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病是由細菌、病毒、支原體、環境應激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總稱,往往是入侵的或正常攜帶的病原體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近年來,該病已成為影響養豬業經濟效益的主要疾病,嚴重影響了養豬業的發展,給養豬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病源 原發性感染疾病包括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豬偽狂犬病病毒、豬流感病毒、豬呼吸道冠狀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疾病和細菌性疾病,如豬氣喘病、傳染性胸膜肺炎和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繼發感染疾病包括豬肺疫、豬鏈球菌病、豬副傷寒、副豬嗜血桿菌病等。
發病特點 該病多發生于13周齡-20周齡的生長育肥豬,5周齡-12周齡的保育豬也可發生,發病率為25%-60%,病死率為5%-10%,日齡越小的豬病死率越高。該病多散發,有時呈地方流行,且寒冷季節多發。豬群飼養密度過大,不同日齡子豬混群飼養,豬舍衛生條件差,通風不良,溫度和濕度過高或過低,有害氣體濃度過大,子豬轉群、運輸以及其他可能引起應激反應的因素等,均可促使該病的發生與流行。
臨床征狀 多發生于6周齡-10周齡的保育子豬,有時1周齡~3周齡的哺乳子豬也發病,最普遍的是10周齡-20周齡育肥豬。
體溫升高,食欲下降或廢絕。
呼吸困難、喘氣、咳嗽,呈腹式呼吸。眼結膜發炎,眼內分泌物增多,流淚,有時眼眶水腫。
有的出現腹瀉,喜堆臥在一起,生長緩慢、消瘦,死亡率升高。
豬呼吸道綜合征對養豬業的主要危害 豬呼吸道綜合征發病期間,常出現繼發感染和混合感染,造成在診斷和控制上出現混亂,使藥物應用和疫苗緊急注射不見明顯效果,進一步增加了對豬呼吸道綜合征的控制難度,使發病過程延長,短則1個月,長則2個月-3個月才能得到基本控制。
發病豬群的發病率和死淘率均升高。由于豬呼吸道綜合征主要侵襲斷奶后子豬,而此時豬群正處于母源抗體保護力下降,自身免疫力沒有完全建立,消化和呼吸系統的功能尚未健全,又處于斷奶應激和飼料更替時期,所以豬呼吸道綜合征發病場的豬群發病率高達30%-70%,死淘率高達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