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9月12日,一架載著1000頭杜洛克、長白、大約克原種豬的包機從美國芝加哥飛抵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該批身價不菲的原種豬由云南惠嘉集團引進,經過成本核算,分別為公豬3萬元/頭、母豬2.4萬元/頭。該批原種豬順利投產后,預計將使云南優質生豬年生產量增加50萬頭。
在新建原種豬場投產剪彩儀式上,省農業廳廳長張玉明談起云南的生豬養殖產業信心十足,他說:養豬業是畜牧業的支柱產業,去年全省畜牧業產值80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5%,其中生豬產值占畜牧業產值的比重達72%,全省生豬存欄3870萬頭,居全國第5;出欄4991萬頭,居全國第9,云南已從過去吃外省冷凍肉,到現在每年調出1000多萬頭生豬供給全國各地。
聚集發展 從小到大
此次引種是目前省內最大規模的原種豬引進,項目將通過純種豬的選育,在核心育種場開展遺傳交流與集中遺傳評估,不斷提高種豬生產性能,同時組織優質二元種豬的擴繁生產。透過這次原種豬引進,可以看到我省畜牧產業從散到聚、從小到大的發展之路。
我省畜牧業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向專業化、規?;l展,養殖小區的建設大大加速了畜牧業由散到聚的步伐。2010年我省出欄肉豬5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戶出欄豬占全省出欄豬的25.1%,比2005年提高15.4個百分點,肉牛、肉雞、羊、蛋雞等的規?;B殖戶不斷涌現,畜禽養殖規?;?、集約化、標準化的格局基本形成,傳統畜牧業正逐步向現代畜牧業轉變。
面對畜牧業的新發展,我省制定了《云南省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加大對畜牧業優勢區域的扶持,形成了一批產業聚焦度高、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畜牧業優勢產區。以曲靖、紅河、昭通、文山、昆明、大理等6州市為代表的生豬主產區形成拳頭優勢,以昆明、大理、紅河為中心的奶牛生產區也脫穎而出,肉牛生產區主要以文山、大理、曲靖、昭通為主,成為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的又一重要產業。
因看好養殖業和畜產品加工業的良好前景,全省涌現出各種畜牧產業化經營形式,成為畜牧業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單家獨戶分散養殖經營的畜牧業朝著產銷一體化的經營格局轉變。我省先后扶持發展起來的企業有云南高上高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和愛伲農牧集團等重點龍頭企業,畜產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新經濟聯合體的產生,帶動了產業化經營,讓農民的“錢袋子”隨著產業的發展而越來越豐盈。
拉長短板 從大到強
云南是畜牧大省,卻不是畜牧強省。正因如此,我省必須加快現代特色畜牧業發展進程,讓云南畜牧產業實現從大到強的華麗轉身。
省第九次黨代會作出了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重大戰略部署,山地牧業是高原特色農業六大建設內容之一,我省提出了力爭在5年內將畜牧業打造成超2000億元的大產業,其中生豬產業要達到1000億元以上。而事實上,云南省在畜牧業生產水平上的短板明顯,能繁母豬年提供出欄的肉豬只有10.35頭,全國平均為14頭,在畜牧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已達到20頭。從行業整體來看,規?;讲粔蚋?,良種繁育及推廣水平低、養殖效益比低等問題仍然制約著我省畜牧業的長遠發展。
張玉明告訴記者,為了接長短板,我省將進一步挖掘發展草食畜的潛力,研究加快牛羊肉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積極爭取國家支持,繼續保持全省畜牧業生產快速穩定增長,“十二五”期間,將以“增加總量,提高質量,突出特色,擇優發展”為重點,讓畜牧業實現跨越發展。
今年,我省圍繞“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這一核心,發揮山地常綠草原優勢,依托分布在山地的2.29億畝草原,啟動“九個一百”工程打造山地牧業,即創建100個年出欄萬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場、100個存欄千頭以上的肉牛養殖示范場、100個存欄千只以上的肉羊養殖示范場、100個存欄500頭以上的奶牛養殖示范場、100個出欄10萬羽以上的肉雞養殖示范場、100個存欄10萬羽以上的蛋雞養殖示范場、100個萬畝以上高原生態牧場、100片萬畝荒坡牧草化工程,培育100個銷售收入超億元的畜產品加工企業等,讓畜牧業產業化的發展步子越邁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