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藥企業與飼料企業的愛恨情仇
來源:中國獸藥策劃網 發布日期:2012-01-09 發布者:曉天 共閱1308次
產業鏈縱向一體化的過程中,獸藥企業和飼料企業都在養殖業中延伸,獸藥將和飼料沖突加劇,如何打贏這一仗?
劉瑞麗(河南康星藥業總經理)
飼料廠建獸藥廠失敗的例子很多,獸藥廠現在建飼料廠的不多,所以失敗的案例還比較少。飼料廠和獸藥廠都是養殖的生產資料,提供給同一個群體,不矛盾。
飼料廠沒有把獸藥生產好有他們的原因,并不是所有的飼料企業都做不好獸藥。所有不能因為幾家失敗的案例來得出一個結論:做好飼料的做不好獸藥,所以做好獸藥的也做不好飼料。
獸藥企業的經理人想把公司的規??焖僮龃?,走飼料這條路要比養殖這條路近,風險更小。
飼料和獸藥的關系,他們不對立,是合作的關系。如果能夠很好的結合的話有兩個方式:1、自己放養做養殖集團。2、成功運做全國市場的獸藥企業做高端特色預混合飼料。
無論飼料企業做獸藥還是獸藥企業做飼料要想成功都需要轉變原有觀念,經驗,思路。清晰的看待新行業的市場規則。不是資金大小的問題,而是負責項目的總經理的成熟度問題。
戈軍珍(行業著名策劃人)
飼料和獸藥不是競爭關系,而是合作關系,正如一個是蓋房子的,一個是賣家具的,所以獸藥企業應該加強和飼料企業的合作,特別是加強與濃縮料和全價料企業的合作,因為這兩類企業的市場調查做的都非常細致,輻射在200公里以內的市調都做了。
關于產業鏈的延伸問題,個人建議產業鏈像上游發展比向下游發展更好。很多獸藥企業產業鏈向下游延伸做的都不理想,試問,整個獸藥企業有幾個企業的人懂養雞,很多企業往往是自己做不好龍頭了所以開始做產業鏈,開始自己養雞,這是最大的問題;我們還可以看一下,在產業鏈的上游延伸中,有幾個企業的做的好,有幾個企業真正的把禽藥,畜藥,漁藥,牛藥等都做好了?有幾個企業把制劑,疫苗,飼料都做好了?
吳里明(保定冀中藥業總裁)
獸藥企業和飼料企業沒什么沖突,北京有個7+1飼料聯合體,這里面的企業都做了獸藥的延伸,據說只有大北農,挑戰做的比較好,其他的做的都不太理想;據說2006年大北農的獸藥制劑做到了一個億,但是損失了不少飼料份額,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不管做飼料的延伸到做獸藥,還是做獸藥的延伸到做飼料,他們都是營銷密集型的行業,都能積累一些轉換行業的優勢,還是有很多可行之處的,不過我個人更贊同做專一些,把自己的本領域做的更大一些,更大一些,不要過分的分散精力;
到底是專業化好還是多元化好?個人認為單一的專業化和多元化本身沒有對錯,并不矛盾,關鍵是你得企業適合那個方向,你有沒有相關的人,相關的資源,如果有,多發展一些行業沒有問題,這不是一個壞得選擇;但如果你沒有,就不要嘗試了,關鍵是企業適合什么,現有的資源和資本適合做什么。
獸藥和飼料都屬于生產資料,不屬于消費品,屬于中間行業,不屬于最終行業,是個沒有根的行業,要依靠上游的養殖企業來決定發展;很多企業看到龍頭戶發展的很快,尤其是遼寧瓦房店的大龍頭一年能做到4000萬,因此一些企業開始向下游延伸,開始做養殖;我不太贊成戈總的觀點,我覺得他們雖然沒有經驗,但還是可以做一些養殖的事情。四川的齊全就是這樣一個企業,做飼料,做獸藥,現在也做了養殖,模式非常好,叫"無風險,四六開"養殖模式,當地政府也很支持,他計劃是做到3年放養100萬頭豬;這個模式是什么樣子呢:即硬件由老百姓自己投入(當地政府也給投入一部分);企業是三放:放雞苗,放飼料,放獸藥;并派駐技術員進行全程指導(企業派一個技術員負責10個場);如何規避風險,企業是這樣做的:養豬戶用硬件(即豬舍)做抵押,或者五戶聯保做抵押;200-500頭的養殖規模為其目標客戶;同時企業設有養豬風險基金,賺得錢每頭豬拿出50元錢來成了風險基金,保證不好的年頭養戶每頭豬不少于60-70元錢的利潤;企業的利潤除了三放,還有最后豬出欄利潤和農戶四六分成。這種模式,企業很高興,養豬戶很高興,因為沒風險;政府也高興,因為要扶植當地經濟;所以說好模式創造大價值。模式太重要了。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