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盤點剛剛離我而去的2011,不僅感慨萬千,跌跌撞撞歲月行,一年的光陰就這樣和我擦肩而過,仔細回首,竟不知從何說起。
作為千萬創業者中很普通的一份子,從自己選擇跟策劃攜手,到一步步通過行動檢驗現實和夢想的距離,這中間一直是充滿了苦樂酸甜,雖然說生意不是生活,但生活卻與生意密不可分,從07年創辦明時策劃,到09年小有所得,再到生活上的大變化--二人世界成了三口之家,我這個看似停不下來的"工作狂"主動或被動的選擇了向家庭靠攏,盡最大努力平衡寶寶和工作,盡管我平衡的并不好。
策劃網是在09年我懷孕期間誕生的,從想法的成形到合作伙伴的確定,再到這個小平臺的雛形上線,我們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實事求是的講,這個小平臺上線還多虧我的合伙人趙玉瑋,因為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哺育家里那個嗷嗷待哺的小生命,至到2011年5月份,趙玉瑋的家里出了一些特殊情況,我才從幾乎不在單位上班(在家里上班)的狀態中調整過來,我開始往嘗試著半天在單位上班,半天在家上班;2011年10月,孩子上了幼兒園,我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回歸,回歸到單位,回歸到事業的軌道。兩年來,策劃網這個小事業一直是玉瑋和幾個員工在支撐著,我這邊一直是邊工作,邊照顧孩子的狀態,對策劃網,嚴格來說,并沒有全力以赴。
真正步入工作的軌道才發現問題比我想象中多的多,員工的問題,公司的問題,發展的問題,競爭力的問題,總之一個小公司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問題我這邊全遇到了,從5月份到11年的結束,半年多的時間中,所實話,我一直在疲于奔命,或者說我一直在被動的被公司推著走,跌跌撞撞半年多,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感受到了公司化運營的個中滋味,每天處理不完的大事小雜,無時無刻不再考驗著我的耐心和智慧,因此,2011,得失之間,今天一起靜靜盤點。
先說說2011年的所失吧。
1.夾生的管理
夾生的管理,絕對可以排在2011年"所失排行榜"中的首位,雖然創業已經有兩三年了,但真正帶領一個小團隊還是第一次,從內心來說,看著這幫年輕的孩子,自己真的想負責任的跟他們一同成長,我經常跟他們說,每個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從畢業到初入職場的3-5年對整個人生都非常關鍵,因為也就是這短短的3-5年,一個人的人生就會被很大程度的定型,這種定型主要是指思維方式的定型,職場張力的定型。
一個人擁有一種什么樣的思維方式決定的不單純是其職業生涯,更決定了其會擁有一個什么樣的人生,格局決定視野,擁有什么樣的格局和價值觀就會擁有什么樣的思維方式,就如那句非常古老的格言:播種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如果說思維方式屬于價值觀層面的塑造;那么職場張力則屬于技能方面的提升,一個剛入職場的畢業生,其實決定其職場命運的一個是好的心態和思維方式,另一個就是有一項真正擁有競爭力的職場技能,這種技能可以成為自己以后安身立命的本錢,而職場張力的擁有也就是在畢業的3-5年獲得的,因為這幾年大部分畢業生的主要關鍵詞都是成長,只要有利于自己的成長,苦點累點辛苦點都是不值一提的,拿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打造屬于自己的人生和職場品牌是每個畢業生最好的從業觀。
道理都很明白,我也開始嘗試著從管理中去實現和這幫年輕人的同成長共命運,不論是從文化方面,還是從制度方面,不過每一個運營過公司的人都知道,明白是一回事,做好是一回事,雖然我很明白,但真正做起來卻不盡如人意,這幫孩子們遠不是這么容易管理和引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每件事都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而自己這個管理的"門外漢"不得不硬著頭皮的去應對,其結果往往是自己很難受,員工也不領情,兩邊不討好,個中苦衷無法一一言表,很壓抑,很無語。
2.績效考核沒有認真執行
績效考核這個詞不是什么新的發明,而是每個公司都在做的一件事,盡管自己走訪了幾個同行網站,發現并不是每個公司都在實行績效考核,但我還是堅持認為績效考核非常有必要,沒什么可參考的,就自己摸索著來吧,結果是首先考核定的有問題,不管是軟性的,硬性的,都納入到績效考核中去了;其次是執行有問題,績效指標定好了但疲于每天有忙不完的大事小情根本就沒有嚴格按照考核的指標來執行;自己帶頭違反了自己定的考核,員工沒多久就嗅出了其中的味道,工作也開始稀里糊涂起來,到最后發工資時問題可就出來了,要不然就每個人的工資一樣多,要不然就各打五十大板,這種小兒科的解決方式傷害了公司也傷害了員工,又是兩邊不討好。
3.沒想后果的空口承諾
都說老板要是個造夢高手,不過夢造的太多或者太不合時宜也就成了小丑,在這個方面我也是通過實踐取得的教訓,特別是有些空口承諾根本沒有想到后果,根本沒有顧及到老板的所言所行不是讓員工佩服就是讓員工抓小辮子,雖然自己的以身作則在某些方面讓員工很服氣,但不得不承認自己有些沒有想后果的空口承諾讓員工抓到了不少自己的小辮子:大多是某句"臨場發揮"的激勵和承諾成為了事后員工和公司討價還價的籌碼;說到這里不僅想起自己原來就職企業的老板在一個中層會議上說過的一句肺腑之言"我也是個普通人,我的話不是圣旨,我也會犯錯誤,希望大家不要每句話每個字都細細斟酌"盡管道理很簡單,但真到了事情上員工才不管這套呢,其實仔細想想,自己做員工的時候也是相當在意老板的對自己的所言所許啊,這就是人性,無可厚非,不過自己可是交了太多的學費,結果是有些話最后我真的想不起是自己說過的,但員工卻一致認為是我說了,這些沒想后果的空口承諾真的讓自己很后怕,倒不是自己不想給員工應得的回報,而是管理水平太臭導致員工的回報和付出不成比例,一句話,只告訴了員工做好了有果子吃,卻沒有告訴他們如果做不好也要打板子。
4.想當然
相當然是2011年公司化運營的過程中自己犯下的一個很嚴重的錯誤,這種錯誤的表現可就太多了,比如想當然認為我真的為員工好,員工應該理解;想當然認為公司只不過提供一個平臺,員工就是為了自己也應該全力以赴的去成長;想當然認為既然是合作伙伴就應該風雨同舟;想當然認為自己犯的某些錯誤員工可以理解;想當然的認為公司正在創業期,員工應該節省每一分錢;想當然認為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沒有中間的狀態……
今天回想起來,想當然真的害我不淺,且不論"屁股決定腦袋"--你所在的位置和你的身份決定了你的思維方式和格局;更不論換位思考是多么重要,單純就自己的管理水平而言,真的是缺乏理性,太人性了,雖然我一直認為人性很重要,但一個公司的人性化是通過某些"冷血"的行為來映射出來的,正如每天讓員工吃糖,時間長了員工自然會覺得膩得慌,也自然不珍惜,很簡單的邏輯,自己卻一直不明白,現在想起來,想當然的背后還是自己的不成熟,不成熟的背后是自己對人性的太多盲區。
5.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這是趙玉瑋給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遇到某些事情的時候太急于下結論,因為某句話或某個行動就對全面肯定(否定)一個人或一件事,雖然自己一直覺得"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很多時候細節決定成敗,細節決定一個人的內心;不過這和冷靜全面的考慮問題并不沖突,而我卻一直沖突的看待這個問題,結果很多事情處理的那叫一個不好,今天回想起來,真覺得自己的2011很多時候是孩童學步,跌跌撞撞,漏洞百出,真是難為了我的合作伙伴和我的員工們。
坦白的講,自己的性格和所長真的不適合做管理,但這并不能成為我做不好管理的借口和理由,沒有一個老板天生就是管理高手,也沒有一個創業者天生就完美到無懈可擊,盤點2011,所失很多,所得也同樣值得銘記。
1.年底會的溫暖力量
年底會的溫暖力量絕對可以排在2011所得中的第一位,雖然說公司有這樣那樣的不足,雖然說自己有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我還是頑強的成長著,從未想過放棄。
年底會是策劃網創辦兩年來第一次對外的真實呈現,也是策劃網的一次落地會,更是內部的一次練兵會,是持續發展的一次信心會,是檢驗策劃網定位和戰略的一次展示會,雖然自己策劃執行了不下20場大大小小的會議,但真正做自己的會議還是很忐忑,這個忐忑主要的原因是不自信,覺得策劃網做的還不夠好:團隊不夠好,競爭力還不夠好,網站內容不夠好,我們的產品更不夠好,總之太多的不夠好讓我懷著很忐忑的心情去面對這個年底會,每當有一個報名參會的企業嘉賓自己都會覺得內心又增加了幾分力量,每當有一個支持的智業嘉賓自己都會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年底會如期舉辦了,大家對會議的形式和內容很支持,雖然參會的嘉賓并不多,但會議的高度和深度讓大家都不屈此行,自己的忐忑之心總算有了一點點慰藉。
年底會,對于我更意味著是一種力量,一種溫暖內心的力量,一種激勵前行的力量,一種警醒的力量,一種理性的力量,一種不放棄的力量,繼續加油!
2.創業別想走捷徑
不管大家是不是承認,每個人創業者都會心懷僥幸的去面對創業路程中的未知風雨,會幻想機遇的垂青,幻想貴人的相助,幻想不付出太多代價就能取得一點小成功,幻想自己會遇到一幫給力的員工,幻想那些深入內心的煎熬不會與自己相伴,總之,每個人都會有所幻想。2011年,給我最大的所得之一就是創業千萬別想走捷徑,要做最壞的打算,要準備走最苦最難的道路,要承受的起創業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各種失敗和打擊;2011,對于我,真實的內心聲音是很苦很累很真實,這種真實讓我能清醒的面對創業過程中的大大小小的坎,發展的,人員的,資金的,商業模式的,管理的,合作的,總之經過一年的錘煉我終于不再擁抱著理想主義和現實作戰了,創業是一條不歸路,在這個百煉成鋼的馬拉松中要做好各種心理準備,更要擁有不放棄不拋棄的心理決心,至于機遇,至于最后是否能成功,正如那句話: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面對現實,腳踏實地,創業的風雨更歷練了自己強大的內心。
3.合作其實很靠譜
盡管很多行業同仁都真誠的警戒我:合作的生意不好搭,即時再苦再累也要一個人扛著。因為中國的商場合作有點像夫妻,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我也實地走訪過很多企業很小型公司,很多事業真的是成也合伙人,敗也合伙人。
現實很殘酷,但依舊不能打消自己合作共贏的決心;就如策劃網創立的第一天,我就想好了要搭建一個合作的大平臺,從來沒有想過一個人去掌舵整個公司,也從來沒幻想一個人來駕馭全局發展;雖然實事求是的講,在策劃網這個小事業的發展中,我跟合伙人也有過諸多不和諧,但仔細盤點,我依舊認為合作其實很靠譜,這個靠譜的前提是自己要真正明白舍得,說的更明白些就是吃虧是福,如果凡事自己都想占便宜,那甭說合作,連普通朋友都沒法做。
回到策劃網這個夢想的初衷,自己創建這個小事業,并沒有想擁有多大的物質回報,想的更多的是挑戰下自己的人生和智慧,看看自己能否很好的在合作的過程中駕馭自我的內心,大寫自我的人生。
對于合作伙伴,我是這樣的觀點:大目標的共識是合作的前提,選擇了就要愿賭服輸,就要朝著好的方向去努力;這也有點像婚姻,不能三天兩頭的鬧離婚,一個家庭的和諧與幸福不全在于選擇,更在于經營;一份事業的發展也是如此,合作伙伴是僅次于夫妻的另一種親密關系,要做好榮辱與共的準備,要做好共同經營長線發展的準備,換言之,選擇合作伙伴看的是機遇和眼光,經營好合作伙伴靠的一定是智慧和舍得。
還是那句話,合作的生意并不難,關鍵看自己的格局有多大;在一定程度上合伙人是自己最好的鏡子,是身邊最好的"魏征"。2011,感謝我的合作伙伴,有幸在策劃網的事業中相伴而行,是榮幸,更是考驗。
4.績效考核必須有
績效考核的問題在2011的所失中我已經做了很詳細的闡述,現實給我的教訓就是:績效考核必須有,不管多大的公司;績效考核必須做,不管耽誤多少時間;績效考核必須是考核能考核的,不管是全方位考核還是360度考核;績效考核是冰冷的,沒有溫度,看的就是結果;績效考核重數字,重公平,重執行。
當然,一個公司的發展不能全靠冷冰冰的考核來維系,但考核必須有,也必須做,尤其是對于小公司;如果績效考核做不好,不僅員工會磨洋工,而且會耽誤了員工的成長黃金期,只要是想發展的員工,誰都渴望有個公平公正的薪酬機制,有個公平公正的晉升機制;做好績效考核,是對公司最大的負責任,更是對員工最大的負責任。
當然,在績效考核的同時,公司還要有企業文化和企業氛圍做軟性的調劑;此外,績效考核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員工,而是為了發現問題,更好的指導員工的進步。
5.管理是平衡需求
作為管理的門外漢,雖然自己一直在用心的通過閱讀各種管理書籍再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來摸索管理的核心,但一直做的很不好,直到有一天康星的張董在跟我分享起一些創業感悟時說到了這句話:管理是平衡需求。馬斯洛的需求五理論早就對人的需求做了很經典的分析,這一點自己也早就知道,不過就是應用的不好,而張董則是用人的生物性需求(錢,房子,衣食住行等)和社會性需求(愛,感恩,成功,自我實現等)兩個維度讓我更好的理解了如何在管理中去應用和平衡人的需求。畢竟每個人都要面對世俗的壓力,但又不能完全生活在世俗的影子中。
結語:我的2011大抵就是這個樣子,2011自己內心一直很糾結,今天寫完這些文字反而釋然了,其實文字就是現實的自己和內心自己的一次對話,一次促膝長談;希望這個真實的盤點能讓自己更清醒,更警醒,也能讓看到這些文字的行業同仁有點滴收獲;不論你在從事什么工作,也不論你已經擁有了多大的成就,人終究是一次自我和自我的戰斗,做最真實的自己,導演最無悔的人生,從直面自我開始,從剖析自我開始。
作者: 李彥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