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生豬價格的繼續下跌空間已非常有限
來源: 發布日期:2012-04-22 發布者:曉天 共閱1504次
一、生豬價格后市有望反彈
專家觀點:2012年春節后豬肉需求大幅下降,雖是季節性規律,但今年跌幅明顯較往年大,終端消費低迷不振,與此同時,輪儲、放儲和豬肉進口的量增價揚對生豬市場的沖擊也較大。目前生豬行情的階段性底部特征已經出現,后期受生豬供應量影響以及生豬進口的回落,預計生豬價格很難繼續下跌。一旦需求回暖,豬價有望反彈上漲。
目前市場仍供應充足
據農業部畜牧業司監測顯示,2012年2月我國生豬存欄為45846萬頭,自2011年12月以來連續3個月減少;能繁母豬存欄4949萬頭,環比減少0.02%,自2011年5月連續上漲以來首次出現小幅下降。2012年2月屠宰量為1473.3萬頭,環比減少26.9%,同比增加11.8%。近期豬價主要由出欄大豬的量決定,當前出欄的肉豬大都是在去年10、11月份出生,豬病形勢較為平穩,成活率較高,春節期間豬病還未影響到當前的生豬出欄量,因此目前生豬供應還是充足的。
另外,輪儲、放儲和進口豬肉對國內豬肉市場的沖擊也不可小覷。2012年前2個月我國豬肉進口保持量增價揚態勢。據上海海關統計,去年7月起,上海海關關區豬肉進口量已連續8個月呈現成倍激增態勢。進口肉不僅對終端肉價影響較大,而且還大大影響到屠宰企業的實際盈利水平,從而影響屠宰企業的收購、屠宰積極性。
目前,由于生豬價格自春節后出現下滑,仔豬價格連續上漲,玉米、豆粕等飼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均呈上漲態勢,導致養殖盈利縮水,2012年4月4日豬糧比價為6.22∶1,同比下降12.39%,回落到一年半前水平。目前育肥豬養殖戶已經處于虧損狀態,自繁自養仍保持盈利水平,但盈利空間已大幅縮小。
后期價格有望反彈
今年春節期間豬病等原因導致的仔豬存欄量的下降對生豬供應量的影響,隨后可能帶動生豬市場結束持續了3個月的下跌,進入上漲通道。加之飼料價格、人工工資等養殖成本增加,預計豬價已經很難繼續下跌,一旦需求回暖,豬價有望反彈上漲,上漲幅度和持續時間由前期疫病的嚴重程度決定,全年生豬價格可能呈“W”型走勢。
隨著國家一系列穩定物價措施的逐步落實,國內生豬補欄量大大增加,企業進口動力減弱,進口量已出現高位回落,進口的減少亦將減少對國內生豬市場的沖擊。
春季是豬病多發季節,養殖戶需注意加強飼養管理,做好春季防疫工作,從而保證生豬市場的穩定。建議養殖戶不宜盲目跟風,看目前行情不好而大幅度減少存欄。經驗表明一旦豬價的下跌傳遞至補欄環節,其影響都是深遠的,需采取積極措施防止豬價的進一步下滑。
二、豬價進入下行通道養殖風險加大
據農業部對全國480個集貿市場畜禽產品和飼料價格定點監測顯示,4月份第1周生豬價格繼續下降。全國活豬平均價格15.09元/千克,比上周下降2.4%,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0.7%。各地活豬價格普遍下降。全國豬肉平均價格24.87元/千克,比上周下降1.5%,同比上漲6.8%。豬肉價格下降省份28個,持平省份2個。目前部分地區豬肉價格已低于或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豬周期”波谷的來勢洶洶讓很多生豬養殖戶措手不及。
養殖者獨挑市場風險大梁
在近期的豬價走低中,養殖戶還面臨著養殖成本高漲的壓力。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顧問馮永輝收集的市場數據顯示,本周全國養殖戶拿到的玉米、配合料價格分別高達2.3元/千克和2.96元/千克,同比上漲10.58%和9.23%。豬糧比迅速接近6∶1的盈虧警戒線,自繁自養頭均盈利跌至100元左右,育肥戶已經開始虧損。
市場行情何時好轉
有跌必有漲。此次豬肉價格下跌是正常的季節性波動,還是新一輪豬肉價格暴跌暴漲的開始?
有養殖戶認為,從去年7月份開始,市場行情和政策支持使生豬養殖規模大舉擴張,從今年4、5月份起,大批生豬集體出欄,豬肉價格下跌不會就此止步,預計零售端的價格還有10%至15%的下行空間。
養殖行業市場波動的風險基本上由消費者和養殖者共同承擔,中間環節一般保持比較穩定的利潤。價格過高時,養殖戶的補欄可能導致后市的不確定性,而遭遇價格低谷時,養殖戶必須承擔幾乎所有的風險?!罢陴B豬方面給了很多好的政策,但真正落實在養殖戶手中的有限。既然生產者在生豬產業中承擔著最大的風險,希望國家的補貼政策能讓養殖戶直接受益?!焙芏囵B殖規模達到一定程度而不愿退出這個行業的養殖戶如此說。
也有畜牧行業的專家表示,雖然目前生豬市場行情低迷,終端需求疲軟,生豬價格仍有下行空間,但由于生豬出欄價已經跌至成本支撐線,豬價下行空間有限。此外,隨著“五一”假日臨近,豬肉消費需求將會有所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拉高豬肉價格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