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作者:徐京生
目前我國家禽生產形式、生產規模都發生了極為顯著地變化,規?;a是今后家禽生產和存在的一個主要形式。但是,隨著集約化、規?;a不斷升級,家禽疫病已經成為家禽生產的重要制約因素;禽流感(AI)的不斷發生,依然是家禽生產的頭號威脅,直接影響著家禽存欄、禽產品行情、及養殖者的積極性。
近期國際禽流感流行現狀
國際禽流感流行形勢
2011年9月底,世界糧農組織(FAO)報告稱,“禽流感H5N1病毒已出現變異,目前正在亞洲等地擴散,有可能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國際畜牧網中的資料指出,越南及中國的部分地區已出現該變異毒株,目前認定為H5N1-2.3.2.1毒株。
2、近期發生H5N1的國家
2011年8月-12月期間:新發生的國家有越南、印度、印尼、 尼泊爾、香港、中國等
2012年1月6日至今:持續發生的國家有韓國、柬埔寨、澳大利亞、中國、日本、臺灣、孟加拉國、以色列、荷蘭、越南等等。同時有部分國家人員感染AI,造成人員死亡。
世界廣泛流行H5N1(AI)的原因
①全球氣候持續突變:近年來,世界各地的氣候都在不斷發生不規律變化,大風、暴雨、氣溫持續突降;普遍出現規律倒掛的氣候天氣。導致流感病毒(AIV)產生致病性增加。
②AIV的病毒變異:由于H5疫苗接種頻繁,具有多血清型的H5N1AIV,就會產生逃逸變異現象,出現不同血清型、新變異型流感毒株流行。
③候鳥遷徙:候鳥遷徙是公認的重要傳染途徑之一,隨著氣候不規律變化,候鳥出現了現象紊亂或頻繁現象;引發H5N1在各地傳播。
二.我國近期禽流感流行現狀及危害
1、禽流感毒株流行情況
國家動物疫病研究數據顯示,我國2011年至2012年春季,我國家禽發生的疫病,有75-85%是禽流感病例;在我國家禽的AI病例中,H9占30%,H5N1占20%, H5N1變異株占50%??傮w家禽H5N1病例占流感病例中70%。
根據哈獸研、動物疫病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以及華南農業大學提供資料顯示,目前流行毒株多是變異株,H5變異株即“2、3、2、1” 和“2、3、2、x”。國家已經儲備變異株疫苗“Re-6”株;近期即可面市。
2、2011年10月初至今我國高致病AI流行地區:
吉林、內蒙、遼寧、黑龍江、甘肅、寧夏、 河北、山東、四川、河南、安徽、湖北、
湖南、山西、陜西、廣東、海南、江蘇等幾乎各個省份都有不同程度發生。
3、H5發病家禽類型: 蛋禽、種禽,青年禽、雛禽(白羽肉雞)
4、各類家禽品種發病情況:
4.1蛋禽、種禽發病情況:
發病迅速,傳播快 ,產蛋率,采食量下降快 ,呼吸道癥狀有差異;總體死亡率高,30-60%,AI典型癥狀,病理變化突出;用藥物療程長,控制難度大;康復后禽群產蛋率提升難度大。
4.2青年家禽發病情況:
總體同于蛋禽和種禽,死亡率高于蛋禽,控制難度大于蛋禽,發病率低于蛋禽種禽。
4.3白羽肉雞、肉雜雞、肉鴨
致病性強的病例局部地區發生,幾乎沒有控制的時機,溫和型AI混感嚴重。
5、H5對家禽行業的危害
5.1影響蛋禽和種禽存欄量;加速蛋禽和種禽的淘汰;促進規范化、集約化家禽飼養的進程。
5.2愈后蛋禽、種禽,長期不能恢復生產性能,養戶養殖、補欄積極性下降,龍頭不敢放雞、獸醫不敢看病。
6、H9禽流感在我國近期發病情況:
根據目前我國動物疫病研究中心吳延功、山東農業大學刁友祥提供資料顯示,我國肉雞目前主要AI病病例多是H9N2病毒。H9病毒在肉雞、青年雞、肉雜雞群中隱性感染率在1%,接種疫苗、環境應激(溫度、濕度、氨氣、人為因素等),都可以導致發病。出現流感典型病變、或出現致病因子病毒具備的典型病變及癥狀,給我們養殖者和管理獸醫帶來極大的處理難度。
H9隱性普遍感染家禽,接種疫苗引起發病的一個主要因素;如何來應對這個問題?已經成為我們管理獸醫和養殖戶(場)必須面對和調整的迫切問題!
三.控制過程中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一)引起我國近期H5N1流感流行廣泛的因素
1、氣候持續性突變
2011年來我國氣溫變化過于頻繁,溫差過大,候鳥異常遷徙,大范圍刮風,風頻是傳播的最主要的途徑。
2、免疫誤區多,導致H5感染
只注重防疫H9,使用新支流偏多,使用H5H9二聯偏多,經檢測使用二聯苗產生H5ih抗體明顯弱于H9ih抗體。
3、我國家禽免疫抑制問題客觀普遍存在
尤其是祖代種禽的免疫病的問題嚴重,使父母代、商品代家禽免疫更為普遍。腫瘤病毒、傳染性貧血、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等病毒在商品代家禽群中,隱性感染率極高。直接影響到商品代蛋禽、肉禽的抗病力、免疫力問題;導致禽群極易感染傳染性病毒病等,如流感病毒。同時也導致接種疫苗后特異性抗體產生受阻,或抗體滴度維持時間短(免疫球蛋白形成受限);導致接種效果不佳現象的產生,從而更易流行流感病。
4、霉變飼料問題普遍存在
飼料霉變導致毒素中毒現象,在規模較小的禽場多見。部分雞毒素中毒后,免疫組織受到損害;抗體水平出現異常,導致個體出現感染;并由個體感染波及全群。由于H9病毒普遍存在,H5病毒癥狀流行傳播;使這些禽群更早更易發生AI。由于我國小規?;?,管理粗放場占多數,因此,這些場(戶)發病后,淘汰、生物安全措施處置不當引起周圍,乃至更大范圍家禽發病,導致禽流感流行。
5、病毒變異
據華南農大提供資料:商品肉雞 H9為主要流行株,蛋雞種雞H5變異株是主要流行株。
6、疫苗接種程序問題
禽群接種次數、密度不佳 (基礎免疫差)。部分養戶(場)對接種H5流感疫苗存在嚴重偏見,普遍存在僥幸心理,重視度不夠。一般接種H5疫苗間隔4-5個月者居多,注射劑量偏小。很多散養戶甚至不接種H5疫苗現象較為常見,都可以導致禽流感多發或發生。
7、飼養管理跟不上
“養雞是養空氣”已經在家禽養殖中達成共識,但是,具體到場(戶)他們不能認清良好的禽舍空氣是養好家禽的前提;在操作過程中仍是“省錢第一、通風第二”。我國大部分蛋雞是小規模缺乏科學管理,禽群狀況差易感染發病,尤其是禽流感;導致小規模流行,到全國大面積流行。
(二)為什么不同地區發病禽群癥狀差異很大
1、毒株致病性差異
高致病AI禽群:
主要出現發病急,肉雞死亡翻倍增加,拉稀嚴重,部分禽群沒有呼吸道癥狀、腫頭腫臉。發病急的患群,剖檢后沒有明顯的繼發感染病變。
青年雞感染H5后,死亡控制難度更大,癥狀、病變更典型。白羽肉雞(雛雞)感染H5后,出現雞舍內“無名原因”的快死急死現象,病變由不典型發展到典型,腿腳鱗片出現典型。
毒株類型較多:
此次H5流行,是多個AIV同時在傳播發生,不單純是變異株在流行。
商品肉雞:H9N2(1分支、4分支),河北滄州、遼寧鞍山等地區出現感染H5N1較多。
蛋雞、種雞H5變異株:“2、3、2、1”和“2、3、2、 x”(-6株疫苗)、H5N1Re-4株、-5株等。
患群體質差異性大、特異性抗體差異大:
由于管理粗放與否,家禽體質的差異很大,這些差異群在受到AIV感染后,表現的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就出現很多差異。特異性抗體的高低,他們的交叉保護效果也有差異;H5抗體低于6log2,感染后發病就相對急,死亡率高,產蛋下降快??贵w在8-9 log2時禽群發病后,臨床癥狀、病變都輕于抗體低群體。
(三)使用優質疫苗、科學程序的禽群仍發???
1、根據國家相關權威部門等研究證明;目前的禽流感疫苗接種極為合理情況下,只能保證免疫過禽群不出現嚴重的死亡。不能保證家禽不發生禽流感!
2、血清型多、不使用弱毒疫苗:
禽流感疫苗的血清型多,疫苗之間只有部分交叉保護性;疫苗研發始終落后于病毒變異速度。
禽流感只注射滅活疫苗,產生的只是HI抗體;我國普遍不采用凍干弱毒疫苗接種方式預防AI,家禽沒有局部特異性免疫屏障;AIV如果感染禽群,可以直接通過氣管、鼻腔、眼結膜、腸道黏膜直接進入機體血液循環,導致家禽感染AIV。同時,管理落后、禽群體質差的群體首先發??;相反,體質好的禽群在出現潛伏期長,發病晚的現象。
3、禽群AI抗體離散度大、抗體下降快:
這兩年,我國家禽普遍受到免疫抑制、霉菌毒素等因素影響,體質普遍偏差。養殖戶(場)多數不注意預防保健,不理解預防保健的意義;沒有及時使用生物制劑、中藥制劑等有修復作用的藥物進行對禽群免疫系統修復;導致易發流感病。
4、H5H9等聯苗使用機會多于單苗
一般養殖場(戶)為了省事,多數選擇H9H5、新支減流、新支流等聯苗。經過,我們研究發現,H9H5聯苗接種后,禽群產生抗體主要是H9為主;H5抗體上升較慢,抗體滴度維持時間明顯短于H9,達不到有效預防H5的效果。
國家免費疫苗抗原不足 (達標)
我們國家免費發放的H5疫苗,雖然達標,但是抗原含量不能滿足家禽防疫閾值;因此,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將劑量提升為1毫升\只成雞。
6、養禽場(戶)多數沒有AI抗體檢測機會
接種疫苗后抗體產生情況如何,規模小條件差的場(戶)不能檢測。離散度大、禽群體質差、接種抗體產生的高低都無從知曉。會導致部分免疫狀況差的禽只先感染AIV,再引起群內其它家禽感染發病。發現群內個體體質差異大、雞冠倒冠萎縮雞多者,應該及時淘汰弱禽。
(四)蛋禽康復后蛋殼質量差、長期產蛋率不升,該采取什么措施?
1、首先考慮原因
侵害生殖系統,是AI或致病性強AIV特點 ;禽群康復后,正常卵泡產生后9-10才可以達到成熟。經過AIV感染后體質下降使卵泡、輸卵管發育慢。子宮粘膜腺體是分泌濃縮鈣形成蛋殼的主要部位或器官,AIV感染,可以是子宮黏膜出血嚴重的水腫,導致腺體功能失常引起蛋殼質量差現象??祻秃笞訉m黏膜腺體修復較慢 。這時候,我們必須要考慮AIV特點,潛伏功能很強,表面康復的家禽群體,實際有大量的不完整的AIV仍然存在禽舍或機體內;影響家禽器官功能發揮。
2、需要合理措施
●持續使用抗病毒中藥;●提升免疫力藥物,如:黃芪多糖、干擾素、轉移因子(3天)?!裥迯蜕诚到y(腦垂體、卵巢、輸卵管)中藥增蛋藥物、維生素A D E、促進腦垂體 分泌激素(二氫吡啶等)。
(五)為什么白羽肉雞(雛禽、青年禽)發生H5少、種雞蛋雞多發?
1、AIV特點所致
◆ H5 AIV特點:致病性極強,沒有特異抗體禽群感染H5 AIV后立即死亡。有一定特異性抗體禽群感染后不會快速死亡,會在群內感染其它家禽。
◆H9 AIV特點:致病性相對弱,目前我國雛禽(白羽肉雞)、青年禽群,平均隱性感染率1%,幾乎每群肉雞或雛雞都有H9AIV隱性感染或存在。 蛋禽、種禽隱性感染率0.1% ;(AIV潛伏在氣管黏膜上)
2、蛋禽曾多次接種H5疫苗、禽群有特異抗體:
一定H5抗體存在,禽只感染后不易立刻死亡;蛋禽、種禽群感染后H5病毒在禽群內可以相互傳染。所以,蛋禽發病率高!
3、商品肉禽(白羽肉雞)不接種H5疫苗:
禽群雞只沒有特異性抗體。白羽肉雞群,感染H5 AIV雞只,立即死亡,感染雞不會很快出現排毒;對其它雞只不構成傳染威脅。感染后,“雞群某區、某欄出現發病、某個角落雞發病” 在處理不當情況下感染全群。青年雞群,由于接種H5疫苗幾率大于雛雞、抗病力大于雛雞,所以H5病毒容易在這些家禽群內傳播;導致大群出現快速死亡現象。
4、商品肉雞、青年雞發病,主要是周圍蛋禽、種禽發生H5太普遍,加大感染機會。
凡是感染商品肉雞(禽)H5群體,周圍肯定有大量的蛋禽在流行H5。
四、應對當下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一).近期家禽AI控制原則分析:
首先掌握當地流行特點,致病性強弱、發病急緩。
1、蛋雞、種雞藥物控制原則:
①生物制劑(促進淋巴細胞分化);②提升免疫力高效抗病毒(雙效加強型); ③抗AIV“新成份”復發制劑;④當地敏感抗菌藥。以上方向有機組合進行投服治療;同時必須做好飼養管理;注射給藥是縮短病程一個有效方式(金祺抗1.0-2毫升\Kg +抗菌藥物注射 )。注意補充營養維生素、VC有利以后性能康復。
2、商品肉雞、肉鴨AI藥物控制原則
H9病例: ①生物制劑(促進淋巴細胞分化)②提升免疫力高效抗病毒(雙效加強型)③氣囊炎類專用藥物(繼發感染)。高死亡病例(疑似H5):主要癥狀是腿腳鱗片出血、死亡翻翻(河北、東北)。①一般建議淘汰②雞苗小有飼養價值患群治療原則同H9,另多加抗AIV制劑;一般死亡高峰期3-5天。
(二)應對當下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1、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御病毒于禽場之外。簡單的消毒、隔離必須堅持落實到實處。
2、做好免疫接種、嚴把最后一道防線。目前AI疫苗特點及選擇:H5N1Re-4-5對近期毒株的保護上有一定交叉保護。在保護不發病方面是100%不保護,在保護不死亡方面是10-100%保護。H5N1Re-4-5,接種合理保護禽群不大批死亡;變異株疫苗H5Re-6上市,在市場上可以買到;成為目前預防H5的最有力的疫苗。禽流感-新城疫重組二聯活疫苗(rL-H5 )接種,完善局部免疫缺陷,構建完善特異性免疫;建議可以試用。
3、AI疫苗接種的建議:
◆ 商品肉雞免疫
①嚴重威脅地區接種H5N1Re-4-5、-6; ②不做H5疫苗。接種后,禽群產生一定特異抗體,禽群會潛伏病毒,或出現感染后雞只,死亡慢傳染全群。會導致H5 AIV開始真正對我國肉禽帶來真正威脅。
◆蛋雞、種雞免疫
60日齡前接種H9兩次、H5N1一次;61-13日齡接種H9兩次, H5N1兩次;開產后2個月接種1次H9+H5N1(H5N1R-6)。
◆近期流行期間建議:蛋禽種禽1.5-2個月接種一次, 注意對更新疫苗H5N1R-6,使用H9、H5盡量不用聯苗。
4、保證禽群健康,具備完善的免疫力抗病力。通過修復家禽免疫系統,完善免疫功能,阻擋病原入侵;達到少發病不發病,做好健康養禽;創造高效養殖利益。
5、藥物預防AI關鍵點: “藥物預防已成為AI防控中重要手段”,可以彌補疫苗缺乏具備特異性免疫的缺陷,尤其在流行期。防止AIV垂直傳播,2-6日齡,使用提升免疫力、具有抑殺AIV的藥物。AI流行期,雛禽建議每10天使用抗AIV的藥物一個療程;成禽每月使用抗AIV和提升免疫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