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蛋雞產蛋率的飼養方法
來源: 發布日期:2012-02-06 發布者:曉天 共閱830次
一般來講,育雛溫度從33℃開始,每周減少2℃,直至 21℃;光照從每日24 h開始,每周減少2 h,至12 h。按常規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接種,8~10日齡進行斷喙,注意通風換氣,以縱向通風、濕簾通風為好。
育成期的關鍵是抓體重控制,提高均勻度。實踐證明,16~18周齡體重均勻度與產蛋的持久性及成活率呈正相關。所以,育成期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將體重控制在標準體重范圍內,并且將均勻度提高到85 %以上。
具體做法是:每周隨機抽取總數5 %的雞(不少于30只),空腹進行稱重,將其平均體重與標準體重對比,若體重超標,下周則不予增加飼料,維持本周飼料量。若體重低于標準,下周應適當增料,但不能太多,擬定一個加料計劃,使體重在3周時間內達到標準。同時根據均勻度的高低,將群體分為大中小3群。產蛋期間,同樣定期稱重(一般每4周一次),判斷體重增加是否正常,并且結合生產性能確定飼喂量。盡可能減少應激因素的影響,如更換飼料、嚴寒與炎熱、通風不良、光照突變、疫苗接種、人員來往、車輛噪音等,保證蛋雞在穩定、安靜的環境條件下,發揮最大的生產潛力。
光照對于提高成活率、促進產蛋有直接作用。雛雞1~2日齡給予24 h光照,以利于攝食,以后逐漸轉為恒定光照或自然光照。
育成期以自然光照為主,有條件可實行密閉遮光的恒定光照8~12 h。18周齡至少應給予13 h的光照刺激,以后每周或每兩周增加15~30 min,直至每日16~17 h。光照增加過快(每周增加超過1 h)會引起啄肛、脫肛等不良現象。光照強度以10~20 lx為宜,即3~4 w/m2,切忌紊亂或減少光照時間。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