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股市的低迷讓券商盈利面臨嚴重考驗,除了裁員、降薪、壓縮開支等常規辦法外,華南部分券商甚至開啟“全員營銷”的非常規武器,事實上,“全員營銷”自2005年以來就罕有出現,經紀業務面臨的嚴峻程度或許堪比2001年~2004年的那輪熊市。
“全員營銷”重出江湖。華南某券商總部的某行政部門負責人的最近煩惱不已,除了面對薪酬降低,人員流失、部門經費嚴重壓縮等困境外,還增添了一份的新任務,就是部門中的每個工作人員必須為公司拉來一定數量的證券賬戶。“壓力山大啊。我怎么完成任務呢。”不知道營銷為何物,2006年那波牛市中步入證券行業的上述人士感覺壓力重重。“全員營銷”簡單地說就是公司所有的人都參與到營銷中去,行政人員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還要完成營銷任務。
在上輪2001年~2004年的大熊市中,券商曾被迫采用“全員營銷”模式,當時做得相當出色的是聯合證券,2004年底的一個多月中,聯合證券總計實現客戶資產凈增長達到了9.07億元,相當于新增了一個營業部。但自2005年那波大牛市之后,券商鮮有再采用“全員營銷”的模式。
盈利銳減迫使券商不得不再次采用非常規戰。股市已經走了接近3年的連續熊市,券商面臨嚴峻的盈利壓力。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行業有三分之一的券商虧損,今年虧損面可能更大。
某券商經紀業務負責人坦言,“每天1000億元以下的成交量,對券商來說就意味著非常艱難。”而昨日兩市的成交量僅為730億元。券商界裁員、減薪、壓縮部門開支自今年上半年就陸續展開。上述人士慶幸地說,“幸好我們裁員比較早,那個時候被裁的員工還被其他券商爭搶,如果現在開始裁就面臨很多困難。”裁員風已經不單刮進了經紀業務,而且蔓延至投行、直投、研究所等多個部門。
非現場開戶業務的放開和飽和地區傭金底線放開等措施可能使中小券商的盈利受到更嚴重的考驗,面臨的競爭更殘酷。“若非現場開戶出臺,總體而言對行業偏利空,但影響會非常不均衡,總體對大型券商略好、集中度會進一步上升,對區域性小券商則是較大利空。”中信證券表示,對于區域性的中小券商,尤其是經紀占比高、本地經紀占比高、高傭金率券商是較大利空,份額和傭金率均將會處于下降趨勢,但對大型全國性券商而言,若量能補價反而可能利好,未來大型券商市場集中度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