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瘟的防治
來源: 發布日期:2012-03-21 發布者:曉天 共閱672次
鴨瘟又名鴨病毒性腸炎,其特征為頭腫大(大頭瘟)、流眼淚、腿發軟、拉綠屎。
病原和流行病學特點。所有鴨瘟病毒分離株的抗原性相似,但彼此間存在毒力上的差異。病鴨和帶毒鴨是主要傳染源,可通過直接接觸感染,也可經過病鴨糞便污染的飼料、飲水、環境物品的間接接觸而感染。鴨 、鵝和天鵝對本病易感。成年鴨發病率與死亡率高,30日齡內雛鴨較少發病。
病初體溫急劇升高(43℃以上)、畏光、食欲喪失、精神沉郁、兩腿發軟、步態蹣跚、臥地、流淚和眼瞼水腫,部分病鴨頭頸腫大,俗稱“大頭瘟”。病鴨拉稀,排綠色糞便,全身皮膚可見彌散性出血、可視粘膜出血、結膜炎、氣管炎、重度出血性腸炎,在食道粘膜和泄殖腔粘膜上有痂樣壞死斑(偽膜或潰瘍),在肝、脾等實質器官有小的出血性壞死灶,心外膜和內膜常有點狀或刷狀出血。
診斷上應與鴨出敗、鴨流感、鴨病毒性肝炎等相區別。預防上對易感鴨群采用弱毒疫苗免疫接種,可有效預防本病。對飼養肉鴨者來說,關鍵是要做好肉種鴨的疫苗免疫。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