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靠不住 藍耳病要“多夫制”
來源:華夏養豬網 發布日期:2012-06-14 發布者:曉天 共閱852次
“免疫僅是豬場內部管理的一個支持性工具,但不能完全阻止病毒的傳播?!痹趶V州交流會上,據來自荷蘭GD動物健康服務中心豬衛生署的專家Tom
Duinhof博士介紹,在荷蘭,滅活的藍耳疫苗對年輕的后備母豬沒有保護性。疫苗免疫可以減少病毒的傳播,減少仔豬出生時的病毒血癥,但不能凈化藍耳病。
“免疫藍耳疫苗,只能降低豬群感染藍耳病的風險,但不能完全保護豬群,”Tom
Duinhof博士認為,由于藍耳病毒的變異性,疫苗免疫不能阻止藍耳病毒新的血清型病毒感染。但毒株的多樣性不能成為疫苗沒有保護力的借口,因為現在業界對藍耳免疫機理還不是十分清楚。其次,藍耳病毒先天性免疫系統應答不足。跟其它病毒不一樣的是,被藍耳病毒感染以后,豬體內中和抗體出現,會慢于藍耳干擾素出現。因此,藍耳病毒在豬體內可以持續存在。
據愛德士南中國區負責人吳俊博士介紹,國內在藍耳病的防控中出現了一個怪圈——無節制地免疫弱毒疫苗。每頭豬一生接種5針活苗加上2針滅活苗,多種類的毒株疫苗同時使用。豬場生產越不穩定,免疫強度越大,活疫苗用得越多,使用的毒株種類越多,其后果是藍耳病越來越難控制。
疫苗免疫并不能很好地保護豬群,那么國內的豬場該如何有效地防控藍耳病呢?吳俊認為,有效地控制藍耳病,一定要靠綜合防控,豬場管理與生物安全體系相結合,免疫只是一個輔助手段。
“在豬場里面一定要通過監測的方法來了解豬群藍耳病的狀況,在監控藍耳病的過程中,抗體水平的分布情況指示出病情的變化情況,”吳俊認為,疫情穩定的情況下,相同豬群的抗體水平在一定時間段內呈正態分布。但如同一時間內,不同群體的抗體水平變化呈現不同趨勢,則預示著藍耳病疫情將出現不穩定的情況。
此外,吳俊認為,流動性的群體是造成藍耳抗體水平波動最重要的因素。在實際生產中,要避免有不同抗體水平變化趨勢的群體相互沖擊而導致豬群藍耳病情出現波動。養殖場要堅決制止發病動物的流動。生產當中出現血清學監測不穩定的情況時,一定要把豬群分離封閉,一段時間后發病豬會自動痊愈,因豬群與藍耳病毒將處于和諧陽性穩定狀態。
Tom
Duinhof博士認為,應該通過豬場內部的管理措施,加強生物安全體系建設,再結合適當的免疫干預手段,可以使藍耳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封鎖豬場外部病毒的入口,防止帶毒豬、精液、人員、車輛進入豬場,同時保持清潔衛生的空氣環境,也是十分必要的。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有研究發現,藍耳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九公里,過濾空氣可以阻止藍耳病毒通過空氣傳播,豬場可以通過封閉群和空氣過濾以及治療性的免疫接種開展區域凈化項目,與周邊豬場協同控制藍耳病。據Tom
Duinhof博士介紹,封閉群措施不僅可以消除野毒,還可以消除疫苗毒。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