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產蛋期要求穩定的環境和良好的營養。從青年期進入產蛋初期要根據發育情況調節營養,石粉和蛋白飼料的增加應有2—3周的過渡,90日齡后注意胸骨的發育是否正常防止缺鈣,適當補充維生素。高峰期產蛋率應達到96%左右,料蛋比2.0-2.3:1,90%以上產蛋率應維持5個月以上。日常飼喂堅持勻料和凈槽,確保雞吃得均勻新鮮。夏季采用遮蔭、機械通風降溫,噴冷水霧可有效減少熱應激造成的采食下降與死亡。產蛋初期發生疾病可能引起產蛋機能的嚴重損害。重點防制新城疫、傳支、禽流感、傳喉等病毒病,鼻炎、慢呼、大腸桿菌病、壞死性腸炎等細菌??;白冠病、雞虱、蛔蟲等寄生蟲??;脂肪肝、痛風、啄癖、頑固性拉稀、不明原因產蛋下降等也應重視。300日齡后適當補鈣和維生素AD3改善蛋殼質量。在開產初期和進入高峰之間適當用藥可預防輸卵管和卵巢的炎癥,對促進產蛋率上升和保持穩定很有好處。應關注疫病流行動態,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確保高產穩產。秋冬季日照時間縮短,加上寒冷,很多人工控制光照的雞場經常發生早晚開關燈時間錯亂,造成光照應激,引起產蛋下降。雨雪天應積極地補充光照。建議使用電子光照控制儀,減少人為操作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