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雞群防疫的十條措施
大群養雞怎樣才能做到不發病或少發病?下面提出十條直接與防疫有關的科學飼養及管理措施,供養雞專業戶、重點戶參考。
(1)采用配合飼料或混合飼料,喂雞時給予足夠的飲水,雞舍內要設有砂礫箱,讓雞自由采食,使雞獲得全面的營養,可以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營養不良等代謝病的發生。
(2)保持雞舍內適當的溫度、濕度、通風和光照,使雞在舒適的環境中生活,可防止感冒、支氣管炎以及由此而誘發的其他疾病。
(3)清潔衛生。及時更換墊草和清除糞便,減少雞糞分解產生的氨氣,保持雞舍內空氣新鮮,可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通過墊草和糞便傳播。
(4)雞舍門前應設有消毒池。凡進入雞舍的人員必須由消毒池內走過,認真消毒鞋底。如果條件許可,最好在進雞舍前換上消毒過的或專用的衣帽和鞋。
(5)雞舍一般謝絕參觀,必須參觀的人員也只能在雞舍外面看,盡量不進入雞舍,以免帶菌帶毒傳染疾病。
(6)各種用具、物品進入雞舍前要清洗、消毒。病雞舍用過的飼槽、掃帚,不得帶入健康雞舍。病雞吃剩的飼料不得用來,喂健康雞,以免傳染。
(7)一間雞舍不宜同時飼養不同品種、不同年齡的幾種雞,而只宜飼養一個品種、相同年齡的雞,這樣可以實行全進全出制度。每養一批雞之前,清潔消毒1次雞舍。農戶大群雞品種較多的,應劃分為小間雞舍分類分群飼養,一旦發生疾病也好封鎖隔離。
(8)即使是健康無病的雞群,每年也至少要打2次防疫針。引進的種雞至少要隔離觀察半個月,并打雞瘟、雞出敗兩種防疫針,具有免疫力后才能合群飼養。
(9)及時清除病雞和死雞,注意不要讓貓、狗等拖吃死雞。同時要經常殺蟲、滅鼠,消滅疫病的傳播媒介。
(10)平時要留心觀察,注意雞群的健康狀況,發現飲水、采食、糞便、羽毛、呼吸、雞冠等有異常的病雞,要及時隔離出來,并請獸醫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