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附紅細胞體病的防控
來源: 發布日期:2012-06-06 發布者:曉天 共閱1227次
附紅細胞體病簡稱附紅體病,是由附紅細胞體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傳染病,其臨床特征是呈現急性黃疸性貧血、全身皮膚發紅和發熱,故又稱紅皮病。病豬感染后可大批死亡,常呈地方流行,因此給養豬業造成極大的危害。該病原體常寄生于紅細胞和和血漿中。附紅體對干燥和化學藥品的抵抗力很低,一般濃度的消毒藥可將其殺死,但耐低溫。
一、流行病學
易感染動物有豬、綿羊、牛、犬、貓和其他動物,在不同宿主中存在不同的蟲種(如豬附紅細胞體、羊附紅細胞體等)。主要由吸血昆蟲傳播,注射針頭、交配、手術器械也可能傳播本病。目前國內發病主要是豬,吮乳仔豬、母豬、育成豬均可感染,呈地方性流行,由于被感染的豬不能產生很強的免疫力,易發生再度感染。其他動物感染大多為亞臨癥狀,病例的發生率明顯低。孕母豬流產,個別不流產的超過預產期,產弱仔豬。豬附紅細胞體是寄生在豬紅細胞表現的一種附紅細胞小體,各齡豬均可感染。本病的傳播途徑還不十分清楚,據認為在正常管理條件下的健康豬單純感染附紅細胞體不至于發生急性癥狀,臨床上常因感染其他傳染病而并發,一般多發于溫暖的夏季,尤其是雨后濕度大的時候,氣候干旱少發生。
二、臨床癥狀及解剖變化
本病是以高熱稽留,皮膚發紅、黃疸和母豬繁殖障礙為主要特征的豬傳染病,仔豬和生長豬死亡率較高,病豬厭食、嗜睡、體溫升高、貧血、黃疸、皮膚紅紫??梢曫つこ醭溲?,后蒼白,黃染,尿黃。全身皮膚發紅,指壓不褪色,最后變為青紫色;糞便干結,有時便秘、下痢交替。耳發紺、變干,邊緣向上卷起,血液稀薄,血凝不良,后期血液粘稠,呈紫褐色。也有的后肢麻痹、呼吸困難、咳嗽等,嚴重的眼瞼粘連,發紺。公豬可出現尿鞘積尿。部分懷孕母豬早產、流產、死胎,偶見母豬乳房或外陰水腫,不發情或屢配不孕。病豬最后臥地不起,全身循環系統失調,衰竭死亡。
解剖可見全身脂肪和臟器官顯著黃染,肝、膽、脾、淋巴結腫大,心包及胸腹腔積液,血液稀薄似水樣,確診須作涂片染色鏡檢。
三、防控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定期使用使用綠健消毒,減少應激因素(悶熱、擁擠等)的刺激,并定期驅蟲。
2.可用綠源混感康1kg+金六福1kg+綠源免疫肽1kg拌料1噸,連用1周進行有效預防,對已發病豬可用長效賽附先+重癥金方分點注射,同時用綠源混感康1kg+綠源免疫肽1kg+肝腎康0.5kg兌水1噸進行飲水。連用5-7天,可收到明顯的療效。
此病易混合感染,易反復發作治療難度較大,但此病預防效果良好,主要在于平時做好預防保健工作,做好豬場環境衛生,不養貓,并做好防鼠工作。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