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請登錄] [免費注冊 首頁-招商-代理-品牌-企業-展會-資訊-專題-招聘
微畜牧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會
  • 專題
  • 招聘
  • 報價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內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寧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頁
  • 資訊
  • 疾病防控
  • 豬病診治
  • 豬場如何有效控制口蹄疫病
    來源:中國獸藥114網  發布日期:2011-12-20  發布者:曉天  共閱867次
    口蹄疫分 O型、A型、C型、SAT1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Asia1型(亞洲Ⅰ型)等7個血清型,各主型又分若干亞型,各主型之間無交叉免疫性,且可在不同種動物間傳播,同一主型內的不同亞型之間也只有部分有交互免疫性。近年來口蹄疫O型變異中國株(新豬毒)的出現,加上危害逐步加大的Asia-1型、A型口蹄疫,給我國養豬業構成嚴重威脅,死亡率明顯上升。為了給我國的養豬同行提供防制口蹄疫的經驗,筆者撰寫了以下實用性較強的文章,供養豬同仁交流和參考。

    1.如何預防豬口蹄疫???

    豬口蹄疫的發病與其它傳染病一樣,需要傳染源,傳染途徑,易感豬群三個要素構成,即傳染三部曲,如缺少其一要素,豬口蹄疫病就不會發生,根據這一原理和口蹄疫病的疫原學特點,采取綜合性措施,從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建立高免豬群,從面控制口蹄疫的發生和發展。

    1.1.全面封閉豬場—拒絕傳染源進入豬場

    與豬場有業務來往的車輛、人員必須經消毒后才能進入豬場生活管理區(冬春季節應嚴格限制人員進入),嚴禁任何外人、車輛、用具、牲畜產品進入豬場生產區。

    加強對裝豬臺、人員出入口、污水排出口、物料出入口等容易傳入疫病途徑的管理,加強清潔消毒工作,保證生產區與外界環境有良好的隔離狀態。裝豬臺是疫病最容易傳入豬場的關鍵點,對外銷售的裝豬臺應設在豬場外,使用本場專用運豬車輛(或拉拖機)將出售的商品豬從生產區裝豬臺運至場外裝豬臺,豬販和屠宰人員在任何時候不得進入裝豬臺,這是控制豬口蹄疫最有效的措施。

    豬場應搞好場內文娛體育設施,盡量減少員工外出的機會,外出回場人員經淋浴消毒后,凈化1天才能進入生產區工作。

    1.2.強化消毒,切斷傳染途徑和消滅傳染源;口蹄疫病毒屬于非囊膜病毒,對外界環境因素和化學消毒藥抵抗力很強,對酸性消毒劑敏感??墒褂脧秃先╊?、氯制劑、過氧化物等消毒劑對欄舍、豬群、環境消毒。生產上可應用“復合醛”等消毒液,按1:250~1000的比例稀釋進行嚴格消毒,消毒前必須先進行嚴格的清洗工作,才能達到較好效果。正常情況下,生產區環境每月大消毒1~2次,豬舍每周消毒1~2次。

    1.3 加強飼養管理和免疫接種 建立高免豬群

    1.3.1 充分重視豬群的飼養管理工作,飼料營養水平和霉菌毒素對豬體免疫功能有很大影響,當豬采食含有霉菌毒素的飼料或飼料中缺乏某種維生素或礦物質時,豬的免疫功能就會降低。特別是在春、夏兩季,飼料中應添加用改性材料生產的霉菌毒素處理劑,如“霉消安”、“脫霉素”等,能吸附多種飼料中的霉素毒素。冬春季節應注意防寒,轉欄時注意飼料過渡并適當喂給多種維生素等抗應激藥物,增強抵抗疫病的能力。

    1.3.2 使用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進行免疫注射,種公豬每年接種3次,每次間隔4個月,后備公、母豬在配種前間隔30天免疫兩次,每次肌肉注射3頭份。種母豬配種前接種合成肽疫苗2頭份,分娩前一個月再次接種濃縮苗3頭份;確保產后乳汁內的母源抗體達到較高水平,確保哺乳和保育仔豬對口蹄疫病毒有較強的抵抗力。為防止母豬因注射疫苗產生應激,可在飲水中添加多維電解質抗應激藥物。仔豬可在斷奶后60~70天齡注射合成肽疫苗1~2頭份,105~115天齡再注射2頭份,商品豬出欄前25-30天又再免疫2頭份,預防運輸途中或在屠宰場時感染發病。試驗表明,母豬一年中免疫3次,仔豬經初乳獲得的抗體可以保護到60~70日齡。而實際操作過仔豬免疫時間太早,40~45日齡之間甚至更早,這樣就使仔豬的母源抗體快速下降,同時注射疫苗的免疫效果也不甚理想。

    1.3.3適當使用免疫增強劑,提高豬群抵抗力,許多豬場按免疫程序接種了疫苗,但由于動物個體生理狀況、健康狀況、年齡、飼養管理條件、飼料營養水平等方面的差異,抗體水平不整齊,對口蹄疫病毒的抵抗能力更是參差不齊,在目前豬藍耳病、豬圓環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以及霉菌毒素等免疫抑制因素大量存有的情況下,免疫豬群的抗體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豬體的主動抵抗能力降低,當外界病毒通過多種途徑進入豬場時,往往引起豬口蹄疫等疫病的暴發。豬場可通過使用“抗疫鍵”等免疫增強劑,提高細胞免疫水平。

    1.4.注意疫病的動態;發現某一地區發生口蹄疫病,應禁止該地區人員進入豬場,居住地屬該地區的本場工作人員不能回家探親。

    2豬場發生口蹄疫病時怎么辦?

    當豬場發生口蹄疫病或疑似口蹄疫病時,必須按“早、快、嚴、小”原則,采取得力的緊急措施,盡快將口蹄疫病消滅在萌芽狀態。

    2.1 飼養員或工作人員發現可疑患豬時,不能離開本棟豬舍,應先就地消毒好自身的手及水鞋,呼喚其它豬舍的工作人員立即將情況向獸醫報告;確認為口蹄疫病豬后,及早采取措施。

    2.2 立即嚴格封鎖疫場,發病期間禁止向外出售任何豬只。本生產線飼養員各就各位,不得到其它豬舍工作(串倉),并立即使用對病毒效果較好的消毒劑對豬舍、豬群、生產區內的主要通道進行嚴格消毒,可用“復合醛”、氯制劑、過氧乙酸等消毒劑,如果使用復合醛,可按1:250的比例稀釋,每天對疫區及疫區附近外部環境進行6次嚴格消毒,發病10天內可按1:250稀釋,10天后可按1:500稀釋進行消毒,每天對疫區及疫區附近外部環境進行4次嚴格消毒,并安排兩名工作人員專門負責豬舍外圍的消毒工作;豬場生活管理區應每天消毒1次。

    2.3 用隔離物(如塑料薄膜)將整棟豬舍圍成三個區域:即疫點、準疫點,準健康區,疫點、準疫點,準健康區按下列要求界定和進行消毒工作:疫點:發病豬欄左右2個豬欄及發病豬欄對面3個欄,合計6個豬欄,要求每3~4小時消毒1次。準疫點:同棟豬舍內除疫點外的其他豬欄,每天消毒4~5次,準健康區:與發病豬舍相鄰的豬舍,每天消毒2~3次。其他豬舍每天消毒1次。使用0.5%復合醛或過氧乙酸對空氣進行噴霧消毒,以起到空間消毒作用,由于過氧乙酸對金屬水管的腐蝕性強,每次消毒完畢后,應馬上用清水沖洗噴霧機械的水管。

    2.4 撲殺病豬是控制口蹄疫傳播的關鍵措施

    2.4.1 可采用電擊、注射敵敵畏等有機磷制劑的方式撲殺患病豬,撲殺后病豬尸體用不漏水的雙層塑料薄膜包裝捆綁,用高濃度的消毒液潑洗整個豬欄及尸體。參與撲殺和包裹死豬的人員應戴帽,口罩及手套。在做完消毒工作后應換下所有衣服、帽、口罩及手套應放于高濃度的消毒液(1:200的活性氯)內浸泡消毒。

    2.4.2 病豬尸體可移至豬欄內露天外(運動場)就地澆上柴油燒毀,但應注意安全,慎防發生火災。也可將病豬尸體深埋處理,應預先安排人員挖好深坑,坑深度應在3米以上,事先應選好運豬路線,由疫點內的工作人員負責搬運死豬,運至已挖好的深坑內深埋,坑內先鋪一層10cm左右的含氯消毒劑,深埋每一層死豬后,再鋪一層消毒劑。運輸死豬經過的主要通道及豬舍之間的空地均應進行嚴格消毒。

    2.5 緊急接種:當豬場發生疫情或豬場附近出現口蹄疫疫情時,全場各年齡段豬群要立即緊急接種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并按“先健康群、后可疑群,由外向里”順序的原則,實施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緊急接種工作,接種份量應加倍,接種時應嚴格做到每注射1頭豬更換1個針頭,免疫操作人員不得進入豬欄,可利用喂料吸引豬群集中在隔欄邊采食,獸醫工作人員站在欄外或站在豬欄隔墻上完成注射工作。豬群一般在注射疫苗14天后產生免疫力。在發生疫情的豬舍內,最好能對尚未出現臨床癥狀的豬群接種口蹄疫康復血清(發病28天以上,60天以內的的康復豬采血)5-8毫升/頭,接種后12小時即可起到被動免疫作用,并可維持20天,接種時也應嚴格做到每注射1頭豬更換1個針頭。當分娩舍發生口蹄疫病時,10天齡內的哺乳仔豬死亡率可達100%,哺乳仔豬肌內或皮下接種康復血清2~3毫升/頭以防哺乳仔豬感染死亡,仔豬可飼喂代乳料,適當提前到18~21天齡斷奶。

    2.6 發病豬常因感染細菌導致蹄匣脫落,爬不動而采食不到飼料和飲水而餓死或渴死,應加強疫區豬群的護理工作,并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2種不同抗生素。近年來,口蹄疫病豬常因繼發感染傳染性胸膜肺炎、豬副嗜血桿菌、鏈球菌、多殺性巴氏桿菌等細菌性疾病,加上其它應激因素,死亡率明顯上升,應同時在飼料中添加2種抗菌素,同時飲水中添加多種維生素制劑,連用7~10日,控制或防止繼發感染其它細菌性疾病,降低患病豬的死亡率。

    2.7 發病豬場應安排專門人員日夜值班,限制疫點(發病豬舍或發病豬場)人員的行動;進入疫點的工作人員必須在該疫點門口第2次更換工作服和工作鞋,并嚴格消毒手臂;進入疫點的人員不準再進入飼養健康豬的豬場或豬舍;疫點人員食宿應集中,嚴禁疫點工作人員與非疫點工作人員同一室居住,疫點與非疫點的工作人員以及飼料進入疫區后的運動和運輸路線不能交叉,使用的工具和用品必須嚴格分開。

    2.8 嚴防病原向外傳播

    2.8.1 疫區內所有豬只不能移動,嚴禁任何人、豬只、車輛、用具和其它可能成為傳播途徑的物品運出,疫區的豬糞便及污物應進行發酵無害化處理、污水經經集中處理,嚴格消毒后才能對外排放,避免病原向外擴散。

    2.8.2 疫點所在豬舍的排污溝,應先堵塞,放入消毒劑消毒,過幾小時后再排放?;蛎?小時向排水溝投放消毒藥物。在陰雨天氣時,應安排疫點外圍的工作人員檢查和疏通下水溝,防下水溝堵塞而導致污水倒流,進入飼養健康豬的豬舍,引起健康豬群發病。

    2.8.3 病豬污染的場地、用具必須進行徹底消毒,病死豬尸體和廢棄物要就地作燒毀、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嚴禁運出食用或作其他用途。

    2.9 想方設法控制豬場內風向,可用電動大風扇使空氣從飼養健康豬群豬舍吹向發病豬舍,避免空氣由發病群向健康群方向流動。

    2.10 貴重的種用豬可考慮嚴格隔離并加強護理,配合藥物治療,防止繼發感染,蹄部可涂以20%的碘甘油或紫藥水,并肌注抗菌素,可縮短病程,減少死亡。嚴禁任何進入飼養病豬的豬欄,可站在豬欄隔墻上對病豬進行必要的的處理,用長桿醮上20%的碘甘油或紫藥水涂在病豬嘴和蹄上,可加促傷口愈合。

    2.11 做好疫點和疫區內殺滅鼠、蚊和蒼蠅等工作,并在疫點周圍的道路鋪上石灰,防止鼠類走動傳染病毒。

    2.12 解除封鎖

    最后1頭病豬撲殺處理完畢(或痊愈),豬場不再出現新的病例后3周,全場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清潔和消毒,對飼養過病豬的豬舍和周圍環境、所有工具、食槽及工作服、鞋等物品,應進行3次以上嚴格徹底消毒,并清理消毒好豬舍的下水溝。豬舍隔3~5天后,再用生石灰(指示劑)加燒堿水反復刷洗消毒2~3次以上,經一定時間空置后(起碼3周以上),才可以重新投入生產。

    打印本文   返回頂部   關閉該頁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答案
    熱門資訊
    最新資訊
    公司簡介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 在線客服QQ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_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_67149中文无码久久_18HDXXXX国产在线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