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真的是上帝嗎
來源: 發布日期:2012-02-15 發布者:曉天 共閱731次
傳統企業一個“圈”,會被客戶包圍著,似乎親如一家,如魚得水,但這只是表象。
世道正在發生變化!
2011年,無論是電商旗艦淘寶與商城客戶的“大打出手”,還是著名家居企業達芬奇被指責“欺詐客戶”,教訓都堪稱慘痛。這些中國大佬級企業的諸多不平靜幾乎同時反映出一個問題:客戶究竟還是不是上帝?
“道”非“道”
在神壇上,企業家最愛講的一句話是:客戶是上帝!回到人間他們才會承認,這是一句善意的謊言。如眾所周知,上帝創造人,所以基督教徒們承認原罪,無私地供奉上帝。而在商業社會,客戶之所以被奉為上帝,是因為客戶給企業帶來了利潤。從這個意義上說,“客戶是上帝”這句話作為商業用語,其實是對上帝的褻瀆,還不如學猶太人說:“上帝送陽光,金錢送溫暖”。至少有兩個事實可為佐證:第一,基督徒不會對上帝收費,而企業是要對客戶收費;第二,上帝創造人,而現代企業的使命卻是要創造客戶。換句話說,客戶是被企業創造的“上帝”,所以要對企業付費。企業家最愛的人是客戶,卻要不斷對他們收費,這就是一個悖論。一旦客戶發現了企業的謊言,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上帝便在轉瞬間變為魔鬼,所以多數企業是死在客戶手里的。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成于客戶,毀于客戶,這也是企業經營中的一物兩面。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客戶,客戶如過江之鯽,合則來,不合則去,這本來就是商業社會的自然法則。從這個意義上說,淘寶的客戶如此大動肝火,還從道德層面上譴責馬云(微博)“過河拆橋”,的確有悖于商道情理。
因為無論是企業還是客戶,都必須正視一個問題:即商道非道德,二者并非一個層面的標準。
非均衡博弈
企業在創業之初,沒有客戶就活不下去,在這個階段,客戶=利潤,客戶至上和利潤為王是一物兩面,互為條件。但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告訴我們,企業能夠賺到客戶的錢,重要原因之一是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是因為客戶并不知道你賺了他們的錢,貿易中的暴利尤其如此。一旦客戶知道你賺了他們的錢,這種信息不對稱的狀態就隨著信息的流動而逐漸歸零,企業利潤也就會隨之歸零。
也就是說,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是雙向自由選擇,只有契約性的約束,并無道德上的關聯。從企業經營的角度看,傳統企業一個“圈”,會被客戶包圍著,似乎親如一家,如魚得水,但這只是表象。一旦雙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消失,企業的利潤空間逐漸歸零,這個“圈”就會像枷鎖一樣扼殺企業的未來成長。
所以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就要及時跳出老客戶的“如來之掌”,或者不斷創造出新的客戶群,或者向產品的上下游尋找新的利潤生長點,自行升級為現代企業一條“鏈”,從而擺脫對消費者的過度依賴。最后,當直接來自于消費者的利潤歸于零,來自于產品上下游的利潤也歸于零,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就會轉變為規模經濟收益。從客戶群到產業鏈,再從產業鏈到規模經濟效益,一般說來,企業規模越小,對客戶的依賴性越高,反之,企業規模越大,對客戶的依賴性就越低。俗話說,店大欺客,客大欺店,企業與客戶之間最穩定的關系是非均衡博弈,各得其所,順其自然。
隨著現代企業的規?;瘮U張,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絕非越來越近,相反卻常常是越來越遠?,F代企業利潤直接來源的變化包含著漠視消費者利益的內在傾向,人們所尊重的優秀企業通常都是沒有直接商業交易的企業,比如英特爾(微博)和微軟(微博),絕大多數客戶是在購買電腦的時候間接與他們產生交易的。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