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請登錄] [免費注冊 首頁-招商-代理-品牌-企業-展會-資訊-專題-招聘
微畜牧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會
  • 專題
  • 招聘
  • 報價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內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寧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頁
  • 資訊
  • 營銷管理
  • 經營管理
  • 改革與創新塑造未來
    來源:趙德峰  發布日期:2011-10-21  發布者:曉天  共閱702次
     非專業化的社會散養為主、專業化的規模養殖剛剛起步。即使已經所謂有些規模的養殖大多數也只是數量上的增加,而沒有專業化條件下質量上的改善和提高。

      硬件普遍不夠硬,環境控制不穩定甚至是完全失控。目前大多數養殖基本上還是依賴人工,基本上還沒有實現飼喂、飲水、通風、溫度和濕度控制的機械化和自動化。

      軟件配套實在軟,軟的實在沒支撐,養殖出問題也就屬于情理之中了。所謂軟件主要是指專業化條件下的標準、感受、流程、制度、程序等等。

      生產指標低下,無論從成活率、料肉比、體重、藥費等去考量,都羞于見人。偶爾養得好,也是運氣,專業能力的展示僅僅是個別的案例。

      養殖效益不好說,賺了的說賺了、賠了的也說賺了,最終沒有看到多少真正靠養殖發財的戶,相反,為養殖行業配套的產業倒是紅紅火火!這是整個行業對養殖環境重視和關注不夠,甚至是缺乏責任感的具體表現。

      食品安全的警鐘已敲響,但是病死雞大多數還是通過不同的渠道讓人吃了。理論意義上的深埋和焚燒畢竟也存在很多不可操作性,難免會對土壤、地下水、空氣造成污染。

      育種業的進步和飼料工業的發展讓肉雞的遺傳潛力和生產潛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肉雞真正意義上的健康已經成為奢望,亞健康、病態成為常態。
      
      在困境中學會反思
      經歷就是財富,養殖是個專業感受和技術積累的過程,但這個過程卻一再被中斷,因為養殖勞心勞力,永遠是非專業的人在養、永遠是新手在養、永遠養不好也就很自然了。

      飼料工業的發展解決了很多營養代謝病的問題。目前困擾飼料行業的困難不外乎:霉菌和霉菌毒素污染的問題、在競爭壓力下飼料質量人為地不夠穩定、飼料原料價格居高不下嚴重制約著養殖成本、飼料原料尤其是蛋白性原料短缺成為未來長期的問題。

      但養殖的發展卻引進了太多的烈性傳染病,新城疫、法氏囊炎、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等不都是舶來品嗎?流行于肉雞養殖的疫情盡管不是很多,但每一個病卻都足以讓人倍感頭痛、心痛。何況未來也難說不會再有更多的、更棘手的新的疫情發生和流行。

      我們天天在講生物安全措施,但是我們的生物安全措施卻成了一句空話,結果就是生物安全“缺失”,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是古老而永恒的課題,但在很多養殖場家卻往往被忽視,因為很多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因為都在尋找“一針見血”的所謂高科技而對此不屑一顧。這與行業錯誤引導和無序競爭不無關系。

      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如果我們對專業認識不夠、對養殖過程認識不夠,那么我們就永遠被這些養殖過程中的普遍而普通的專業問題而困擾。

      就養殖來講目前我們最大的困惑就是病,我們太多的精力都集中在治病上了,但肉雞流行的很多病也不是輕易就能夠治好的,因為肉雞的生長期太短、幾乎沒有調整的機會。我們老埋怨社會環境不好、氣候不好、養殖條件不好,但我們很少反思病其實就是我們養出來的。本來是養雞的,怎么成了養病的了?這牽扯到的就不單是防病治病的問題了,而是飼養管理和環境控制的問題了,所以我建議未來在組織禽病防控高峰論壇的同時也要多組織飼養管理高峰論壇,這是互補的、也是必須的。因為未來幾乎所有的先進的理念、產品都是通過飼養管理來發揮作用的。

      其次是我們的生產指標不好,要么死的多,要么長的小,這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我們對養殖過程的把握不夠準確和科學導致的。離開了專業,大多數人都是一人一個標準、標準太多就是不標準,肆意妄為就會無所適從。免疫程序、用藥程序、飼喂程序、光照程序、消毒程序等等,哪里有統一的標準?我們太多的是依賴人工,而人工尤其是非專業化的人工條件下的差異是巨大的、不確定的和非常有害的,而只有自動化才能實現標準化!

      有太多的抱怨,不如冷靜反思一遍!不服氣只能服輸!
      
      改革誕生新的活力
      變是唯一不變的法則,“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道理也是很明確的。

      我們有很多的傳統觀念、我們對肉雞養殖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我們有很多的養殖習慣等等,這些“歷史包袱”其實就是我們養不好雞的根源和羈絆。

      我們都習慣于去談論自己的創業歷史、去提自己的“當年勇”,但我們在今天卻越來越迷茫,因為一切都變了,品種、營養指標、疫情、環境等都在變,我們不變就會作繭自縛。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大家應該多去推敲。

      變就革命、革新、創新,新就富有活力!

      新的理念、新的觀點、新的思維、新的行為、新的產品、新的方案、新的標準、新的境界、新的結果等等,發展是硬道理、賺錢也是硬道理,脖子硬是沒有道理的表現。

      改革誕生新的活力,改變誕生新的產業、新的行業標準和新的樣板;你不改就會被淘汰,競爭是不同情弱者的,但卻更容易青睞那些勇于改變和改善的拓荒者和創業者。
      
      技術要從基礎抓起
      什么是基礎?就是那些讓雞直接接觸到和感受到的一切環境因素,包括飼料、飲水、溫度、濕度、空氣質量、應激、環境中的有害微生物、有益微生物等等。

      自從80年代開始大力發展畜牧業,大量的專家、教授下鄉,大量的專業培訓班舉辦,對傳播專業知識曾經起到過很好的作用,但當這種專業培訓長期面對的是大量的非專業管理和飼養人員的時候,這種作用就變得令人質疑,曲高和寡嘛。

      現在很多養殖企業強化對場長、技術人員的培訓、激勵和管理,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要落實整個養殖過程的是那些基本上屬于非專業化的飼養人員,這些人對專業的理解和執行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了企業的養殖效果,“以雞為本”要和“以人為本”結合起來才有效。

      所以我一直以來特別強調并關注現場管理,從現場操作看飼養人員對專業知識、專業技術、專業技能到底能理解和執行多少?看看還有那些失誤、錯誤,調研還有哪些管理盲區和空白?當你把現場管理解決了的時候,養殖中的很多難題也就基本上能迎刃而解了。

     創新是社會資源
      對于新的東西大家都容易興奮,特別是新技術!如何理解“新”?新不是前所未有、也不是空前絕后,新也是相對的,新就在日常生活、生產、經營和管理當中。

      “創新”不是要求大家都去“閉門造車”和“無中生有”,因為行業內的先進經驗和創新成果比比皆是,關鍵是看我們如何去理解、去接受、去踐行?

      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需要時間和實踐,創新成果的推廣也需要時間和實踐,其實由于心態打不開和行業交流不到位,相對的封閉和有意識的屏蔽使得很多的創新成果成為部分人和個別企業的專利,大量的創新盡管進入了社會資源的硬盤,但大都是在設有密碼的個性化文件夾中,這是一種現狀(中國有文人相輕、同行相欺的歷史淵源),我們要給予充分認識并盡快打破這種創新成果傳播、推廣的局限,這對行業提升非常重要。

      社會環境凈化、行業標準建立、養殖規范推進等等都是建立在學習、實踐、創新基礎之上的,未來的養殖是個社會問題,不是單一的企業問題,行業創新作為一種社會資源將得到充分的發掘、利用和尊重。
      
      創新最能解決眼前的問題
      你面臨的問題不一定是難題,有可能在其他場家已經得到解決了,你請教一下也就有答案了嘛!每次開會總會有問有答,結果是問的很明白,答的不清楚,理論和實踐脫節的后果就是答非所問。

      如果你面對的問題有代表性,甚至是大家都面對的問題,通過交流和討論,也未必就沒有答案出來,集思廣益的道理相信大家是理解的,為什么現代企業管理中推行“頭腦風暴法”啊。

      話又說回來,養殖又不是航天,也沒有什么高科技啊。很多人把通風和保溫當成矛盾去談論,結果就是讓自己永遠生活在矛盾之中,百思而不得其解,那你有如何去指導養殖?其實通風、溫度、濕度、密度是一個對立統一的關系,最終是看雞是否感到舒服?高溫育雛、中溫育雛、低溫育雛的優點和缺點在哪里?好像很多人也說不明白。雞為什么長不大?難道中后期的溫度你從來沒有關注過嗎?畜禽環境衛生學是該好好學學了。你的免疫程序是誰定的?效果好嗎?你修改完善過嗎?這都是非常專業的話題,實事求是其實就是創新,因地制宜也是創新,與時俱進更是創新。成功的養殖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但我們很多人卻往往因為不夠靈活而容易吃“死”虧。
      
      創新也是解決未來問題的金鑰匙
      行業調整需要創新,資源整合與專業化發展也需要創新,硬件+規?;鷮I化→規范化→標準化→現代化(軟件+自動化)。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一來我們沒有經驗,二來對于發達國家的模式和經驗我們又不能完全照抄照搬。

      行業發展需要創新,行業發展所面臨的環境、資源、技術、食品安全等問題,也是以創新為基礎和保障的。養殖場代替養殖小區,生物安全、動物保健與疫病防治相配合(環境消毒與凈化、環境控制與應激、疫苗接種于檢測、飼養與管理的細節落實等等),抗生素的殘留問題(禁用藥、處方藥、休藥期),中草藥的提速問題(萃取技術和超微粉技術的應用),很多新的生物制品的使用效果評價體系的建立等都需要用創新的手段去解決,因為在老的書本上是找不到答案的。

      養殖業的未來也取決于創新,除了模式整體創新之外,還要正確面對未來的育種、飼料、疫病、養殖標準、屠宰標準、消費標準的千變萬化?;仡?0年以前的養殖,和現在就是天壤之別了,再過20年呢?又將是養殖行業的一次滄桑巨變。未來的養殖業科技含量將越來越高是肯定的,高科技要么不出事、要么出大事。
      
      現代養殖是很簡單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養殖是很簡單的,普通的農民都可以干,但堅持長期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不是簡單的事了,要從過去養殖的歷史中提煉經驗和教訓,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隨著養殖業的發展,病比過去多了很多、環境也比過去差了很多,我們必須承認并面對這種壓力。

      現代養殖更簡單,因為硬件的完善和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給真正的簡單提供了更多的支撐。

      往前看,不是沒有困難,但更多的是一些高質量和上檔次的困難,這些困難會完全不同于我們在傳統養殖中所反復遇到的困難。我們必須要面對并熱情迎接跨專業甚至是跨行業的合作,畜牧、獸醫、機械、管理、自動化等等都是養殖業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合作的基礎是真誠、互信、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甘共苦、同床異夢、同室操戈、同歸于盡的合作方式是很常見的也是不可取的)。

      首先我們要用平淡的心態面對挑戰,同時用更專業化的眼光去看待養殖業的發展。從環境、設備、程序到技術、管理、模式都在調整中不斷改善和提高,從量變到質變也會給你適應的過程,凡事不畏難,自然就不難;只要肯用腦,辦法肯定少不了。
      
      建立綜合性的比較優勢
      目前就肉雞養殖來講,很難講絕對的優勢,但相對的優勢應該是有的,這通過橫向的和縱向的比較很容易發現差異,各項生產指標就是有力的依據。

      比較優勢的建立其實就是自己挑戰自己,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指標,各項生產指標所反應出來的是綜合性的生產和管理水平,這種專業能力是可持續的和可復制的。

      專業化的規模養殖跟農民的散養相比,專業化本身就是優勢,如果專業優勢發揮不出來,養殖業永遠都看不到希望。專業化本身就是一種綜合性的配套資源(是多學科的完美結合和實踐經驗的有效展示)。

      這種綜合性的比較優勢更多的是來自生產第一線,而不是專業人員躲在辦公室里去杜撰。

      未來養殖要從模式再造入手,建筑設計、設備選型、財務、購銷、技術培訓、技術推廣、現場管理、免疫接種、抓雞、維修等許多方面去建立綜合性的配套服務才足以支撐專業化的規模養殖。
      
      塑造新的成功模式
      談到成功模式,首先是要有穩定性和代表性,其次是具備內涵豐富的可行性的模型。是一個專業化甚至是跨專業的系統問題。

      忘記過去,我們習慣于抱著過去不放,這是很可怕的,你只有忘記過去,才能坦然并愉快地接受新生事物,否則我們永遠生活在矛盾、郁悶和痛苦之中。

      展望未來,發達國家的今天也是我們的今天,我們憑什么和國際接軌?靠學習、靠創新、靠堅定不移的執行,不跟先進學習、我們就很難跟先進競爭。

      論證,凡事要經得起理論推斷,也就是合理,合乎專業邏輯,具備理論上的可行性,當先烈容易、當先進難。

      驗證,新的成功模式需要實踐來驗證(需要不斷修改并完善),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相信大家都是明白人,養殖成功的要素都在自己手中,只要付出了就一定有收獲。

    打印本文   返回頂部   關閉該頁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答案
    公司簡介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 在線客服QQ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_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_67149中文无码久久_18HDXXXX国产在线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