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養豬設備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來源: 發布日期:2012-05-17 發布者:曉天 共閱1350次
中國養豬設備的工藝水平目前已經從中級階段向高端發展。目前,從中國養豬業的總體來看,大多數養豬場對設備的理解還是停留在豬場設備等同于豬欄,而忽略了自動喂料系統和環境控制系統、糞污處理系統設備的重要性。但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世界養豬業者交往的頻繁,一些觀念超前的企業開始學習西方先進的工廠化養豬生產設備并應用到養豬生產中,養豬設備更新換代速度因為受國外的影響而大大加速了。
從傳統養殖到結合科技,再到脫離傳統養殖徹底走向科技化,機械化,可以說,養豬設備的發展是促進畜牧機械積極發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一、養豬設備的發展現狀
(一)傳統養殖設備和現代化設備比較
1、豬舍建筑及規劃與設備選型密切相關
傳統規劃的600頭母豬場與現代600頭母豬場的建筑與規劃有很大的區別,傳統豬場豬舍棟數多,豬場占地多,建筑面積大,土建與設備投資大,勞動強度大?,F代豬場豬舍棟數少,節約土地,建筑面積小,土建與設備投資少,自動化程度高,勞動強度小。在傳統規劃設計的情況下,設備達到一般水平,每頭母豬建場需要投資2萬元,而采用現代規劃設計的情況下,設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每頭母豬投資1.5萬元。與傳統設計規劃比較節約投資25%。豬舍結構方面,我國傳統豬舍多采用開放式和半開放式豬舍建筑,除分娩母豬舍和仔豬培育舍外,豬舍內部環境調控措施較少,基本依靠自然通風方式。豬舍保溫隔熱性能差。所以傳統養豬場規劃和房屋結構決定了很少使用現代化的設備,不利于豬的生長,浪費勞動力,造成生產效率下降。
而現代化豬舍全面科學的考慮了通風和保溫要求,及減少勞動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F代化的豬舍與配套的先進的氣候調控,自動喂料及高效豬欄一起構成了符合豬生長繁殖的現代化工藝設施。
豬欄是工廠化養豬場的必備設備,用它飼養不同類型、不同日齡的豬群,形成豬場最基本的生產單元。豬的飼養密度、飼養環境、飼養管理條件,都與豬欄的形式、結構、材料、排列組合方式有密切關系。伴隨著集約化養豬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和對豬生物學特點的進一步了解,豬欄也在工藝方面不斷提高。
(1)分娩欄
分娩區是豬場的核心區域,整個豬場的運行效益很大程度取決于分娩區的生產狀況。良好的分娩欄工藝設計,對提高分娩階段的飼養效果極為重要,是養豬生產成功的關鍵。
傳統分娩母豬采用高床飼養。母豬和仔豬都生活在漏縫地板上,與低溫潮濕的地面脫離。糞便通過漏縫地板很快落入糞溝,使仔豬減少了與糞尿接觸的機會,保持了床面的清潔、衛生和干燥。但母豬上床比較困難。鋼管隔欄不能做到仔豬隔離,增加了仔豬相互感染的機會。保溫箱為封閉的裝置,大多設置在限位架一角,遠離母豬躺臥位置,尤其距母豬乳房部位較遠,不利于仔豬出生后尋找保溫箱和從保溫箱出來后迅速到乳房跟前。
現代化分娩欄地板一般與地面持平,圍欄用PVC隔板,仔豬加熱區不完全封閉,母豬圍欄長寬和大小都可以調節,有防壓桿和調節桿。為仔豬群提供一個最佳的生長環境的同時,提高了成活率。分娩欄和地面平齊,減少母豬上床應激。母豬產仔豬圈的寬度和長度可以根據個別要求進行調節,可以提供母豬最好的產仔和哺乳條件。調節桿有利于母豬起臥,調整母豬活動空間,同時起到了傳統護仔耙的作用,有效保證母豬躺臥時不壓到仔豬。根據母豬保持經常性視覺聯系要求,母豬躺臥區設置在保溫箱對面,保溫箱不封閉,仔豬隨時能從保溫箱出來,母豬本能地注視到仔豬,有利于仔豬迅速到母豬跟前哺乳。
(2)保育欄
仔豬斷奶后轉入保育欄,根據仔豬的生理特性,仔豬剛剛斷奶離開母體獨立生活,消化機能和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不強,需要一個清潔、干燥、溫暖、風速不高,而且空氣新鮮的環境。
傳統保育欄的一般地板用鋼絲網,圍欄用欄片。最大的問題在于仔豬找不到一個沒有賊風的小環境,造成死亡率升高,其次是料槽的設計不合理,浪費飼料,再次是料槽與豬欄不配套,造成料槽或豬欄浪費。
現代化保育欄采用圍欄采用PVC板或欄桿,但地板一般是塑料地板,料槽與面積配套,且分加熱區,活動采食區和排泄區。不但有一個很好的溫度環境,而且有各種活動分開,提高了衛生條件和成活率。
2、環境控制系統
(1)通風系統
傳統豬舍沒有考慮通風系統,只是利用門窗自然通風,這種通風方式造成夏天過熱,冬天保溫與通風產生矛盾,是我國養豬生產效率不高的關鍵因素?,F代化豬場采用聯合通風系統,全自動控制,夏季采用濕簾加風機的縱向通風措施,降低高溫對豬只的影響,冬季采用橫向通風措施,保證豬舍溫度的同時保證了最低通風量,豬舍氣候調控的現代化對我國養豬業的影響可以與蒸汽機對工業化進程的影響一樣。
(2)冬季供暖設備
傳統豬舍使用煤爐或火道加熱,浪費煤且造成豬舍內空氣質量變差。
一般熱水加熱是比較符合養豬工藝的加熱方式,歐洲專家一般都會推薦以水為載體的加熱方式,并形成了整套機制。其中地暖是使用效果非常好的加熱方式。
地暖設計,實體地面部分設置地面采暖設施,符合熱工學原理,由下而上逐步升溫,保證豬群生長溫度的需要,工作量少且持續加熱,促進豬群健康成長。
3、畜禽空調
解決傳統加熱方式與通風換氣之間的矛盾的方法是使用畜禽空調。一般在分娩舍中使用。分娩舍采用單元設計,供暖也采用單元控制,設計中采用空調換氣一體機,每一個單元由獨立溫控系統控制,根據單元面積計算需要安裝的換氣一體機的數量,該系統有以下特點。
1)使用循環水系統,熱源穩定。
2)進行內外空氣交換,補充舍中新鮮空氣,在加熱的同時,解決通風問題。
4、全自動喂料系統
在養豬生產中,搬運飼料不但浪費人工,而且帶來疾病風險。我國大多數豬場仍然采用傳統人工飼喂方式,自動化程度低,勞動生產率低,飼料浪費量大,人工調節喂料量,不能準確滿足不同豬群對飼料的需求。豬自動喂料系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自動喂料系統在國外豬場應用非常廣泛,而我國對豬自動飼喂設備的生產尚處于起步階段,全自動飼喂系統優點有:
(1)定時定量喂飼,特別是母豬飼喂。
(2)避免限飼引起的應激反應。
(3)切斷了疫病的傳播途徑。
(4)節省勞動力。
(5)方便、快捷。
5、母豬智能飼喂站
母豬智能飼喂站在歐洲已經有40多年的應用歷史,經過不斷改進已經是比較成熟的產品,解決了現代集約化高密度養豬與提高母豬福利的矛盾問題,并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具體優點如下:
(1)精確飼喂母豬,根據每頭母豬每天的需要量提供飼料,母豬體況更均勻。
(2)提高母豬福利,一臺智能飼喂站能使50到80頭母豬使用,每頭母豬占面積2.05平方米,每頭母豬的活動面積增加到100平米以上,減少死胎率。
(3)實現母豬自動化管理,能根據探測結果把發情母豬,懷孕檢查母豬和要轉到產房的母豬分離出來。
(4)母豬智能飼喂站是養豬設備發展的一個革命性標志。
二、養豬設施設備發展趨勢
1、從單純重視豬欄到開始重視氣候調控和自動喂料設備。
隨著規模的擴大,氣候調控設備和自動喂料設備將裝備現代化豬場。
2、設備向成套化、標準化發展
規?;B殖設施設備將向成套化、標準化方向發展。結合定型的工藝模式,通過組裝、配套和集成及研發手段,實施養豬設備產品的標準化措施,開發出適合我國不同氣候環境和不同地區的成套的系列設施與設備。設施設備的生產也將逐步走向專業化生產方式,并且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生產企業。
3、設備從簡單加工向提高工藝含量發展。
工藝含量是設備的核心和靈魂,是否符合動物的生長發育規律和行為習性是標準,工藝含量高的設備能很大程度的提高生產效率和動物福利。
4、與動物福利相結合
我國規?;i場一般都沿襲國外的定位或圈欄飼養工藝模式,但隨著定位或圈欄飼養工藝模式的廣泛使用,其弊端也日益突現,如豬由于受到空間的局限,極大地減少了運動量,使豬蹄病日趨嚴重;豬在這種飼養環境中產生了許多異常行為,如啃欄、咬耳、咬尾、咬蹄、拱腹、啃咬異物等,從而造成豬群相互之間的傷害,最終影響生產力。隨著人們對動物福利的關注,定位或圈欄飼養工藝模式日益受到動物福利關注者的指責,歐盟將逐步取消該飼養工藝模式,并以此作為綠色貿易壁壘。為了提高動物福利,改善飼養環境,為豬提供必要的"玩具"設施,如磨牙鏈、蹭癢架、草捆和玩具箱等,從而減少豬異常行為的出現,使我國的養豬業向符合動物福利的方向發展。
5、設備由耗能型向節能型發展
隨著我國的高速發展,能源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規?;B豬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和電力資源。為了節約用水,應改傳統的水沖糞和人工清糞向水泡糞方向發展;為了節約能源,應研究開發經濟適用的局部降溫、加熱技術,以改變傳統的整舍降溫或加熱方式,實現豬場的低耗能。
三、結論
目前,已經有了更多的畜牧企業加速了機械化的步伐。針對我國目前養豬業的現狀,應該利用后發優勢,整合世界設備資源,規劃設計現代化豬場項目,并鼓勵企業為客戶提供交鑰匙工程,節約投資,提高效率,讓現代化設備發揮作用,促進整個設備產業與養豬產業同步和諧發展。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