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請登錄] [免費注冊 首頁-招商-代理-品牌-企業-展會-資訊-專題-招聘
微畜牧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會
  • 專題
  • 招聘
  • 報價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內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寧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頁
  • 資訊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 豆類漲價 國內糧食存結構性風險
    來源:  發布日期:2012-08-28  發布者:佚名  共閱713次

          大豆“哭泣”中國糧食結構性風險凸顯,伴隨大豆種植產量連年下降的同時,國內部分地區傳統壓榨產業也在快速萎縮。

      備受關注的美國世紀干旱,正在國際糧食市場掀起一輪漲價風暴。短短3個月內,國際大豆價格上漲30%,玉米、小麥自低點飆升超50%。減產引發漲價潮,一時間,糧食安全問題再成各方關注焦點。大豆,成為了中國在本輪糧食漲價潮中首當其沖的短板。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銳減、產業快速萎縮,取而代之的是進口轉基因大豆與外資的大規模介入,國內豆市調控難度加大的背后,凸顯了中國糧食產業的結構性風險。

      作為全球人口與糧食大國,糧食安全對于中國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國際糧食市場的漲價風暴看似未對國內造成明顯沖擊,從市場上看,國內玉米、小麥價格同期漲幅并不明顯,然而,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大豆類商品價格近期呈現快速上揚。盡管國內已重啟國儲大豆拍賣,發改委多次約談食用油企,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缺乏定價權的國內豆市后期仍面臨較大上漲壓力。為了弄清當前國產大豆產業生存現狀,近日,證券時報記者奔赴國內大豆主產區黑龍江省進行實地調研。

      國產大豆連年萎縮

      油脂企業無豆下鍋

      東北地區歷來是我國大豆的主產區,其中又以黑龍江省產量最大。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面積近年連續大幅下滑,導致當地傳統大豆壓榨產業急劇萎縮,陷入危局。

      “今年黑龍江省國產大豆種植形勢比較嚴峻,預估種植面積在3600萬畝左右,實際可能比這個數字更少,同比降幅超過30%。實際上,大豆種植面積近兩年下降都非常明顯,去年省相關部門公布數據是5193萬畝,對比前年6400萬畝已經明顯減少。盡管截至目前大豆長勢較好,但種植面積減少使得產量再度下滑成為定局,今年省內大豆的預期產量在350~380萬噸,較去年的540萬噸產量下降近三成。”黑龍江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表示。

      “兩克一拜”加北安地區是黑龍江省傳統大豆主產區之一,記者驅車前往克東縣途經拜泉縣,原先幾乎只種大豆的地區如今已開始大規模種植玉米。據克東縣東北王合作社行志明介紹,克東縣耕地面積約為160萬畝,去年還有85%土地種植大豆,今年大豆面積比重下降到了60%,玉米比重明顯上升。“以前這里都種大豆,現在也能看到成片的玉米地了。整個黑龍江地區大豆種植面積都有所下降,北部地區農場改種更加明顯,北安趙光農場50多萬畝地,今年80%都種玉米。”他說。

      伴隨大豆種植產量連年下降的同時,當地傳統壓榨產業也在快速萎縮。據了解,黑龍江省內共有150多家油廠,日加工能力在200噸以上88家。目前正常開工的僅在十幾家左右,整體開工率不足兩成,開工不足并非沒有效益,而是無“豆”下鍋。

      鴻源油脂是黑龍江省內規模較大的民營大豆壓榨企業,日加工能力為1000噸。在公司董事長劉再林看來,原料問題已成困擾當地傳統大豆產業的一塊心病。

      “由于大豆原料不足,利潤偏低,我們公司一年也就做三個月,設計年加工能力25萬噸,現在只能做到六七萬噸。2008年開始經營到現在,一直都是在夾縫中生存、效益很低。最近參與國儲大豆競拍加工倒是有一些利潤,但數量也有限。黑龍江大豆連年減產,照這樣的趨勢下去,省內糧油加工企業多數都要倒閉,重新洗牌。”劉再林憂心忡忡地說。

      玉米爭地+進口沖擊

      國產大豆兩頭受氣

      分析人士認為,國產大豆種植面積縮減、產業整體競爭力不強,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玉米爭地與進口大豆沖擊。這其中有種植與加工主體的市場化選擇,也受到相關政策調整的影響。

      行志明為記者算了一筆賬。“當地種植大豆畝產270~300斤,按當前2.3元/斤市價來算,收入只有600多元;玉米相對則要高出很多,畝產一般都在1000斤以上,好的時候能到1400斤,按市價計算每畝收入在1000元以上。雖然玉米種植成本每畝要高出大豆100多元,但總的來看比較收益非常明顯。農場、農戶都是看效益種植,這直接導致近幾年大豆種植面積下滑。”

      進口大豆沖擊更是國產大豆產業無法回避的要害問題。2000年以來,借助國內油脂需求爆發式增長的契機,進口大豆開始大規模進入國內市場。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今年國內大豆進口量將達5800萬噸,占需求總量82%。全年大豆壓榨量為6000萬噸,其中5600萬噸依賴進口大豆。

      必須承認,進口大豆在很多方面存在優勢。王小語表示,國外大豆采用大規模農場種植、工業化生產,通過商業化轉基因方式免去人工除草成本。而國內規?;?、大型農機設備與國外存在差距,種植上大多混種混收,育種方面相對落后,難以形成品種優勢。此外,國內加工產能多分布在南方沿海,使用進口大豆更加便利。

      黑龍江某大型糧油企業負責人稱,對于企業而言,壓榨進口大豆是正常的市場化選擇。進口大豆出油率通常更高,具備成本優勢;在采購環節,進口大豆可以使用信用證、即采即用,對比國產大豆現款購買、一季采購一年使用,財務費用也相對更低。

      除了用于榨油,國產非轉基因大豆還有大部分用于食用與蛋白加工。據記者了解,當地確有一些油廠轉產,但食用與蛋白加工行業利潤也比較有限。

      產業長期沒有效益,缺乏資金投入,自然很難獲得發展空間。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國產大豆行業的逐步沒落與政策調整不無關系。“大豆并不算主糧,三四年前起,在很多地區就被算作油料,雖然國內對大豆有臨儲收購,但收購價格相對玉米、水稻明顯偏低。與小麥相比,科研經費也嚴重不足。由于單產相對水稻、玉米處于劣勢,使得一些地方政府為了保證糧食總產忽視了大豆。”

      豆類漲價或推高CPI

      國內糧食存結構性風險

      傳統國產大豆產業萎縮的同時,進口大豆與外資迅速控制國內市場,目前中國大豆對外依存度已逾80%,國內企業話語權漸失使得糧食安全面臨結構性挑戰。作為重要油料作物,大豆壓榨產品豆油能通過食用油市場直接影響物價,豆粕則通過飼料影響肉禽價格間接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傳導,對國內物價造成全局影響。

      近期美國干旱推高國際糧食價格,由于國內大豆對外依存度很高,輸入型通脹難免推高價格。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南美大豆上市前,全球大豆供需會持續偏緊,海外基金不會停止逼倉,這都將繼續推高國際豆類價格,而國內市場也將跟漲。

      實際上,近兩個月來,國內豆類價格已經顯著上漲,其中上漲最快的豆粕漲幅已超30%,豆粕飆升帶動相關肉禽價格上行,雞蛋漲勢正酣,豬肉價格近日也出現年內首次上漲;豆油因為調控及消費淡季影響,漲幅受限,但食用油市場漲聲再起已是業內共識。CPI中食品權重超過30%,機構普遍預計8月國內CPI將止跌回升。

      牽一發而動全身,從歷史經驗看,豆類價格與CPI存在明顯相關性。以2007年~2008年為例,當時國內大豆減產曾引發豆類價格持續大漲,帶動豬肉價格一路上行,CPI同比漲幅也在2008年2月升至8.7%高位。

      提高自給率是增加價格話語權的最直接方式,但目前來看,大豆這塊國內糧食安全的結構性短板將會長期存在。農業部去年9月公布的種植業“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努力實現“一個確保、三個力爭”,確保糧食基本自給,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自給率達到100%。力爭食用植物油自給率穩定在40%,對油菜、花生播種面積都提出具體目標,唯獨缺少大豆。

      中華糧網研發總監張智先表示,在生產供應方面,種植業“十二五”規劃提出要保障主糧,具體落實到主產省的政府,就是引導提高單產高的農產品種植面積。“就那么多種植面積,必然會放棄一部分農產品的自給。”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近期撰文指出,按照去年進口大豆和植物油的數據核算,我國需要使用6億至7億畝的境外播種面積才能維持進口大豆需求的現狀,由此推算下來,目前我國的糧食等農作物播種面積缺口已經達到20%。

      陳錫文介紹,2011年,包括大豆在內,我國從國際市場上進口的糧食是5800多萬噸,相當于1160多億斤,相對于2011年國內的糧食總產量11424億斤,進口的糧食超過國內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此外,2011年我國還進口棉花331萬噸,進口植物油674萬噸,進口食糖200萬噸,進口豬肉量接近100萬噸。如此龐大的進口農產品數據使得我國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問題顯得越來越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國內糧食進口大幅攀升。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累計進口小麥219.4萬噸,同比增長294.9%;玉米進口240.5萬噸,去年同期僅為3.6萬噸;大豆進口2905.3萬噸,同比增長22.5%。
     

    打印本文   返回頂部   關閉該頁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答案
    公司簡介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 在線客服QQ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_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_67149中文无码久久_18HDXXXX国产在线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