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發雞球蟲的因素是什么
來源:中國禽病網 發布日期:2011-10-11 發布者:曉天 共閱755次
雞球蟲病是由艾美耳屬的多種球蟲寄生于雞的腸道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的疾病,其分布廣泛, 以15~40日齡最易感染且得病嚴重死亡率極高。雞球蟲病是嚴重危害養雞業的一種常見寄生蟲病,世界范圍內,雞球蟲每一年至少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正確熟悉球蟲病的特點,與其他疾病的關系,可能誘發球蟲病的治理及營養因素,對防制球蟲病的發生,減輕球蟲病的危害有著重要意義。
一 、雞球蟲病發生的誘因
(一)治理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光照、溫度、濕度、墊料、密度、環境、飼養方式等。
1.溫、濕度。當冬季雞舍溫度低于20℃,或十分干燥時,因卵孢子化不良,雞球蟲病的發生也隨之減少;在高溫順高濕的春季和夏季,雞球蟲病的發病率較高,特別是在南方濕度大的梅雨季節前后為多發時期,在這個時期,由于墊料較濕潤,我們常常發現球蟲病反復發作。
2.衛生、防疫。實踐證實一些大型雞場由于加強了衛生消毒、合理防疫等工作,因球蟲病造成的損失相對較少或為零,而在小型雞場和養雞專業戶由于雞場條件差,技術氣力薄弱,對球蟲病不夠重視,容易暴發球蟲病。
3.實驗表明,中斷光照比接連光照感染球蟲的危險性要高些,原因是前者會造成雞積極翻動墊料而致感染機會增加,同時改善了卵囊孢子化條件。
4.墊料的治理在控制球蟲病上具有重要意義,墊料的治理不可忽視,其總的要求是:松、干、薄。
5.高密度飼養是一種不良致病因素,當密度過大,雞舍內空氣較差,球蟲病的發病率較高。高密度雞群會造成卵囊密度增加,而致感染機會進步。
6.飼養方式不同可引起對球蟲病感染的明顯差異,對網上飼養的雞群而言,感染球蟲病的機會是極低的。這主要是網上飼養的雞不容易接近地面感染源的原因。
(二)飼料因素 飼猜中的各類抗營養因子,如單寧酸、植酸、棉酚和抗胰蛋白酶等,易與腸壁黏膜而結合,導致腸壁的損傷,飼猜中電解質平衡失調,使排泄的糞便濕度增加,都使球蟲病的發生率進步;飼猜中維生素A和維生素K缺乏,使消化道黏膜和血液凝固機制受損,容易遭受球蟲病的侵襲;限制飼養時,雞由于饑餓,啄食墊料,感染的機會增加,也會進步發病率。優質全價飼料能進步機體對球蟲病的抵抗能力,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等飼料組分在控制球蟲病上具有重要意義,飼喂粗砂粒、顆粒飼料及粗纖維飼料也會降低球蟲發病率;另外飼猜中的抗營養因子也會導致腸壁吸收障礙而致墊料濕度增加。
(三)應激因素 應激在生產中,雞的球蟲病常在應激反應出現的幾天后發生。這些應激反應包括營養失調、習性的改變、運輸和天氣變化等。劇烈的應激反應除有利于球蟲病的發病外,還可促進球蟲病的惡化。雞群如受到MD感染,其機體對球蟲免疫會受到干擾而引發球蟲病;感染了IBD病毒的雞會使球蟲病的癥狀加劇,可致盲腸出血提前,死亡率進步,黃曲霉毒素的存在會使球蟲病死亡率進步40%。
(四)宿主差異 雞的品種、年齡、性別不同,對球蟲病抵抗力有明顯差異。一般而言,幼雛對球蟲的易感性較大;公雛對球蟲的易感性高于母雛;白雞的抵抗力比褐色雞的抵抗力差;品系越純對球蟲的易感染性越強。
(五)耐藥性 由于抗球蟲藥的長時間使用,以及使用方法不當,球蟲很容易對一些藥物產生耐藥性。任何一種抗球蟲藥在使用一定時間后,都會引起球蟲耐藥性甚至形成耐藥蟲株,并對該藥同類或作用機理相同的其他藥物產生交叉耐藥性,因而,選擇合理的用藥方法,制訂正確的用藥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長抗球蟲藥的使用壽命。
(六)與其他病原關系 組織損傷和腸道功能的變化可造成各類有害細菌的入侵和繁殖,在雞體內大腸桿菌和球蟲之間有相互作用。雞群如受到馬立克氏病病毒的感染后,對球蟲病的免疫力受到干擾容易引發球蟲病;傳染性法氏囊病可加劇球蟲病,而球蟲病會大大加劇傳染性法氏囊病的危害作用;球蟲病和呼腸孤病毒同時存在時,雞發生跗關節疾病的比例比單獨發生呼腸孤病毒時大大進步;球蟲病和黃曲霉毒素同時存在時,死亡率可高達60%.研究表明球蟲與其他腸道細菌具有協同作用,腸道細菌會起到加強球蟲致病力的作用;球蟲感染后可使機體對ND,MD,IBD的易感性加強。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