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關節炎的防治要點
來源:獸藥直銷網 發布日期:2012-05-04 發布者:曉天 共閱690次
一、病原
又名傳染性腱鞘炎、腱滑膜炎等。病毒性關節炎(VA)是由呼腸弧病毒(REO)引起雞的以關節炎和腱滑膜炎為特征的一種傳染病。呼腸弧病毒能抵抗乙醚、氯仿,能耐受56℃24小時和60℃8小時。
二、流行特點
雞是本病惟一的宿主,各種日齡、品系的雞都易感,以4~7周齡肉雞多發,蛋雞發病率較低,火雞和鳥類也感染。傳染源為病雞和帶毒雞的糞便,以水平傳播,也可水平傳播。病毒在雞君中的感染率幾乎為100%,但死亡率一般在10%以下。本病危害性在于誘發雞的免疫抑制狀態。
三、主要癥狀
本病臨診一般表現為腱鞘炎型和敗血型兩種病型。腱鞘炎型以關節炎、腱鞘炎為特征。病雞可見單側或雙側性跖、跗關節腫脹,慢性病例跖骨歪曲,趾向后屈曲,步態不穩,跛行或單側跳躍,不愿走動,喜坐在關節上?;贾喜荒苌鞆?,不敢負重,較大日齡的病雞可見腓腸肌腱斷裂,導致頑固性跛行。病雞因運動障礙,缺乏營養和水分,最后衰竭而死。敗血型病雞表現為精神萎頓,全身發紺、脫水,雞冠齒端軟而下垂,呈紫色。
四、剖檢特征
腱鞘炎型表現為趾屈肌腱和跖伸肌腱出現明顯的雙側性腫脹?;贾脐P節上下周圍腫脹,切開皮膚可見到關節上部腓腸肌腱水腫,關節腔充滿淡紅色透明滑膜液,如有細菌混合感染,可見到膿樣滲出物。大雛或成雞由于腓腸機腱斷裂,局部組織可見到明顯的血液浸潤,患肢的其他關節腔淡紅色,關節液增加。敗血型病雞全身發紺,血管充血、出血、腹膜發炎,肝、脾、腎充血、腫大。
五、實驗室診斷
(1)從水腫的腱鞘或關節液中作病毒分離鑒定。病料接種雞胚卵黃囊內,雞胚死亡,胚體淡紫色,器官出血。
(2)于感染后2~3周用瓊脂擴散反應測血清中的沉淀抗體,也可應用中和試驗(VN)、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等。
六、防治要點
(1)疫苗接種,6~8日齡無母源抗體雛雞用活苗首免,8周齡時再用活苗加強免疫,開產前2~3周注射滅活苗。
(2)盡早發現淘汰病雞,免散在傳染。注意平時的飼養管理,衛生防疫,加強消毒措施,全部出欄后必須嚴格消毒。
(3)發病雞可適當使用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