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民和縣是青海省的典型農業大縣,海拔相對較低,土地肥沃,自然條件較好,有一定的區位優越性。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飲食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肉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往的肉雞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追求風味純正、肉質鮮美、安全衛生的農村土雞產品。利用荒山散養土雞,不但投資小、簡便易行,而且有利于改善雞肉品質和風味。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以及對荒山養雞戶的走訪調研,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總結了荒山散養土雞的要點,以供養殖戶參考。
1 雞場建設
1.1 場址的選擇
選擇一定面積的丘陵、山地、林地、草山等荒山、荒坡,要遠離交通要道和住宅區,還要有潔凈、充足的水源。
1.2 簡易雞舍的搭建
雞舍地勢要高,應背風向陽,以坐北朝南為宜。從減少固定資產投資方面考慮,可以建鋼管結構簡易棚,雞舍內鋪設5~10cm厚的墊料,以供雞群休息。通風口和門窗最好安裝鐵絲網,以防鳥、獸入侵。
2 品種選擇
可選擇當地土雞品種,因其體型較小、反應靈敏、活潑好動、合群性好,能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且抗病力強,適合放養。另外,土雞風味純正、肉質鮮美,符合大眾要求。
3 飼養管理
3.1 育雛期的飼養管理
根據當地雞病流行情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再嚴格按免疫程序做好馬立克氏疫苗(雛雞一出殼就馬上接種)、雞新城疫疫苗、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等的免疫接種工作。雞苗進育雛室后,第1周育雛溫度控制在35~36℃,以后每周下降2~3 ℃,一般4周齡即可脫溫。按時給予飲水和開食,在雛雞1~5日齡時在飲水中加入氧氟沙星、痢菌凈等預防白??;從雛雞10日齡開始在飼料中加入丙硫咪唑、阿維菌素、抗球蟲藥等預防球蟲病。雞喜燥怕濕,因此濕度的控制很重要(濕度過大,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建議采取網上育雛;若采取地面育雛,要定期添加、更換墊料,脫溫后一次性全部清理并徹底消毒。
3.2 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育成期的土雞以食青飼料為主,適當補給精料。只要天氣晴好、溫度適宜、室內外溫差不是太大,就可以將雞放到棚前的空地上,讓其自由活動和采食,以保持土雞的自然風味。同時,做好雞的調教工作,可在平時喂料時吹哨子,讓雞形成條件反射。
3.3 母雞的飼養管理
進入產蛋期的母雞要加強光照,每天光照時間不少于16h;若白天光照不足,晚上在雞棚內可再熟后,適當縮小其活動范圍,同時在雞棚內放置產蛋箱,產蛋箱內鋪放干凈、松軟的墊料,并放入“引蛋”,引導雞群到產蛋箱產蛋。
3.4 公雞的飼養管理
為了減少公雞打斗,將公雞按1∶20的比例投放到母雞群中;剩余公雞進行催肥飼養,或閹割后再催肥飼養,以提高雞只體重和雞肉品質。
4 安全管理
雞群在野外活動時,要有專人看管,以防猛禽、野獸傷害雞群。也可以馴養狗來巡視雞群,以起到良好的報警、追趕敵害、保護雞群和防盜的作用;但馴養狗時,不得用死雞、雞骨頭、雞內臟等喂狗,要讓雞群和狗建立良好的親和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