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的產后護理措施和注意環節
來源: 發布日期:2011-12-06 發布者:曉天 共閱1207次
一、母豬的產后護理措施介紹
妊娠母豬的預產期一般為116天±5天,計算方法是:最后一次配種日期的月加3,日加24為預產期。(例1月+3=4月,5日+24=29,即:預產期為:4月29日)。母豬于產前7—10天轉入產房。
生產仔豬產出后,立即用手掏出口腔的粘液,然后用干凈柔軟的擦布或干草將其閉合全身粘液仔細擦干凈,立即送保溫箱內,對呼吸微弱的仔豬可用75%酒精涂擦鼻子,同時用手輕輕拍打胸部,直到呼吸正常為止。
仔豬產出后,將臍帶內血液最大限度的向內部擠壓,然后用手指壓住防止血液回流,經2—3分鐘將臍帶距腹部2—3公分處斷開,用5%碘酊消毒。如出血時可結扎止血。
第一次哺乳時,應將體形大、體制強壯的固定在母豬后部乳頭上,這樣可以使仔豬發育均衡,一般在母豬排除胎盤后或最后一仔豬產出后1小時即可給仔豬哺乳。產程超過8小時的要實行人工助產或手術。
產后管理
限料管理:產后8—10小時的母豬停止給料,只喂豆粕和麩皮湯。產后2—3天內不能給過多料,少給粗飼料,喂一些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飼料,產后5天可恢復正常喂料。產后10—20天,每日投料量在3—4千克;21—30天每日投料量在4—5千克,產后31天后改為正常投料量,每天投料2.5—3千克。每天喂料3次。產后頭2天控制飲水,以后保證有足夠的飲水。
特殊護理:對產后無奶或奶量不足的母豬可補喂一些豆漿、小米粥、胎衣湯、魚湯等高營養食物。對產后有便秘癥狀的母豬可補喂一些青嫩飼料,嚴重的可用一些緩瀉藥,直到正常為止。整個哺乳期的飼養管理,要注意保證空氣流通,空氣新鮮,保持衛生,防止潮濕,保持圈舍的干燥。
二、母豬產前產后護理的幾個關鍵環節
母豬以小規模半集約化飼養管理方式為主,部分養豬戶由于對母豬的飼養管理方法不當,造成母豬不必要的淘汰,直接影響養豬的經濟效益。
1、記錄關
根據母豬的年齡、胎次、膘情、病歷記錄、防疫時間,掌握好母豬的體況變化,觀察母豬的發情表現,適時配種。在母豬妊娠期間,采取不同的飼喂措施,保證母豬的正常膘情,根據母豬配種記錄等決定進入產房的時間。
2、產前飼喂關
母豬圍產前期,日糧標準為蛋白質10%-13%,蛋白質濃度不應太高,能量控制在3.0-3.2兆卡 /千克,鈣磷比例為1.8:1,每天采食量控制在1.8千克以下,在產前1-2天內采食量控制在1.5千克,水中可加入少量多維電解質來補充因采食不足而引起的營養不良,或用青綠飼料代替。產前嚴格控制鹽和高蛋白質日糧的采食量,有效地預防母豬產后乳房炎、無乳癥的發生。
3、護理關
母豬產前用刺激性較小的消毒液或0.5%0的高錳酸鉀清洗乳房和陰門。當仔豬出生時,產仔母豬不能受到刺激和驚嚇。出生的仔豬作好臍帶的分離、消毒工作,防止仔豬感染。出生仔豬在6小時內,必須吃上初乳,8小時內母豬未產完,要進行催產處理。
4、保健關
母豬產前產后護理母豬產后3天,作好產后保健工作,對母豬子宮復舊進行觀察,發現有異?,F象,要進行及時的清官消炎。仔豬在3天內補鐵,7天補硒,同時去犬齒。
5、產后飼喂關
母豬產后3天內飼喂麩皮紅糖水,飼喂勿過量,根據奶水、仔豬多少進行催乳,第5天后每天逐漸增加飼喂總量,并進行調查,20天后按母豬體重的3%加仔豬體重的1%-1.5%,穩定飼喂總量。
6、開食關
仔豬在出生后5~7天進行人工誘食,促使仔豬能盡早采食,以刺激胃腸發育,同時要觀察母豬的乳房變化,做好乳房保健。
7、防疫關
仔豬在20天后就可以防疫,防疫程序要根據當地疫病發病史來制定。
8、斷奶關
25-30天母豬準備斷奶,逐漸減少母豬采食量,開始先減少飼喂次數,再減少飼喂數量,控制飲水,減少哺乳次數,加大仔豬采食量,在仔豬采食量能達到每天150-200克時,可進行斷奶,斷奶前期對母豬要仔細觀察,預防母豬因斷奶而發生乳房炎,或越欄而引起的自殘等現象。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