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受國內生豬價格不斷走低影響,國家發改委近日再度出手保肉價。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廣東省生豬出場價同比下跌近三成。那么,全國其他地區的豬價跌勢是否亦是如此之猛呢?
全國大范圍內養豬虧錢
4月中旬全國平均豬糧比價跌破6∶1的盈虧平衡點后,國家迅速啟動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加強信息預警,開展凍豬肉收儲,為穩定生豬市場價格發揮了積極作用。5月份以來,生豬價格下跌幅度逐漸收窄,6月份企穩略升。
但受生豬產能依然偏高、當前正處于消費淡季等因素影響,近期生豬價格再次出現回落跡象。按照《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的規定,近日國家已啟動新一輪凍豬肉收儲工作。
“好的豬能賣到每公斤14.2元,差的就得14元以下了,而目前肥豬的成本一公斤平均得14元,所以基本上是在虧本。”山東一家牧業公司的負責人表示。
目前山東多地“養豬賠本”已成為普遍現象。據新牧網了解,山東聊城生豬出欄價約為13.7元/公斤,而一般養殖戶的養殖成本平均為14.2元/公斤。“長得好的豬一頭賠100元,長得不好的一頭得賠200元。”養殖戶表示。
而在廣東地區,目前養殖戶養一頭豬平均虧損約50元,“有的有十幾元的盈利,有的則虧得更多。”業內人士表示。據廣州市價格信息網資料顯示,1月廣州市生豬出場均價為16.9元/公斤,3月的價格為16.1元/公斤,目前均價為14.6元/公斤,跌幅達13.6%和9.3%。而對比去年同期的20元/公斤,目前出場價已經跌了27%。
“四兩撥千斤” 豬價或將逐步回暖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國家的連續收儲政策,將對市場需求量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國家收儲量雖然對豬肉生產總量來說并不大,但相對于供大于需的量來說就比較明顯了,因此會對豬肉價格起到提振作用。”有分析師表示。
在國家啟動收儲的同時,全國不少地區的豬肉價格也呈現小幅回調的現象。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7月份以來全國豬肉價格穩中有降,7月底開始價格穩中見漲。與7月31日相比,8月5日,豬后臀尖肉、豬五花肉價格均上漲0.3%。
預計,終端肉價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處于穩定期,不會因收儲而上漲。而受節日和天氣原因,10月份的豬肉價格可能會有改變,但仍要考慮前期已收的凍肉將回流市場可能造成的影響。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受飼料價格快速上漲影響,短期內養殖戶虧損的狀況不會有大的改觀,“豬周期”低谷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