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福建省福州市的超市出現了一種特別的豬肉,這種豬肉價格驚人,每公斤平均價達到60元,最貴的肋排賣到130元,這件事吸引了當地多家媒體爭相報道,也成了市民街談巷議的熱點話題。
市民:“我覺得豬肉價格都是一樣,怎么會有100多元呢?!?
市民:“我不會買,豬肉都一樣,怎么能達到這樣的水平呢?”
讓市民感到不可思議的高價豬肉名叫槐豬肉,這種槐豬倒底有什么特別之處,為什么能賣到這樣不菲的價格呢?記者決定到距離福州600公里的槐豬產地--福建省上杭縣一探究竟。
這個村子是上杭縣白砂鎮的大金村,村里500多戶人家,有三分之一都養了槐豬。
記者:“老鄉你好,你們家養槐豬了嗎?”
農戶:“養了?!?
記者:“在哪里?”
農戶:“山上?!?
記者:“為什么在山上?”
農戶:“在山上跑,這樣養出來的豬漂亮,肉結實?!?
記者:“帶我們看一下行嗎?”
農戶:“行。你看,這里都是,草叢里面還有很多?!?
槐豬又叫烏豬,在上杭縣有上千年的飼養歷史,槐豬的外形很奇特,每頭豬生下來額頭都長有標志性的皺紋,槐豬的背呈彎弓形,肚子下垂有的甚至拖到地面。
上杭縣畜牧技術推廣站站長:“要通過十個月以上養殖,十個月到一年,我們這邊有一個習慣,這個叫年豬,養一年的豬,一般就是150斤左右。這種豬它的一個特點就是沉積脂肪能力特強,乳豬的時候板油就可以達到90克,別的品種是沒有這個特點的?!?
槐豬雖然脂肪長得多瘦肉少,但肉嫩味美,老百姓稱它為好豬,在當地方言中好與槐讀音相近,因此逐漸得名槐豬?,F在上杭縣槐豬存欄量達到1萬多頭,但是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就在幾年前當地的老百姓卻都不愿意養殖槐豬。
農戶:“我們村前幾年也沒人養了,那時候沒錢賺,賣不了價錢還要養很久?!?
農戶:“就是沒賺錢了,這個時間這么長,別的四個多月可以賣,這個要一年多可以賣?!?
槐豬的生長速度很慢,養殖一年左右才能長到75公斤,以前和別的豬一樣都在本地銷售,賣價也相同,因此農戶不愿意養殖。1999年上杭縣畜牧局對槐豬進行普查,發現全縣槐豬不足1000頭,而純種公豬只剩下一頭,槐豬品種已經瀕臨滅絕。上杭縣政府打算進行保種繁育,但是以后該怎樣開發槐豬,才能提高它的經濟效益呢?
福建省農林大學的肖天放教授曾參與上杭槐豬的保種工作,對槐豬進行過全面研究,對于怎么發展槐豬產業他有著自己的見解。
肖天放:“雖然它生長很慢,但是它有很多優點,肉質細嫩,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比外來豬種要低一點,這個是作為高端豬肉一種基本的要求,這個地方資源就不要走大眾化的路線,我們就走一個高端的路線?!?
肖天放教授為槐豬產業發展提供了思路,上杭縣決定要把槐豬打造成高端產品,滿足高端客戶的需求。
上杭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如果我們政府去引導,作為一種優質的肉品推向市場,走優質高價去發展的話,應該說就體現它的優質優價吧,也就是它的效益就出來了?!?
年上杭縣投資300多萬元建起了繁育場,多方收購槐豬進行保種繁育,到2008年槐豬存欄量達到1000頭??h里鼓勵有經濟實力的人建立擴繁場,凡是養殖50頭以上母槐豬,每頭公豬一次性補貼500元,每頭母豬一次性補貼400元。
記者:“你覺得這個價格貴不貴?”
顧客:“我覺得還行吧?!?
記者:“怎么覺得還行?”
顧客:“因為它這個味道要比平常的肉感覺要好一點?!?
顧客:“一個覺得它比較原生態吧,然后一個口感比較好?!?
現在這家超市每天能賣出一頭槐豬,成功打開了福州市場后,上杭槐豬還銷到了廈門、龍巖等地。從幾年前的瀕臨絕種到現在重新走俏市場,上杭槐豬并不是個別現象,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的曾玉榮告訴記者,在福建省莆田黑豬和福建黃兔也遭遇了類似的情況,現在重新開發后也打造成了高端產品,莆田黑豬的市場價達到50元一公斤,福建黃兔賣到了40元一公斤。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曾玉榮:“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所有的一個消費者,他的消費一定都是從開始的溫飽,到后面就是要吃飽,接下來肯定是要吃好,那么吃好之后呢,就開始要求吃品質了,那么到吃品質的時候,這個是跟經濟發展是結合在一起的?!?
曾玉榮還告訴記者,以前在滿足溫飽需求時,人們追求農產品的產量和數量,養殖時間長出肉率低的槐豬才會被淘汰,現在消費者越來越看中農產品的品質,槐豬才會重新興起,這也是今后農產品的發展趨勢。
幾年前快被淘汰的上杭槐豬,現在產業已經初具規模,目前出欄銷售7000多頭,實現產值1500萬元,預計到今年年底全縣槐豬存欄量將達到5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