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干旱推動國際農產品價格飆升 廣東豆粕一個月漲價超過五成 玉米兩個月漲價超過兩成
廣東豆粕一個月漲價超過五成玉米兩個月漲價超過20%,以豆粕和玉米為主要食物的家禽如豬、雞的售價卻要么不變要么下跌,養豬養雞戶連連叫苦,其中一些已經放棄本行。由于供給缺少,未來價格因此會上漲。大多數經濟學家也預測我國的CPI年底會重新從當前的同比上漲1.8%升到3%~3.5%之間的高位。
本報訊因干旱天氣對美國中西部地區的大豆和玉米作物造成影響,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農產品期貨從6月初開始一段飆升行情。
大豆主力合約從當時的12.5美元/蒲式耳左右的水平開始上漲,到7月中旬最高達到16.91美元/蒲式耳,累計漲幅高達35%,隨后一直維持著高位震蕩的走勢。豆粕期貨的走勢與大豆幾乎同步,只有豆油的漲幅較小。
小麥和玉米的漲幅更大,美麥期貨合約從6月中旬開始上漲,當時的價格只有6.5美元/蒲式耳,然而到7月中旬,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上漲至9.5美元/蒲式漲幅接近50%;玉米期貨從6月中旬一直漲到8月中旬,其間累積漲幅超過60%,直到目前玉米期貨價格一直維持漲勢。
美國農業部(USDA)8月供需報告下調了2012/2013年度美國大豆產量、單產以及季度庫存預估。USDA稱,2012/2013年度美國大豆產量26.92億蒲式耳,低于業內分析師預估的28.17億蒲式耳均值;預估下年度美國大豆單產為36.1蒲式耳/英畝,同樣低于業內分析師預估的37.8蒲式耳/英畝均值。季度庫存方面,USDA將美國2011/2012年度大豆期末庫存預估調降至1.45億蒲式耳,低于業內分析師預估的1.58億蒲式耳均值。USDA報告同時預估玉米產量將較上年減少13%,對玉米長期利多。
有分析師認為,6月份以來,美國中西部干旱天氣已經對美國農作物造成了實質性的損害,大豆和玉米等減產也已經確定,經過一段時間的震蕩整理之后,國際農產品價格不排除繼續上行的可能。
原因:國際糧價上漲 玉米價變化最顯著
世界頭號農產品出口國,美國正遭遇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旱災。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多國旱災引發的國際糧價上漲,使全球出現新一輪糧食危機的風險大增,據報道,這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警覺,法國和美國就在研究召開糧食安全問題的高級別會議。
當地時間8月13日,奧巴馬總統宣布,美國農業部(USDA)將動用一項緊急援助基金,采購價值1.7億美元的農產品。此舉旨在幫助農民和畜牧生產者抵御沖擊,平抑食品價格,穩定市場。
此次大旱來襲,正值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因此玉米成了受大旱影響最深的農作物。農業部官員表示,面對因大旱導致利潤微薄的現狀,不少農民提前收割,放棄了大片玉米種植地,面積甚至超過比利時與盧森堡的國土面積總和。
除玉米歉收之外,干旱還嚴重影響了美國的牧場,導致牧草質量低下,因此牧民不得不提前宰殺以牧草為食的牛群,此舉推高了美國肉類食品的價格。農業部還降低了大豆、雞蛋、奶類與豬肉產量的預期。
聯合國上周發布報告稱,7月,世界食品價格上升6%,其中玉米價格變化最為顯著。由于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玉米出口國,其玉米出口總量占全世界出口的一半,因此,深受大旱影響,玉米價格在最近三個月的時間內飆升了23%。
世界銀行日前也發出警告,美國、俄羅斯、印度等主要產糧國的旱情已在推動國際糧價上漲,將威脅到世界貧困人口和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質量,甚至導致社會動蕩。
鑒于美國旱情近期緩解無望,聯合國在報告中警告道,若世界各國應對乏力,不排除會再度爆發類似于2008年的全球糧食危機。
國際知名投資大師羅杰斯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始終相信世界,包括中國的農產品價格在未來幾年內都會大幅上漲。”
提示:養雞養豬降低成本有技巧
雞怎樣才能養得便宜一點?據業內人士表示,就是改放養為籠養。“正常的雞飼養周期是5個月,但為了減少成本,市面上大多數的雞都是快速養了一兩個月就拿出來賣的,行情好的時候,我們也就是一只雞賺兩三元。”養雞戶張先生告訴本報記者。但是現在隨著飼料成本的上升,這種微利狀態也保不下去了,“養了一萬只雞,如果今天賣不完,明天就會虧。”張先生說。
王麗群告訴本報記者,自己身邊一些同行都在三三兩兩地關門,不養雞了。
廣東養豬的鐘先生也告訴記者,現在毛豬肉收購價格(即整條活豬出售的單價)是8至9元一斤,去年這一價格是10.5元一斤。一頭豬就算用飼料來催大也要花上4個半月才能出售,用米糠米水養大的土豬則要花八九個月的養殖時間。“在糧食成本不斷上升的今天,賣一頭豬得虧本400元。不少養豬戶都改行了,出去打工了。”鐘先生告訴本報記者。
記者調查:雞肉豬肉越賣越便宜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統計顯示:8月份1日到10日的全國豬肉(后腿肉)價格則未變,雞肉價格都有-0.1%~-0.3%的降幅。
我國農業部公布的8月15日全國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19.98元/公斤,比前天下降0.7%。但是糧食價格在上升,如國家統計局公布8月1日至10日的大米價格環比上漲0.4%。
本報記者昨天在廣州各大菜市場上看到,普通的麻雞一般賣7元一斤,一只可賣到15-30元,但上個月會賣到8元一斤。最貴的海南文昌雞和湖南桃源土雞就賣到18元一斤,平均每只40元左右,售價都比前幾個月的要低。
而在華潤萬佳帶肉叉骨僅賣到9.98元一斤。一直是質高價高的安康土豬花肉價格也只有13.8元一斤,而上個月,這一價格還是15.8元一斤。藍塘客家土豬、一號土豬和安康土豬等幾個土豬肉近期也在爭相大打價格戰,八折戰、買肉送米戰時時上演。
另一組數據也在說明問題:2012年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8%,創30個月新低。但同期出廠價(PPI)較上年(同比)降2.9%,創33個月新低。CPI與PPI的剪刀差擴大擠壓了上游供給鏈的盈利空間。
法國巴黎銀行中國經濟學家彭程對本報記者表示:“豬肉價格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就一直在下降。但是豬飼料有關的糧食價格受美國大旱、國內蟲害和強降雨的影響卻一直在上升,擠壓農戶的現象又出現了。”
追蹤:
農戶養雞成本60元賣雞才40元
養殖戶告訴本報記者:往年在七八月份,玉米價格就都開始下降了,因為新玉米很快就出來了。但是今年的情況出現了反常。玉米的價格在加速上漲,豆粕也跟上了腳步。
在廣東開了家生態養殖場的王麗群昨天向本報記者算了一筆賬:我們用于養雞的玉米,一斤價格已從兩三個月前 1.25元,上漲到現在的1.5元,漲幅達20%,這是生態養殖出來的雞的主要食料;豆粕也從一個月前的1.65元每斤漲到現在的2.52元,漲幅高達52%。玉米與豆粕都是雞的主要食料,放養的雞要養5個月才能下蛋和出售。一只雞預計每天共吃上一兩玉米和一兩豆粕,5個月的飼料成本就達30×5×(1.5+2.52)/10≈60(元)。這還不包括人工和場地費、電費、水費等。而一只這樣的成年放養雞也就重兩斤左右,這種放養的雞平均一只的售價就是40元左右。“如果這只雞還沒生蛋就拿去當肉雞賣,每只虧損20元以上,這是完全虧本的生意。虧本的規模正在加大。”養了六年雞的王麗群嘆氣地對本報記者表示。
王麗群還告訴記者,放養的雞所生的蛋要每只賣到1.5元才能保本。但是這個價,很少有市場能給出。
對策:搶閘養豬
養雞養豬農戶的減少,可能在未來影響到雞肉豬肉的供應量和供應價格。而食品價格是我國CPI的權重比中最大的一塊。不少經濟學家也都預測到我國CPI會在年底重新站上3%以上的位置。“而PPI同比漲幅則會在今年年底時‘轉正’。”美國及美林銀行中國經濟學家陸挺稱。
法興銀行中國經濟學家姚偉則稱:食品價格的上漲將在今年余下的時間內主導CPI的走勢。
如何應對?市場的調節作用最大。因為預測到年底的豬肉雞肉供應可能會減少,價格會上升,一些養殖戶迎難而上,“我打算多養一些土豬,來年的時候就可以上市銷售了,一些老客戶聽到這一消息,都趕來向我預訂八九個月后的土豬肉呢。”王麗群如是說。
資本市場:農業股板塊注意資金出逃風險
截至昨天,8月份中國滬指只是輕微上漲了0.5%,但是,同期神農大豐漲幅達到15.5%,北大荒在9.4%,敦煌種業26%,萬福生科9.06%,隆平高科11.9%,豐樂種業7.9%。自七月底始,農林牧漁板塊受糧食價格高漲的影響一直強于低迷的大盤,其間神農大豐、敦煌種業、萬福生科、北大荒、豐樂種業、荃銀高科、隆平高科、中水漁業、登海種業等多次沖擊漲停板。
不過令人注意的是,近三個交易日,農林牧漁業板塊的調整幅度又高于大盤,比如神農大豐和北大荒三日收跌幅都在8%左右,而滬指跌幅不過1%。
“早期農產品價格回升是板塊走強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美國旱情使農作物大幅減產,國際糧價提高的同時,我國農產品價格高漲的輸入壓力在增加。但現在要注意的是這種預期早就在個股股價里已提早顯示,資金很可能會在短期內出走,股民要注意風險。” 宏源證券高級分析師范為對本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