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藍耳、圓環混感的防制
來源:中國獸藥114網 發布日期:2012-06-15 發布者:曉天 共閱1147次
近幾年來在各大養豬場出現以體溫升高、免疫抑制、繁殖障礙、喘氣、咳嗽、傳播速度快、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為主要特征的豬病,其實這是在飼養管理失宜條件下豬瘟、藍耳、圓環等多種病的混合感染。
一、病原分析
1.豬瘟病毒(CSFV或HCV)
豬瘟病毒主要在小血管內皮增殖,引起小血管壁的廣泛出血、梗塞和壞死,導致各個組織器官充血、出血、壞死引起敗血癥。主要特征是發病急、高熱稽留、全身的點狀出血和脾臟梗死。
2.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病毒(藍耳病毒PRRSV)
藍耳病病毒主要經呼吸道傳播,也可經母豬胎盤、公豬精液垂直傳播。懷孕中后期的母豬和胎兒最易感,引起母豬的厭食、發燒,懷孕后期的流產、死胎和木乃伊胎,仔豬發生呼吸道癥狀;育肥豬發病較溫和。耐過豬長期帶毒、排毒,呈隱性感染。
3.圓環病毒(PCV2)
圓環病毒可引起仔豬的多系統衰弱綜合癥,傳染性皮炎和腎炎。主要表現為生長不良和發育停滯、體重下降、呼吸困難、腹瀉、腎臟蒼白壞死等,導致多系統進行性衰竭。我國圓環病毒的感染率不低于藍耳病病毒。
二、臨診癥狀
最急性型,還未表現出任何臨床癥狀即死亡,或者皮膚發紅、驚厥,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死亡,病死率可達30%—60%,甚至可達100%,并可迅速蔓延全場。食欲降低或廢絕,嘔吐,有時糞便干結如球狀,有時腹瀉;一般四肢、耳部、鼻端和腹下常見皮膚發紫或出血;咳嗽、喘氣、精神萎靡;體溫升高至40—42度、甚至42度以上;母豬不發情或返情率高,受胎率低,產子少、產死胎、流產、木乃伊胎,或產若仔,致使哺乳仔豬死亡率上升,僵豬增多。
三、預防
1.控制人流、禁止養寵物、殺滅昆蟲和老鼠、安裝防鳥網等,切斷傳播途徑。
2.規范免疫程序、注意免疫抑制、使用合適的疫苗、增強豬的特異性免疫力。謹慎用藥。
3.3%的氫氧化鈉水溶液,消毒豬舍以外的廠區,平時7天一次,發生疫情時一周2次;碘制劑的消毒劑帶豬噴霧消毒豬舍,平時預防一周3次,發生疫情時每天1—2次。
4.藥物保健,新生仔豬用3日、7日、21日、綠健先鋒做三針保健。每頭0.2—0.5毫克,防治大腸桿菌引起腹瀉。多抗免疫肽用于仔豬超前免疫,防治豬瘟,圓環,豬流感等病毒性疾病。
四、治療
瘟感聯抗100千克體重/瓶,連用3天;藍圓全能100斤體重/瓶+天健核酸肽200斤體重/瓶,連用3天,分點注射。
注:對于個別豬出現過敏現象,可用地塞米松4~5毫克每100千克體重肌肉注射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