固醇(又稱維生素D3原),植物內的麥角固醇(又稱維生素D2原),都可經日光或紫外線照射分別轉變為維生素D3和維生素D2。維生素D亦稱為鈣化醇,因具有抗佝僂病作用,故又稱為抗佝僂病維生素。它對豬、牛等哺乳動物有明顯的抗佝僂病方面作用,但對家禽并不是滿意的抗佝僂病維生素。對家禽有作用的僅是維生素D3,家禽腿和腳爪皮膚所含的前維生素D3是身體皮膚含量的8倍。在家禽維生素D3的效能要比維生素D2大50~100倍。因此,對禽類補充維生素D3,主要來源靠日光照曬和脂肪內的7-脫氫膽固醇轉變而成。維生素D3在植物性飼料中含量很少,在動物中以魚肝油含量最豐富,其次為牛奶、動物肝及蛋黃中較多?,F代家禽日糧中維生素職的主要來源是動物固醇經工業上分離和照射而取得的,稱為“D-活性動物固醇”。已經證明,在雛火雞,用照射的動物固醇和照射的7-脫氫膽固醇的效能約大于鯊魚肝油或沙丁魚肝油中維生素D的2倍。因此,對家禽用魚肝油防治維生素D缺乏癥,通常不如用維生素D3有效果。

        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等因素影響脂溶性維生素D的吸收。
      
        維生素D是脂溶性類固醇衍生物,其中主要以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對畜禽有營養意義,但維生素D2對家禽的活性低,僅為維生素D3的1/20~1/30,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均為白色或黃色粉末,溶于油及有機溶劑,能被氧迅速破壞,維生素D3比維生素A和E較穩定。有人發現先混合氯化鈉和碳酸鈣的D-活性動物固醇的補充飼料,經貯藏3周,大部分維生素D都被破壞;此外,將維生素D先用貝殼粉、干乳清、干脫脂乳或礦物質混合物給予混合,在1個月內也喪失其部分效能;在事前混合90%魚肝油的米糠,若加入O.5%的硫酸錳,能使維生素A和D都遭受破壞。凡患有消化吸收功能障礙時嚴重地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也能造成維生素D缺乏癥。維生素D在小腸存在膽汁和脂肪時方能較易被吸收。吸收量一般和攝入量及家禽需要量有關。飼糧中鈣磷比例適宜,需要量減少;飼糧中磷不足或鈣過量,則需攝入大量的維生素D才能平衡鈣磷元素的代謝。
     
        疾病因素
     
        患有腎、肝疾病,腸道內吸收后維生素D的85%出現在乳糜微粒中,經淋巴系統進入血液循環,并與內源性維生素D(體內合成的維生素D3)以脂肪酸酯的形式貯存于脂肪組織和肌肉或運至肝臟進行轉化。經過肝臟轉變成為25-羥鈣化醇(25-羥維生素 D3,25-HCC),再在腎臟皮質轉變成1,25-二羥鈣化醇(1,25-二羥維生素取,25- DHCC),被血液送到靶器官(腸、骨),才能發揮其對鈣磷代謝的調節作用。因此,肝、腎疾病時,維生素D3羥化作用受到影Ⅱ向而易發病。近年來研究證明,如果腎臟中缺乏1-羥化酶系統,即使使用大量維生素D亦不能將其轉變成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1,25-二羥鈣化醇。

    打印本文   返回頂部   關閉該頁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答案
    熱門資訊
    最新資訊
    公司簡介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 在線客服QQ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_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_67149中文无码久久_18HDXXXX国产在线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