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獸藥疫苗企業的服務營銷
來源:中國獸藥策劃網 發布日期:2012-03-26 發布者:曉天 共閱1310次
理性地看待獸藥
獸醫是隨著畜牧業的發展,從人醫中分化出來的一個分支,最早的獸醫也來源于中醫—中獸醫;那么最早的獸藥也就是中藥、草藥了。
隨著近代西醫西藥的傳入,以及中西醫和中西藥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的反復論證和驗證,現在大家基本上都能理性地認同中藥、西藥各自不同的實實在在的作用與效果了。這種發展從一開始就沒有把人藥和獸藥分的很清晰,更多的是后來執行標準的不同而已。隨著對抗藥性的發現和研究、隨著對藥物殘留的研究、隨著對食品安全的研究等日益明了并深入人心,獸藥的研發和應用一度陷入困境之中。
其實獸藥由于成分、種類和作用機理和效果的不同分為許多種,比較常見的如消毒藥、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抗寄生蟲藥物等等。而獸藥中最能立竿見影和爭議最大的莫過于抗生素類,因為這是直接關系到食品安全的要素,在學術辯論中,在媒體狂轟亂炸之下,抗生素一度被視為洪水猛獸并坐了冷板凳,于是導致了目前這種混亂局面。
一方面,畜禽疫病不斷演變并日益復雜起來,防控難度加大;另一方面抗生素的使用效果由于抗藥性的問題而越來越差,新特獸藥研發的速度遠遠沒有抗藥性產生的速度快,靠反反復復的復方和組方所能解決的獸藥難題也只是速生速滅的一種商業研發行為。
獸藥與人藥的交叉使用、亂用、濫用最終導致人醫臨床治療效果下降,甚至能從根本上逐漸抹殺人藥的使用前途和壽命,這才是大家恐慌的根源。
但是無論如何,很多獸藥對動物疫病的臨床防控效果毋庸質疑,在目前這種養殖條件和形勢下,或許很多年之內,我們仍然不得不依賴獸藥去解決我們畜牧生產中的很多難題。
獸藥的研發、生產、宣傳、銷售、使用等要真正規范(相信GMP該不是一句空話吧?),不能因為有問題我們就去回避,正是因為有問題,我們才需要規范,獸藥管理中的亂中取勝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
獸藥企業現狀
多——全國目前大小獸藥企業接近3000家(不含黑戶口)。
亂——對于畜禽疫病防控來講,我們到底需要多少種獸藥?那么每個廠家的系列化獸藥又該有多少種?相信有幾萬種獸藥讓你去選的話,眼花繚亂的含義就不用查字典了。
虛——每個獸藥企業都有很多種獸藥,但真正經得起檢驗的所謂“拳頭產品”到底有幾個?在銷售前吹得天花亂墜,銷售中跑得汗流浹背,使用后大家都感到一頭霧水。
假——急功近利和不負責任導致太多的假、冒、偽、劣獸藥仍然在坑農害農,試驗品與銷售品的差異、標簽標注與實際含量的差異、你們見過10%的原粉嗎?
研發落后——現在很多獸藥企業研發條件不夠、研發力量不夠、研發方向和研發思路存在問題,結果就是大家在頻繁調整獸藥配伍,取了太多稀奇古怪的商品名,換湯不換藥,結果就是“新藥”也“不好用”。
生產設施簡陋——即使是很多已經過了GMP的獸藥企業,居然也沒有像樣的生產設備,難道獸藥生產就是“攪拌”嗎?高檔的化驗設備更不用說了,那是企業驗收用的。
管理混亂——不合格產品是怎么出來的?原料、配方、生產、檢驗、包裝、出廠都是那些部門和人員在負責?為什么產錯了藥、發錯了貨的現象頻繁發生?這是行業的悲哀。
競爭混亂——獸藥銷售不是立足于給養殖戶解決問題,而是在價格、返還、請客送禮上下功夫,這種南轅北轍的行為導致了獸藥企業在競爭中的管理錯位,忽略了用戶的感受和利益,5年以前的客戶和用戶還有多少???
貿易、技術壁壘——在畜產品出口中,總會受到進口國家的很多限制,而導致很多獸藥企業無所適從甚至去犯險。
國家禁用藥——對于國家明令禁止的很多禁用藥比如氯霉素類、硝基呋喃類、抗病毒的西藥、激素類等等,為什么還有人生產和銷售?這也是養殖業和食品業的悲哀。從抗藥性的角度看這類藥物到底危害在哪里呢?毒副作用誰說得清?
獸藥的使用價值
有害微生物(病毒、細菌、真菌、霉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等)的廣泛存在是一種自然現象,在永遠的未來也可能永遠無法解決。
有害微生物的致病性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客觀存在的,而且由于微生物的雜交(新的菌株、毒株)、變異(變異菌株、變異毒株)、抗藥性(耐藥菌株、耐藥毒株),這種危害還會加劇甚至有太大的變數。
獸藥的使用價值在于其使用效果,比如抗生素就能快速解決細菌感染的問題、抗寄生蟲藥物也能立竿見影、消毒藥能在短時間內降低環境內有害微生物的數量、部分中草藥提取物能快速緩解病毒感染等等,這都是獸藥的魅力。
獸藥的價值還在于其不可取代性,就養殖來講,養殖戶和消費者都很忌諱使用獸藥,一旦畜禽發病,結果就是程度不同的傷亡和虧損,獸藥是解決這一問題并降低損失的有效手段,這樣的手段至少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具備不可取代性。所以說獸藥的生命在于其使用價值。
即使像歐美這樣發達的地區和國家,養殖環境盡管相對干凈,硬件設施也相對先進和自動化,但疫病和用藥仍然是個不能回避的話題。其實很多畜禽傳染病都是從他們哪里舶來的(新城疫、法氏囊炎、禽流感等等)。
發達國家養殖不是不用藥,而是規范用藥和少用藥,他們在獸藥上執行嚴格的處方制,更有的放矢、更專業化、更規范、也更安全。
真正好的獸藥幾乎都是外國先研發出來,我們再去仿冒的,不管人藥還是獸藥,我們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到底有幾個???這是行業的恥辱。
我們如何去確立未來獸藥、疫苗的研發方向?這是個戰略問題,投資方向、技術路線、產品結構、商業模型、產品品質與功效、成本、安全性、服務模式構建等等,不僅關乎獸藥企業的生死存亡,也直接關乎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藥物殘留讓食品安全蒙羞
藥物殘留事件——瘦肉精事件、多寶魚事件、紅心鴨蛋事件、三聚氰胺事件、重金屬殘留、激素殘留、農藥殘留等等讓媒體天天有活干、讓消費者提心吊膽,在宣傳和炒作中有很多事實依據、也有很多水分沒有榨干。
抗生素殘留的危害——抗生素殘留能讓人類在食品攝入中導致不明原因的對某種抗生素的抗藥性增強,結果可能就是人類吃了肉蛋奶以后,一旦生病反而沒藥可治了。
抗生素殘留的界定——到底抗生素的殘留標準是什么?如何界定?現有的執行標準是否科學合理?其實很多事情是需要深度研究的。我們不能沒有食品安全意識,也不能過于敏感而主觀放大這種負面影響。要研究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與幾率,要研究獸藥殘留的具體指標和危害。
食品安全蒙羞——極其個別的食品安全事故讓食品安全蒙羞,也有很多是專業缺失導致的消費誤解(比如育種與飼料工業的發展讓肉雞在短短的6周能長到3公斤,就有人不信,說用了激素),也有很多以訛傳訛的現象發生。
趙德峰 著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