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接觸傳染性胸膜肺炎(PCP)
來源:中國畜牧業論文網 發布日期:2011-09-01 發布者:曉天 共閱1195次
豬接觸傳染性胸膜肺炎是豬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具有肺炎和胸膜炎的典型癥狀和病變。急性者大多死亡,慢性者常能耐過,但生長遲緩。本病分布廣泛,其重要性隨著養豬業的集約化而增加,經濟損失主要由于急性暴發的死亡和醫療費用所致。
⒈病原。本病的病原為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是帶莢膜的革蘭氏陰性小桿菌,具有典型的球桿菌形態。該菌目前已知有12個血清型,我國以5型、7型為主。
⒉流行特點。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是對豬有高度宿主特異性的呼吸道寄生物,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時不僅可在肺部病變和血液中見到,而且在鼻漏中也大量存在。主要傳播途徑是氣源傳播,或直接接觸傳播。急性暴發時感染可以從一個豬欄“跳躍”到另一個豬欄。各種年齡的豬均能感染,但以架子豬最易感。豬群之間主要通過引入帶菌豬或慢性病豬而傳播。
⒊臨床癥狀。
①最急性型。體溫升高至41.5℃,表情漠然,食欲廢絕。后期呼吸困難,常呈犬坐姿勢,張口伸舌,從口鼻流出血色帶泡沫的分泌物。常在24~36小時內窒息死亡。個別豬見不到明顯癥狀即死亡。
②急性型。有很多豬受害,體溫40.5~41℃,不食、咳嗽,呼吸困難。病程長短不一,可轉為亞急性和慢性。
③亞急性或慢性型。發生在急性癥狀消失之后,體溫不高或略有上升,陳咳或間斷性咳嗽,有的呈隱性感染。
⒋病理變化。皮觀變化主要見于呼吸道。氣管和支氣管內充滿帶泡沫的血色滲出液;肺炎多為兩側性,呈紫紅色,切面似肝,間質有血色膠樣液體。病程稍長者,常有纖維素附于肺炎區表現。病程稍長者,在隔葉形成大小不等的膿腫結節,外面包以一厚層結締組織膜,并與胸壁粘連。
⒌診斷要點。根據特征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作出初診。應注意與豬肺疫相區別。確診需要作細菌學檢查。從支氣管或鼻腔分泌物和肺部病變很易查到和分離到病原體。
⒍防治措施。疾病早期用抗菌藥物治療有效。首選藥物是青霉素,其次為氯霉素、增效甲基異惡唑和四環素,可依據所用藥物的特性進行多次注射,或通過飼料喂服,同樣有效。 對無病場應防止進帶菌豬,引豬前用血清學試驗進行檢疫。應用相同血清型的疫苗免疫2~3月齡仔豬,可獲得良好預防效果。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