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皮膚損傷的原因及防控
來源:中國獸藥114網 發布日期:2011-10-17 發布者:曉天 共閱626次
一、肉雞皮膚損傷的原因
1飼養管理因素
①飼養密度過大,活動面積不足,群雞擁擠、相互踐踏而引起皮膚損傷。②飲水不足或喂料沒有定時、足量,造成雞只過度饑渴,喂料時雞群發生哄搶、啄斗、踐踏而導致相互間抓傷。③沒有做好保溫工作,雞群扎堆導致皮膚抓傷。④沒有適時進行公母分養導致打斗抓傷。
2環境因素
炎熱的天氣(尤其是7-8月份)和日照時間的延長會使雞只神經質增強,雞群活躍易動,增加了雞只啄斗的機會。
3應激因素
工作流程突然改變、清除雞糞次數過多、接種疫苗、外來人員參觀、停電等應激,造成群雞飛舞,驚叫跳動,造成跌傷、撞傷,或者群雞向一個方向移動,導致擁擠、扎堆,造成踏傷、壓傷或啄傷等意外損傷。這種情況在籠養肉雞中發生較多,特別是單個籠位中的雞只數量過多時,其活動范圍受到限制,雞只易互相踐踏而導致皮膚抓傷。
4營養因素
飼料中能量物質含量高時,會使雞體沉積更多的脂肪,導致皮膚脆性增加容易破裂;飼料中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過高或過低均可導致肉雞神經質和羽毛生長緩慢,從而使雞只皮膚受傷的可能性大增;飼料中鈉含量過低也可提高雞群的神經質。
5疾病因素
(1)大腸桿菌和假單胞菌屬的細菌感染肉雞皮膚后,會形成結痂或蜂窩織炎。這樣的肉雞在加工過程中就容易發生皮裂。(2)MD、IBD等免疫抑制病可降低肉雞抗感染的能力,容易造成慢性皮膚感染。這些慢性皮膚感染也會使加工皮裂的可能性大增。(3)體外寄生蟲病。體外寄生蟲病是引起肉雞皮膚損傷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奇棒恙螨病可在肉雞皮膚上形成痘臍狀丘疹或結痂,或繼發其他細菌感染后化膿、潰爛等。(4)啄癖。啄可直接導致肉雞皮膚損傷,嚴重影響肉雞的外觀和體表光潔。
6加工技術
在肉雞加工過程中,因掛雞動作粗暴、燙毛水溫過高、機器發生故障或打毛機調整寬度不適等原因引起的皮膚撕裂也常有發生。
7其他因素
肉雞出欄時,抓雞裝籠動作粗暴、裝入籠內雞只過多、雞籠內有鐵絲或其他尖銳物品等,也會造成雞只皮膚損傷。
二、控制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做好雞群的分欄工作,嚴格控制飼養密度。對于籠養肉雞,要控制好單個籠位中的雞只數量,最好為每籠2只,防止雞只發生應激時互相踐踏。
2做好雞群的保溫通風工作,防止雞群扎堆。
3準備充足的飲水器、料槽,給雞群提供足夠的飲水及飼料。
4工作流程相對穩定,減少各種應激的發生,為雞群提供安靜的生長環境。
5飼料配方要合理,高能量、高蛋白物質及鈉含量要適宜均衡。
6制訂合理的免疫程序,防止IBD、MD等免疫抑制病的發生。
7搞好雞舍及周圍環境的衛生,定期進行帶雞消毒防止體外寄生蟲、大腸桿菌病的發生。
8肉雞出欄時抓雞、裝雞要輕抓輕放。
9屠宰加工時,要仔細檢查加工器械,針對雞只個體的大小調整好打毛雞的寬度。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