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養豬場正確消毒觀念與方法
來源:華夏養豬網 發布日期:2011-11-01 發布者:曉天 共閱1032次
消毒的目的就是降低感染疫病發生的機會,而不是增大豬的應激,消毒不能起到保健,提高機體抵抗力的作用,不能用保健藥物來代替消毒。在養豬生產消毒中,誤區多多,我們需要加以改進這些認識和行為。
在生產中我們需要樹立這些觀念:
1.消毒保健勝過預防投藥,預防保健重于治療用藥。
2.投藥不能代替消毒保健,消毒保健可以減少投藥。
3.合理使用消毒劑和制定消毒方案,切實做好消毒保健工作。
4.消毒保健不應增加豬群應激,達到綠色消毒保健目的。
對消毒認識的“十大誤區”
未發生疫情可不消毒或隨意消毒消毒工作是凈化環境,切斷傳染源的一個最重要和行之有效的辦法。在畜禽養殖中,盡管有時沒有發生疫病,也應消毒。如果不及時消毒,凈化環境,環境中的病原體就會越積越多,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引發疫病流行。
另外,消毒次數和消毒強度不夠,不能進行定期預防性消毒,就不能有效減少和控制飼養環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數量,就有可能暴發疫病。所以未發生疫情也應做好消毒工作,并且貴在堅持,持之以恒。
已經搞好消毒就不會再發生傳染病消毒預防是疫病防治的關鍵措施之一,但不是唯一措施。有許多消毒工作存在消毒盲區,即使再嚴密的消毒措施也很難徹底消滅病原微生物,切斷傳播途徑,病原體仍可以通過空氣、飛禽、老鼠等媒介進行傳播。因此,除了進行嚴密的消毒外,還要有計劃地進行免疫接種和藥物預防。
隨便使用哪種消毒劑都可以做好消毒工作,消毒劑能殺菌就行,能否殺病毒無所謂消毒效果的好壞與使用的消毒劑有直接關系,許多消毒劑都有不同程度的消毒缺陷,要么不穩定,消毒作用時間短,要么殺菌能力強,但對病毒無效。如廣泛使用的季銨鹽類消毒劑雖然有很強的殺菌能力,但因為沒有殺病毒的能力,因而成為有缺陷的消毒劑。
所以評價消毒劑好壞不能單看它的殺菌能力,而是要看它有沒有殺菌、殺病毒的綜合能力。
消毒濃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消毒濃度是決定消毒液殺菌(毒)力的首要因素,但也不是唯一因素,也不是濃度越高越好,如96%以上酒精不如70%酒精的殺菌效果好。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很多,要根據不同的消毒對象和消毒目的選擇不同的消毒劑,選擇合適的濃度和消毒方法等。消毒劑對動物多少有點影響,濃度越高對動物越不安全,搞好消毒工作的同時還應時刻關注動物的安全。
只要按推薦濃度使用,就能保證消毒效果雖然消毒濃度夠了,但在使用時常常忽視消毒藥的用量。如果使用的劑量不夠,就存在消毒的盲區,消毒效力就不會均勻,只能是不完全的消毒。在使用合理消毒濃度的同時,還應充分地濕潤被消毒的物體,這樣才能保證消毒效果。
多種消毒藥混合使用,消毒能力增強采取一些組合消毒辦法可以使消毒能力增強,如復合酚類和季銨鹽類的消毒劑配合使用,醋酸的消毒效果會增強,戊二醛類的消毒劑在堿性環境中的消毒能力大大增強。但不科學的混合使用消毒劑,或消毒劑與清潔劑合用,反而消毒效果差。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消毒劑組合。
高濃度或長期飲水消毒,豬只腸道疾病會減少適當地用能進行飲水消毒的消毒劑對預防豬只腸道疾病有一定的作用,但高濃度或長期使用飲水消毒,會打破豬只腸道正常菌群的微生態平衡,導致消化機能紊亂,甚至導致畜禽中毒,得不償失。
消毒前可不做清洗、清掃工作徹底清洗和清掃被消毒物體是有效消毒的前提。否則糞、尿、血液、體液等有機物的存在,必然會影響消毒效果,并且徹底清洗和清掃會大大降低消毒劑的使用量,降低消毒成本,會減少消毒盲區,達到徹底消毒的目的。
空欄消毒是關鍵,帶豬消毒可有可無,人體就更不用消毒豬體自身是排出、附著、儲存、傳播病原微生物的根源,只消毒圈舍和設備,不消毒豬體,就難以凈化飼養環境。消毒留有死角,也就控制不住疫病的傳播。
人體帶毒包括鞋底帶毒也是一個重要的傳染源,因此進入豬舍的人包括飼養員進入豬舍時,都必須更換工作服。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