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沒有高峰期是怎么回事
來源:獸藥直銷網 發布日期:2012-01-13 發布者:曉天 共閱1152次
1.通風不良。育雛早期為了保暖,門窗均封得很嚴,舍內的空氣極為污濁,雛雞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流淚、打噴嚏、患關節炎等,處于一種疾病狀態,嚴重影響生長發育,雞的質量難以達標。
2.飼槽、飲水器有效位置不夠,致使雞群均勻度差。由于育雛的有效空間嚴重不足,早期料桶、飲水器的數量不可能很多,造成雞群均勻度差。
3.飼養密度太大。由于受資金、場地、設備等因素的限制,或者飼養者片面追求飼養規模,養殖戶育雛、育成的密度普遍偏高,直接影響育雛、育成雞的質量。
4.產蛋階段光照不穩定或強度不夠。實踐證明,蛋雞每天有14—15小時的光照就能滿足產蛋高峰期的需求。補光時一定要按時開關燈,否則就會擾亂蛋雞對光刺激形成的反應。電燈應安裝在離地面1.8—2米的高度,燈與燈之間的距離相等,40瓦燈泡,補充光照只宜逐漸延長,在進入高峰期時,光照要保持相對穩定,強度要適合。
5.產蛋高峰期安排不合理,蛋雞的產蛋高峰期大約在25-35周齡,這一時期蛋雞產蛋生理機能最旺盛,必須有效利用這一寶貴的時期,若在早春育雛,雞群產蛋高峰期就在夏季,由于天氣炎熱,雞采食減少,多數雞場防暑降溫措施不得力,或者雖有一定的措施,但也很難達到雞產蛋時期最適宜的溫度。
6.同一雞舍進入不同批次的雞。個別養殖場(戶),在同一雞舍裝入不同日齡的雞群,由于不同的飼養管理,不同的疫病的防治措施,不同的光照制度等因素,也是造成整棟雞舍雞產蛋不見高峰的原因之一。
7.開產前體成熟與性成熟不同步。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見蛋日齡相對偏早,產蛋率攀升的時間很長,表現為產蛋高峰上不去,高峰持續時間短,蛋重輕,死亡淘汰率高。另一種是見蛋日齡偏遲,全期耗料量增加,料蛋比高。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