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豬嗜血桿菌病的防控
來源: 發布日期:2012-05-08 發布者:曉天 共閱805次
近年來,隨著豬圓環病毒、蘭耳病毒、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多發,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從而極易繼發大量細菌性疾病使病毒病的危害更加嚴重,對養殖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副豬嗜血桿菌病就常繼發于蘭耳病、圓環病毒病、豬瘟等病毒病。我公司專家團通過專訪和養殖戶回饋情況,現在河南、山東、湖南已有此病發生。
當前的疾病發生的比較復雜,常為多種疾病的混合感染,對疾病的診斷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那么副豬嗜血桿菌的典型特征,及其臨床表現和剖檢變化如下:
一、臨床表現
副豬嗜血桿菌典型特征是出現纖維性多發性漿膜炎、關節炎、胸膜炎和腦膜炎,該病曾一被認為是由應激所引起的,其臨床具體表現為:食欲不振、厭食、消瘦、被毛粗亂、反應遲鈍,可視黏膜發紺,病豬側臥,隨之可能死亡。體溫升高,一般在40℃-41℃,出現明顯的呼吸道癥狀,咳嗽、呼吸困難、疼痛(又尖叫推斷)出現運動障礙、關節腫脹、頗行顫抖、腹部、耳部發紺、共濟失調,如母豬流產,公豬慢性頗行。應用抗菌素治療感染,母豬、公豬效果不明顯。
對病死豬進行剖檢可見漿膜性和化膿纖維蛋白滲出物為特征,腹部心包膜有 纖維沉著。胸腔、腹腔積液、肺部有炎癥、粘連。
二、防控對策
1.要加強管理,解決豬病問題的最佳途徑是提高飼養管理水平,從歸根結底解決飼養管理問題。首先解決仔豬有足夠的免疫力,要對母豬進行免疫使其產生抗體、避免斷奶應激,尤其做好豬藍耳病、圓環病毒、豬瘟、喘氣病的控制。
2.使用抗生素進行防治,現我公司在湖南、河南、三東等地的藥物診療,副豬嗜血桿菌對頭孢喹諾、氨芐西林、左氧氟沙星有較高敏感度。
3.對豬群的預防:1-10日齡和斷奶前用長效畜福進行三針保?。?日、7日、21日)斷奶后在防一次,若在同豬群發現病豬后可用弓鏈米先、紅藍血抗,咳喘嗜血清進行注射治療。豬群一旦發生該病后,根據我們的治療經驗,在臨床治療時對豬應用AB統治+混感重癥血清;紅藍統治+菌毒芪肽;傳奇百病清+后期混感專治
4.對仔豬斷奶后2周可使用附鏈弓清散+菌毒芪肽+頭孢退熱散或藍圓嗜血康+傳奇多毒解+養殖無憂散進行預防,對該病的發生有明顯的效果,建議在飲水中加入纖維素溶解酶,快速緩解癥狀,控制豬群死亡率。
5.使用疫苗進行免疫接種,目前我國已有疫苗,但是由于細菌病的血清型較多,而不同豬場又存在不同的血清型就副豬嗜血桿菌就有15種以上,所以疫苗免疫效果往往不如病毒病,因此在接種前最好確定豬場存在的主要血清型,否則不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