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傳染性漿膜炎預防措施
來源:中國獸藥114網 發布日期:2012-02-23 發布者:曉天 共閱1015次
一、確保環境衛生,加強飼養管理
鴨傳染性漿膜炎的病原(鴨疫里默氏菌)屬于條件致病菌,廣泛存在于環境中,故搞好環境衛生,可以從源頭上切斷該病的傳播。所以營造一個干燥清潔、涼爽舒適、安全無毒的環境是有效防制該病的關鍵所在。
1、及時清理糞便。糞便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否及時處理將直接決定著環境的衛生狀況。不同的養殖模式,糞便的清理措施也不同。對于網床養殖,較易清理,但要注意網床的高度(70±10cm)以及網孔的大?。?.0×2.0cm),同時要及時清理床下積累的糞便以免發酵產生有害氣體;水塘養殖可直接把糞便沖入魚塘,但要保證鴨群引用水的清潔;地面平養,可增加勞動力,當天及時清理。
2、器具清洗。飲水器,料槽等器具要經常清洗,并每隔7天用消毒劑浸泡一次。
3、通風換氣,防暑降溫,防寒保暖。肉鴨生長快,代謝產物多,環境易潮濕(尤其雨季),所以鴨舍要注意通風換氣,節約用水(可采用乳頭飲水器);夏季來臨時,要提前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可搭設涼棚、遮陽網,種植植物,降低飼養密度等;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番鴨育雛階段保溫工作十分重要。
4、增強防疫意識,定期消毒。鴨舍門口要設消毒池,也可鋪灑有消毒藥的草簾或麻袋,且要勤換消毒液;非疫病流行時,可每隔7天在場地清理后帶鴨消毒一次,且不同類型的消毒劑要輪換使用;疫病流行時,可隔天消毒一次;空欄期內可對整個鴨舍進行甲醛熏蒸。
5、防止腳傷。鴨傳染性漿膜炎可通過鴨腳部的傷口傳播,所以務必保證場地平整松軟,對于破損網面要及時修整,并清除運動場內的釘子、碎玻璃等尖銳物體。
6、堅持全進全出,自繁自養的飼養標準。鴨傳染性漿膜炎可垂直傳播,外進鴨苗可能帶毒,要堅持自繁自養;另外雛鴨抵抗力較差,比成年鴨易感,不同日齡的鴨不可混養,要全進全出,同時留有至少2周以上的空欄期。
二、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當前藥物防制仍然是臨床上控制鴨傳染性漿膜炎流行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該菌極易產生耐藥性,給藥物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為了更有效地使用藥物防制,須注意一些用藥原則。
1、根據藥敏實驗結果用藥,減少無效抗生素的濫用。
2、預防用藥以中藥、維生素及可增強機體抵抗力的藥物為主,切忌選用高敏感性抗生素,且預防和治療所用抗生素應不同,以防高敏感性藥物在治療時失效。
3、治療前要了解所用商品藥的抗菌成分,參照藥敏試驗結果,合理使用。
4、不同抗生素要輪換使用,減少耐藥性的產生。
三、疫苗免疫
鴨傳染性漿膜炎的病原血清型較多,且缺少交叉保護性,因此應當優先選用以當地分離株制備的自家疫苗。但由于細菌疫苗的抗原較為復雜,疫苗免疫往往難以達到100%的保護率。所以,鴨傳染性漿膜炎的防制不能僅依靠藥物和疫苗,更應當注重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和消毒防疫工作,實施綜合防制措施。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