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產蛋期飼養管理和常見問題
來源: 發布日期:2011-12-18 發布者:佚名 共閱743次
一、養雞技術:土雞產蛋期管理
當母雞體重達1.3--1.5公斤時開始產蛋,商品蛋雞群公母比例為1∶25,母雞需要一定的公雞在一起生長,這樣可刺激母雞生殖系統發育成熟的速度,提前開產和增加產蛋量
。飼養管理是白天讓雞在放養區內自由采食,早晨和傍晚各補飼1次,日補飼量以50--55克為宜,在整個產蛋期(241--600日齡)要做到以下幾點。
1.產蛋期營養濃度
飼料應以精料為主,適當補飼青綠多汁飼料,其精料營養濃度,粗蛋白含量在15%--16%、鈣為3.5%、磷為0.33%、食鹽0.37%。要加強雞過渡期的管理,由育成期轉為產蛋期喂
料要有一個過渡期,當產蛋率在5%時,開始喂蛋雞料,一般過渡期為6天,在精料中每2天換1/3,最后完全變為蛋雞料。參考配方為:玉米60%、豆粕18%、花生仁餅6%、魚粉3%、
貝殼粉8%、骨粉1.8%、植物油1.9%、油脂1%、食鹽0.3%。
2.增加光照時間
由于柴雞在自然環境中生長,其光照為自然光照,產蛋季節性很強,一般為春夏產蛋,秋冬季逐漸停產。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應盡量使光照基本穩定,促使產蛋性能也可相
應提高。一般實行早晚兩次補光,早晨固定在6時開始補到天亮,傍晚6點半開始補到10時,全天光照為16小時以上,產蛋2--3個月后,將每日光照時間調整為17小時,早晨補光從
5時開始,傍晚不變,補光的同時補料,補光一經固定下來,就不要輕易改變。
3.產蛋初期飼養
一看蛋重增加趨勢。初產蛋很小,一般只有35克左右,2個月后增重達42克,基本達到標準蛋。產蛋初期、前期蛋重在不斷增加,即越產越大,蛋形圓滿而個大,平均24個1公
斤,說明雞營養充分;如果營養不充足時則為28--29個1公斤,這樣的蛋說明雞養得不好,管理不當,營養不平衡。二看蛋形。柴雞蛋蛋形圓滿。若蛋大端偏小,是欠早食,應補
充足夠的精料。三看產蛋率上升趨勢。初產蛋上升快,最遲3個月后產蛋率達到60%左右;如果產蛋率波動較大,甚至出現下降,要從飼養管理上找原因。四看雞體重。產蛋一段時
間后,如雞體重不變,說明管理恰當;雞過肥,是能量飼料過多,說明能量、蛋白質的比例不當,應當減少精料,增加青綠飼料;如雞體重下降,說明營養不足,應提高精料質量
,使蛋雞不肥不瘦。五看食欲。喂雞時,雞很快圍聚爭食,說明食欲旺盛,可以適當多喂些;若來得慢,不聚擾爭食,說明食欲差或已覓食吃飽,應少喂些;健康食欲旺盛的柴雞
,羽毛光滑、緊密、貼身。另外,對啄羽、啄肛等異常情況,都應仔細觀察,及時治療。
4.預防母雞就巢性
春末夏秋還要注意母雞就巢性的出現。應增加揀蛋的次數,揀凈新產的雞蛋,做到當日蛋不留在產蛋窩內過夜。因為幽暗環境和產蛋窩內積蛋不取,可誘發母雞就巢性。一旦
發現就巢雞應及時改變環境,將其放在涼爽明亮的地方,多喂些青綠多汁飼料,則雞會很快離巢;或者在就巢初期注射硫酸銅水溶液,每只雞1毫升,效果顯著。
5.嚴格防疫消毒
在上山放養環境中生長的柴雞,其本身就容易受外界疾病的影響,如果防疫、消毒不到位,就很難保證雞的成活率,效益也就無從談起。因此,一要按照雞疫病防疫程序進行
防制。防制重點應放在雞新城疫、禽流感、傳染性法氏囊、傳染性喉氣管炎、禽出敗和球蟲病上,搞好疫苗接種和預防監測;同時還要定期在獸醫人員指導下用一些無殘留的藥物
預防疾病。二要搞好衛生消毒。雞棲息的棚內及附近場地堅持每天打掃、消毒,水槽、料槽每天刷洗,清除槽內的雞糞和其他雜物,讓水槽、料槽保持清潔衛生,放養場進出口設
消毒帶或消毒池,并謝絕參觀。三要做到“全進全出”。每批雞放養完后,應對雞棚徹底清掃、消毒,對所用器具、盆槽等熏蒸1次再進下一批雞。
6.注意收看收聽天氣預報
惡劣天氣或天氣不好時不要上山放養,應采取舍飼;下暴雨、冰雹,刮大風、沙塵暴時應及時將雞群趕回棚內,避免死傷造成損失。
二、養雞技術:請問散養土雞一般幾個月進入產蛋高峰期?產蛋高峰期一般是幾個月?又如何切定是產蛋高峰期呢?
一)、土雞散養的話,吃飼料的大概108-114天可以產蛋了,產蛋后1到2個月進人產蛋高峰期,產蛋高峰期間如果雞的體質好沒有發生疾病,高峰期可以維持3到4月,一般到16
個月左右就淘汰了,也可以視產蛋量而定。
二)、高峰期雞群生理特點
1、產蛋率達90%后增長逐漸放緩,直到達到產蛋尖峰。
2、產蛋率、體重、蛋重仍在增長,雞只生理負擔大,雞群抗應激能力下降,對外界環境的變化較敏感,易發生呼吸道、大腸桿菌等條件性疾病。3、抗體消耗大,需要加強禽流感、新城疫等疾病的補充免疫。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