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近日,廣州花都警方在雅瑤鎮新村建新路端掉一個制售有毒有害豬皮干窩點,當場查獲浮皮(成品)1200公斤,豬皮干(半成品)8500公斤,豬皮原料2000公斤,冷庫2個,抓獲涉案人員2人。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該窩點露天晾曬的豬皮竟然“無蠅問津”。“雙氧水豬皮”的出現,再一次撩撥了人們關于“吃”那根脆弱的神經。
誰為“雙氧水豬皮”背后滑落的道德托底?
一個衛生、健康、科學的食品安全機制,折射的是一個國家的道德和信仰。從三聚氰胺奶粉、化學火鍋、地溝油上餐桌,到后來的瘦肉精、染色饅頭,洗衣粉油條、工業松香拔鴨毛,惡劣的食品安全問題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讓人震驚,又無可奈何。中華名族的食品安全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作為一個歷史長達5000年的國家,緣何在科技與文明都已發展到相當程度的時候將“食”棄之于地,害人害己呢?追究起來,“雙氧水豬皮”出現的的源頭,是商人道德底線的滑落。
在社會轉型時,環境條件發生改變,人們產生新的精神迷茫和價值紊亂,文化如果不能為其提供新的解釋、認知和滿足,也就難以產生文化涵養力,道德的防線乃至底線也便不斷棄守,尤其是在面臨各種誘惑時。食品領域的道德滑坡,無非就在于巨額的利益誘惑,其傷的不僅僅是文化和法律,更是道德這塊“奶酪”。
能夠給不斷滑坡的道德托底的,只有嚴懲的制度。那種溫吞水式、說教感化式的文化,即使有力量,其藥力也來得很緩慢。嚴懲的制度,本身也是一種文化,卻能夠產生強制力,促使人們認清道德的底線、法律的紅線。只有依法治以重罪、施以重罰,方能讓一些人醒悟,制售毒害他人的食品,是不道德的,更是違法的。不守德不守法,是要付出慘重代價的。如此,一些人才會重回愛與良知的基本尺度與底線上來。
而從長遠考慮,要從根源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還是必須要加強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的引導,樹立社會良好的道德觀、誠信觀,提高商人價值觀和責任感,讓商人找回良心,讓道德歸位,只有這樣,才能讓商人“站著掙到錢”,也只有這樣,才能不再出現三聚氰胺、地溝油,瘦肉精這些令人心驚膽戰的惡劣事件,才能不再出現類似“雙氧水豬皮”的噩夢。
另外,全社會在重建道德觀的同時,還應該有這樣的起碼認知:人類社會的生態鏈條上,大家彼此依存。如果為了一己利益不擇手段連害人的事也敢干,到頭來,自己也會成為受害者。切記:在食品安全問題上,你給別人吃什么,別人也會給你吃什么。做“明膠小籠包”的老板可以不吃自己做的小籠包,賣“染色饅頭”的可以不吃自己造的饅頭,用瘦肉精的生產商可以不吃自己產的火腿,但你能逃過“蘇丹紅鴨蛋”、“三聚氰胺牛奶”和“毒豆芽”嗎?坊間有個笑話,賣豬肉的人用自己夾著瘦肉精豬肉掙來的錢,興高采烈的出去買饅頭,沒想到被人染了色。賣染色饅頭的人出去給孩子買奶粉,里頭有三聚氰胺。賣奶粉的每天早上都吃地溝油炸的油條。……在一個為吃而人人自危的社會,我們每個人都逃不掉“毒”食品帶來的危害。先哲孔子說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任何時代都是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