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肥育豬飼養管理
來源:華夏養豬網 發布日期:2011-11-12 發布者:曉天 共閱1154次
飼養管理目標:維持豬群良好的健康狀況,達到最低的死淘率、良好的屠體品質、最佳的日增重和最低的增重成本。育成階段成活率≥99%。飼料轉化率(15~90千克階段):≤2.7:1。日增重(15~90千克階段):≥650克。生長育肥階段(15~95千克)飼養日齡≤119天(全期飼養日齡≤165天)。
目前存在問題:生長速度較慢,未能充分發揮現代豬種的生長遺傳潛能,發病和死亡率較高,養殖效益不顯著。
具體操作管理要點
1、 對外購仔豬育肥,要在無疫區選調品質優良的健康仔豬,仔豬調回后,先隔離飼養,5-7日內不能過量采食,待豬只完全適應環境后,轉入正常飼喂,并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蟲的驅除工作,未去勢的要去勢;
2、 轉入豬前,空欄要徹底沖洗消毒,空欄時間不少于3天。
3、 保育豬轉群要合理調整豬群,強弱、大小、公母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豬及時隔離飼養。應盡量原窩或原群轉入一欄,避免重組咬斗應激。
4、 保持圈舍衛生,加強豬群調教,訓練豬群吃料,睡覺,排便“ 三定位”,營造舒適的環境條件。干糞便要用車拉到化糞池,然后再用水沖洗欄舍,冬季每隔一天沖洗一次,夏季每天沖洗一次。
5、 清理衛生時注意觀察豬群排糞情況;喂料時觀察食欲情況;休息時檢查呼吸情況,發現病豬,對癥治療。嚴重病豬隔離飼養,統一用藥。
6、 按季節溫度的變化,調整好通風降溫設備,經常檢查飲水器,做好防暑降溫等工作。一般冬季的飲水量是采食量的2-3倍,春秋季是4倍,夏季是5倍。
7、 分群合群時,為了減少相互咬架而產生應激,應遵守“ 留弱不留強”,“拆多不拆少”,“夜并晝不并”的原則,可對并圈的豬噴灑藥液(如來蘇兒),清除氣味差異,并后飼養人員要多加觀察(此條也適合于其它豬群)。
8、 控制慢性增生性腸炎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9、 每周消毒一次,每周消毒藥更換一次。
10、 做好豬只轉入轉出、死亡、用料等記錄,系統分析豬只飼養及經濟效益狀況;
11、 根據市場行情,適時出售。目前商品豬市售體重一般在90-120公斤。出欄豬要事先鑒定合格后才能出場,殘次豬特殊處理出售。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