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驅蟲是提高豬群生長的重要措施
來源: 發布日期:2012-02-09 發布者:曉天 共閱943次
核心提示:驅蟲是提高豬群生長速度和飼料報酬的重要措施。在實際生產中應采用正確的驅蟲方法,才能獲得較好的驅蟲效果。
1、科學選用驅蟲藥
目前,對豬場危害較大的寄生蟲主要有疥螨、鞭蟲、蛔蟲、圓線蟲等寄生蟲。在豬場使用效果較好的驅蟲藥主要有多拉菌素、伊維菌素、芬苯達唑、阿苯達唑及新型的伊維菌素和芬苯達唑復方驅蟲藥等。
豬場應選用新型、廣譜、高效、安全,且可以同時驅除豬體內外寄生蟲的驅蟲藥物。由于單純的伊維菌素、阿維菌素對驅除疥螨等寄生蟲效果較好,而對在豬體內移行期的蛔蟲等幼蟲、毛首線蟲等則效果較差,而芬苯達唑、阿苯達唑則對線蟲、吸蟲、球蟲及其移行期的幼蟲、絳蟲都有較強的驅殺作用,對蟲卵的孵化有極強的抑制作用。應選用復方驅蟲藥,如騰駿“肯維滅”(主要成分為伊維菌素、芬苯達唑和增效劑)。也可使用輝瑞“通滅”(主要成分為多拉菌素)。如果發現豬囊蟲,可選用吡喹酮或用檳榔進行驅蟲。應盡量避免使用左旋咪唑、敵百蟲等容易引起豬群中毒的驅蟲藥物,注意藥量不能過量或者不足,以免影響效果。
2、適宜的時間
仔豬在42~56天齡時進行第1次驅蟲效果比較好,如使用“肯維滅”,按350克/噸飼料混飼,連用5~7日。由于疥螨從蟲卵到幼蟲的發育時間約為12天,用藥后可將成蟲、幼蟲和若蟲殺死,但蟲卵沒死,藥效過后蟲卵孵化發育成若蟲、幼蟲或成蟲,會造成再次感染。因此,應在第1次用藥結束后的7-10天,再投藥1次,連用5-7日,將由蟲卵孵化發育的幼蟲殺滅,才能徹底解決疥螨問題。早期驅蟲可以明顯地提高仔豬的生長速度和飼料報酬。
仔豬感染寄生蟲的主要來源為母豬以及其接觸的環境。在母豬的產前驅蟲,切斷母豬和仔豬間的寄生蟲傳播環節。懷孕母豬可在產前2個星期驅蟲,按700克/噸的比例拌料,自由采食,連用5~7天。一般情況下,可以在母豬飼料中同時使用安全性能較高的驅蟲藥物和抗生素進行驅蟲和疾病預防。
在潮濕天氣(如春、夏季節)比較容易發生疥螨病,應提前加以預防。育成豬也應驅蟲,可在4月齡時,應按上述要求重復驅蟲1次。
種公豬每年在2,6,10月份分別使用廣譜驅蟲劑進行3次驅蟲。引進種豬及后備豬轉入生產區前應進行驅蟲。
3、方法
喂驅蟲藥前應先停喂一餐,使拌有藥物的飼料能讓豬1次全部吃完,以節省藥物和提高療效。對20日齡以下的豬最好暫不使用驅蟲藥。
4、消毒
驅蟲后應將糞便清掃干凈堆積起來進行發酵,或焚燒或深埋,以防排出的蟲體和蟲卵被豬吃了而重新感染。
5、觀察驅蟲效果
驅蟲藥物對疥螨的藥效并非立即起作用,一般須在投藥后的2個星期才可見到較明顯的效果。給豬驅蟲時,應仔細觀察。若出現中毒如嘔吐、腹瀉等癥狀應立即將豬趕出欄舍,讓其自由活動,緩解中毒癥狀;必要時可注射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藥品解救。
6、嚴禁飼養
搞好豬群及豬舍內外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定期做好滅鼠、滅蠅、滅蟑、滅蟲等工作。消滅中間宿主,盡量減少豬場寄生蟲病發生兒率。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