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飼養管理指南
來源: 發布日期:2011-10-19 發布者:曉天 共閱779次
肉雞管理指南
A. 環境與設備
1. 禽舍建筑
開放式禽舍(熱帶)
禽舍 :
禽舍走向:從東到西
最寬12m,屋檐2.75m,頂棚最少比墻高1.25m
側面墻壁:厚度30cm(持續熱帶)~80cm(涼爽的季節);墻壁以上有孔徑2.5cm左右的卷簾.
頂棚:
反射太陽輻射熱的絕緣表面
頂棚內的絕緣層:0.4Wm/度C(等于:100mm玻璃纖維+50mm空氣層+內外層有鋁合金包被
坡度:30~40度
頂棚的通風:每3米有60厘米孔徑2.5cm左右小孔以防鳥類和鼠類進入.
地面:
光滑的水泥地面
室外:有水泥排水溝,地面植被(草和樹)覆蓋
環境中有降溫設施(當溫度高于27℃時:使生活環境保持在21~30℃)(見通風與降溫)
通過管道通風降溫:空氣通過含水的礦物質或草墊被抽出;冷空氣通過通風管道進入室內.
空氣從縱向墻壁被抽入;排風扇位于側面墻壁內
環境中有加溫設施(見溫度與育雛)
2. 飲水供應
每1000只肉雞所需的最少飲水器數目
鐘形飲水器
10個(直徑40cm);間距不超過2米
乳頭飲水器
85-100個(10-12只雞一個乳頭);乳頭間距20cm
帶杯的乳頭飲水器
35個;杯間距離40cm
注意:
乳頭飲水器優于鐘形飲水器:減少浪費,減輕墊草濕度,降低細菌污染
帶杯的乳頭飲水器:對于農場保持良好的衛生相當有好處
要點:
頭4天:添加額外的飲水器(開放式飲水盤或小型飲水器 6個/1000只雞),位置位于鐘形飲水器或乳頭飲水器附近.飲水中添加多維以幫助弱小的雛雞.
飲水器的高度必須隨著雞只的生長加以調整:
鐘形飲水器:
前10天內飲水器內水量不能低于上緣0.6cm
10天后,飲水器內的水量在底部最少保持0.6cm
18天后飲水器的上緣與肉雞背部的高度一致
乳頭飲水器:
頭幾天高度與頸部一致
之后,高度與頭部一致
肉雞在理想的環境溫度下10~12℃,一天24小時都可獲得清潔純凈的飲水.
溫度超過21℃每增加一度飲水量增加6.5%
飲水/增重的比例一般為2~2.5:1.在炎熱天氣狀況下,比例更高達5:1.
以天為基礎記錄每棟禽舍的飲水量:飲水量突然增加或下降是應激,疾病和飼料品質改變等的標志.
在實踐中飲水最好通過篩孔40~50微米的過濾器.
室溫21℃條件下的飲水情況
日齡
1000只雞飲水量(升)/日
7
62
14
115
21
175
28
215
35
250
42
290
49
325
56
360
飲水中礦物質和細菌的最大耐受量
總可溶固形物
300 – 500 ppm
鎂 30毫克/升
氯化物
200毫克/升
錳 0.05毫克/升
pH值
6~8
鋅 5毫克/升
硝酸鹽
45ppm
氟化物 0.06毫克/升
硫酸鹽
200ppm
汞 0.002毫克/升
鐵
1毫克/升
鉛 0.05毫克/升
鈣
75毫克/升
糞中大腸桿菌數 0
銅
0.05毫克/升
3. 料槽
料槽最小需要量:厘米/雞
圓形料槽
1.5(氣候適中)~2厘米(熱帶)/雞
長形料槽
4(氣候適中)~2厘米(熱帶)/雞
注意事項:
用帶格子的淺料槽一般可取得較好的生產性能 (icw tube feeders and chain feeders):
保持料槽同時有飼料
高度可通過絞盤調整
浪費大大減少
但是:需要調整每個料槽內的料量
要點:
頭幾天(育雛期),飼料應置于平盤或紙板上供給(另外把料槽降到地面上). 料的形式以粉料,碎片或小顆粒為佳(直徑1.5 毫米左右)育雛地面至少20%覆蓋有飼料.
從第二天至第五天逐漸移去額外的飼喂設施
之后:在整個生長期逐漸提高料槽的高度是很重要的.料槽或料盤的高度應與雞只的背部高度保持一致.
飲水和飼料在禽舍內應均勻分布(水源:距離料槽 40至 60厘米). 如果采用控制光照時間的方法來限制飼養( 在特定的時期或季節:) 當再開始采食時(即再開燈時),確保飼喂系統可讓所有的雞只采食到飼料和飲水,
4. 雞群密度
雞只不同體重時的適宜雞群密度:只/平方米
雛雞
60
青年雞 (體重1 kg)
30
體重2.2 Kg
15
注意事項:不同 的表示方法:最大生物飼養量34公斤/平方米,熱帶和最炎熱的季節: 27公斤/平方米
5. 溫度
推薦溫度: C
初生雛
30
3 日齡
28
6 日齡
27
9 日齡
26
12日齡
25
15日齡
24
18 日齡
22
>21日齡
21
注意事項:可采用兩種基本方法育雛:
點狀方式育雛
整舍育雛
要點:
根據雞只日齡測定舍內溫度(在舍內料槽和飲水器上方懸掛幾只溫度計)
溫度低于20C將導致采食量增加,但對增重無正面作用對飼料轉化率有負面影響,原因是采食量增加部分用于維持體溫恒定.
6. 濕度
適宜的相對濕度
0-10 日齡
65 – 70 %
> 10 日齡
50 – 70 %
要點:
如果相對濕度大于70%:雞只通過喘氣降溫的能力會受到損害; 同時:雞群的質量也下降
如果相對濕度低于50%:灰塵顆粒會損害肺部表面而增加疾病的易感性
7. 通風
通過調整最小通風速率維持最佳空氣質量:即指獲得足夠的氧氣供給,驅除生長和氧化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如氨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來發揮雞只的最大生長潛力的最小通風量
空氣質量:最大含量
NH3
< 10 ppm = 0.0010 vol %
CO2
< 2000 ppm = 0.20 vol %
H2S
27C時,通風可起到為雞只降溫的作用.
蒸汽降溫 :濕墊降溫(見上面部分),低壓噴霧器, 超高壓噴霧器, 旋轉盤等,... 使用這些降溫系統可使舍內溫度降低 6C左右,相對濕度保持在50%. (相對濕度高的環境中(亞熱帶和熱帶環境中)若相對濕度大于70%:這些降溫系統可能有害 (但是新型的濕墊降溫系統帶管道通風似乎可保持較低的相對濕度)
最有效的通風系統是管道通風,高于雞只通風,氣流速度2米/秒 (當溫度高于32C時,氣流速度3米/秒).
寬15米 x高 3.5的禽舍(平均): = 縱側面52.5平方米
需要風扇的通風能力: 7200立方米/小時 (2米/秒) x 52.5平方米= 378,000立方米或10風扇 x 40,000立方米
進氣口大小應達到進氣速度 4.5米/秒
進氣口和風扇至少距離地面1.20米高
進氣口和風扇應分別在舍內相反的兩端的側面,切對等分布
要點:
降溫系統+通風系統: 即:通風系統(可控制)可不依賴于降溫系統而起作用!
9. 光照
光線能力的標準
燈泡(鎢絲):
3 – 4 瓦/平方米=25勒克司
燈管 (熒光)
0.8 – 1瓦/平方米=25 勒克司
光照強度標準: 封閉禽舍
1周齡
最低25勒克司
24小時光照
7 – 21日齡
10 – 20 勒克司
23 小時光照+ 1小時黑暗
21 – 上市
10小時)對于飲水可能是必要的!
2. 使用可調節光亮度的開關來模擬黎明和黃昏(40 – 50 分鐘)
表 減少腿病發生的光照制度
降低熱應激發生的光照制度
光照 / 黑暗
光照 / 黑暗
0 – 3 日齡
23 / 1
0 – 7 日齡
24 小時光照
4 – 35 日齡
5 / 1
7 – 21日齡
23 / 1
36 – 42 日齡
23 / 1
21 – 屠宰
2 / 2 或者 1 / 3
注意事項:
在開放舍內: 為減少消化引起的熱應激,使在中午之前吃完料槽中的料, 下午晚些時候再添加.
在33C~38C之間變動時,每升高一度采食量下降5%.使飼料的養分濃度提高 5 – 10%可以部分緩解采食量的下降,Do not change the energy level (如果已達足夠的標準)不要改變能量水平,但是可改變能量的來源由碳水化合物源改為脂肪源!
4. 營養需要
概論
飼料原料仔細選擇之后經相對簡單混合之后便可得到必需養分平衡的肉雞飼料,能夠使肉雞快速而健康的生長. 因為飼料費用約占肉雞生產總成本的70%,應努力混合使料達合適的規格及良好的質量.
同時對于肉雞來說,僅當飼養成功的5個決定性因素–遺傳, 防疫,房舍, 管理,營養都最優時,養殖場的利潤才達最大.
制粒:
如果把飼料制粒(pre-starter/starter: 碎片或小顆粒直徑1.5-1.8毫米),肉雞的生長速度和飼料轉化率才比較好.
粒度大小: 碎粒(0-10日齡), 直徑2.5毫米(11-28日齡), 28 至屠宰直徑3毫米
脂肪:
在開食料和生長料中: 使用高比例的不飽和脂肪酸(豆油,全脂大豆, 混合油)
在肥育飼糧中: 60%的脂肪以上必須是飽和的(否則胴體會太軟,不耐貯存)
日糧營養需要 (see annexe)
D. 衛生和健康
衛生
清潔衛生:
昆蟲控制: 雞只一轉移走馬上噴灑殺蟲劑
為減少粉塵,對所有設備通風器械和風扇等噴霧(最好加有消毒劑)
把所有設備搬到外面
擦去風扇,簾幕等上的塵土以防止灰塵從外面吹進來!
清除墊料: 至少遠離農場1.5公里
用洗滌劑浸洗所有設備,風扇等,尤其要注意禽舍內的橫梁,風扇盒,水管等
不能洗的東西:丟棄!!
注意細節性的東西!
供水系統:
抽干所有水箱和水管
清除臟物和沉積物
用洗滌劑清洗內內外外,蓋子和水龍頭,...
用高氯酸鈉溶液灌所有水箱和管子,24小時后用凈水清洗
飼料系統:
清洗,消毒所有飼喂設備
清空供料箱和連接的管道
密封所有的孔,縫
如果可能的話:藥物熏蒸
修復破損的地方,粉刷墻壁, ..........
檢查鳥,鼠等可能進入的地方
消毒: 清潔之后: 注意如果有有機物質或污污存在的話,消毒是無效的. 使用壓力清洗機或背式噴霧器. 推薦使用有效的抗禽病原(細菌和病毒)的消毒劑.
外部和內部一樣都要徹底清洗和消毒! (禽舍周圍3米應為水泥地面)
評價清洗和消毒的效果:地板,墻壁等分別取4個樣品, ...
2. 生物安全性
參照基本的衛生注意事項:必須把感染病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況. 如可采取下列措施:
全進全出制,
未經許可,不得進入禽舍
"2套蓄水系統":
進入農場: 一套:
汽車卡車停在外面或決不能接近此區域
來訪者必須穿農場提供的裝束
進入禽舍:第二套:
淋浴,消毒
保護性的衣物, 鞋等等保存與禽舍中
外來的卡車汽車出捕捉雞只外一律不能進入接近養雞舍的地方
3. 死雞的處理
立即把死雞清除出雞舍
處理死雞的坑封緊且此處無鼠類及其他到處覓食的動物出沒.
健康管理
在大型的單位,預防是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根據確定的程序防疫
保持良好的衛生和高標準的衛生狀況
父母群: 被動地獲得抗體的水平
預防性劑量加藥 (主要是抗球蟲藥)
飲水和攝食控制: 作好每天的記錄. 下降或突然增加是發生疾病的第一跡象:聯系獸醫和對死雞進行診斷可把疾病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全進全出制
疫苗接種
當制定防疫程序時應考慮常規的新城疫(NCD), 傳染性支器官炎(IB)和傳染性法氏囊病(甘保羅病).其他應考慮的有:
父母群的抗體滴度
父母群的自然免疫力
農場及所在地區的疾病壓力
表 防疫程序
傳染性支器官炎
1日齡
噴霧
新城疫
1日齡
18日齡
噴霧
飲水
傳染性法氏囊病
(在高發區農場)
18日齡
25日齡
飲水
飲水
注意事項: Elisa 試驗是確定哪一天接種何種疫苗的最有效
IMPORTANT
所有雞只應統一防疫
出現疾病臨床癥狀的或應激的雞只不接種
根據疫苗生產廠家的說明貯存和使用疫苗
使用信譽好的廠家的產品.若疫苗質量可疑 : 則更換疫苗生產廠家
若使用凍干活苗: 即使很少量的氯也可使疫苗致死.
聽取本地經驗豐富的獸醫的建議制定有效的防疫程序
球蟲病
若給藥正確, 可把球蟲病對雞群和客戶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使用有效的抗球蟲藥: 1. 保證生產良好 2.通過試驗確定有效的抗球蟲藥,防治頑性的球蟲病
用藥程序正確把抗藥性降至最低 : 作好記錄 (或者向預混料和飼料供應商索要記錄)
穿梭式用藥程序 (先用化學型, 再用離子型)
輪換用藥程序
較大型的養殖場可兩者兼用
注意屠宰前有最短停藥時間(最短 5 – 7 天)
注意與其他動物潛在的交叉感染
肉雞的其他疾病
到40日齡, 累積死亡率3-4%是很正常的. 但是若高于4%, 應仔細分析造成死亡率高的原因并采取正確的措施.
在良好管理條件下可連續對 一些藥品的效果和用藥時間的必要性進行試驗:25日齡 1 x Baycox飲水 : 30日齡預防球蟲病; eg : a lot of incoming DOC get some preventive enrofloxacin, or tylosinetartrate or linco spectin in the water,...
每周不同的典型死亡原因:
第1周: 雛雞質量差: 卵黃吸收慢, 管理錯誤, 臍帶感染
第2周: 沙門氏桿菌病, 法氏囊病, entractions
第3周: 球蟲病, 佝僂病
第4周: 吸收不良綜合癥
第5周: 腹水癥,大腸桿菌病; 心臟病
第6周: 呼吸道疾病
注意肉雞腹水癥:
1. 什么是腹水癥 主要癥狀為體液在體腔不正常積聚,心臟變大(右心室充盈),肝臟,腎臟和脾臟腫大
2. 原因: 血液氧分壓降低(低血壓) (如高海拔地區),導致血流加快,紅細胞數量增加. 結果: 心臟由于右心室變大而致血液泵出困難,于是越來越困難.
3. 導致腹水癥的因素:
海拔高度
通風不足
呼吸道感染
溫度: 溫度低或晝夜溫差波動太大
生長速度和營養:
生長過快
顆粒飼料: 增加腹水癥發生的可能性
高能飼料 (尤其是開食料中含脂肪比例高)
公肉雞比雌肉雞更易感
飼料發霉
魚粉組胺含量過高(>200 ppm)
維生素E和硒含量低或者鹽含量高
后果:
死亡率在3-20%
或者: 光吃不長
要點:
保證孵化器內良好的通風和氧氣供應. 蛋重越大對氧的需求越大
如果腹水癥是由于晝夜溫差波動過大引起的: 則應緩慢降低育雛后的溫度:
每天降0.3C至24日齡降至 21C
足夠的通風
分性別飼養:公肉雞更易感
若有腹水癥跡象,則7-10日齡使用粉料避免使用顆粒料
若經常發生腹水癥:則應降低肉雞的生長速度(參見上面:生長管理)
雞只捕捉
要點:
屠宰前不要早于或晚于10個小時停料(這就是說捕捉前3-4小時停料): 否則胴體容易感染來自糞便的細菌
飲水不停
捕捉:
移走所有的飼養設備
光線降到最暗,但要保證能夠捕捉時看清雞只
抓緊肉雞腿部或翅膀
裝雞的籠內不要過擠
考慮運輸的時間和溫度: 考慮通風, 額外的加熱設備, 風, 噪音,等等....
肉雞管理評價 : 從技術上和財務上
目標:通過做記錄來評價管理是否在技術和財務上能獲得最好的結果為目標.
因此, 執行責任制管理技術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說:
連續評估動物對環境和管理的反應影響到我們對動物和環境之間最佳關系的考慮. 這是與傳統的一成不變的飼養管理技術而言的.
記錄
日常記錄
死亡率 (按性別記錄死亡雞只數), 死亡的原因 (若死亡過多要對尸體進行剖檢) 淘汰,...
飲水量
最高最低溫度: 禽舍內外的溫度
相對濕度與空氣質量
飼料采食量
體重:對于
評價終末生產性能和
評價營養方案(限制生長速度)是很重要
用藥: 用藥類型, 批次,數量,日期,停藥期
防疫: 即定日期, 類型, 批次, 數量
飼料, 每群雞只大小, .... 運輸: 價格, 數量, 注意事項,...
訪客
雞群記錄
雛雞
DOC放置的數量
布置的日期, 到達的時間
孵化廠: 離開孵化廠的時間
當天溫度
品種
雛雞質量:
活重
均勻度
運到時死亡雛雞熟
飼料
供應商 (自己混合: 批次, 配方, 生產日期, 生產樣品存與質控部門直至雞只屠宰后3周)
飼料的類型+ 運到后取2個樣品: 1個存于農場,1個存于供應商處
飼料成本
飼料分析盡可能詳細
飼料添加劑 (加藥, 抗球蟲藥)
停藥期
2. 標準配方分析
每周計算工作
每周的死亡率:
一周內的死亡雞只數 / 所飼養的雞只數X 100
累計死亡率
總的死亡雞只數 /所飼養的雞只數 X 100
平均體重
抽樣雞只凈重(總重的平方根) /抽樣的雞只數
每天的平均生長速度
目前體重 – 以前體重 / 兩次稱重間隔天數
每周飼料轉化率
周雞群總采食量 /周雞群總增重
最終過程計算工作
死亡率
最初飼養雞只數–最終雛雞數/最初飼養雞只數X 100
平均體重
最終雞只總凈重 /最終雞只數
肥育期
雞群開始飼養日期和飼養結束間隔的天數
注意: 飼養日期是整天的; 最后一天不計
(若分兩批運輸: 則計算平均數)
每天平均生長速度
最終平均體重/總的飼養天數
飼料轉化效率
雞群總采食量 /總的凈增重
飼料轉化 1500
DOC-VB-4 BROILER MANAGEMENT 07.12.01
頂 棚 隔 熱 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