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雛雞如何防脫水
來源: 發布日期:2011-08-16 發布者:曉天 共閱719次
雛雞到達育雛舍后,應當適時進行飲水。據試驗研究,出雛后24小時消耗體內水分8%,48小時耗水分15%,及時飲水能促進腸道蠕動,吸收殘留卵黃,排出胎糞,增進食欲,利于開食,利于迅速恢復體力。一般雛雞到達后,搬進舍內散放,休息20分鐘左右,適應一下雞舍環境,之后清點雞數再放進育雛籠或育雛傘下面。飲水2小時后開食。
要求育雛舍的溫度以32℃-34℃為宜,不允許超過35℃,特別是雛雞經長途運輸后直接放入36℃以上的環境中,很容易造成水分蒸發過多,引起雛雞大量脫水,給水易導致暴飲。對脫水嚴重的雛雞應適當控制飲水。正常情況下可自由飲水。
飲水的水溫以15℃-25℃為宜。育雛時的水槽、飲水器應充足,保證所有雛雞能同時飲到水。同時為了緩解脫水及長途運輸的應激,可在飲水中補加水溶性維生素、電解質、葡萄糖及抗生素等。這些都有利于提高雛雞的成活率。
雛雞因開水和開食時間過遲、體內水分得不到及時補給,輕則造成雛雞精神不振,體重減輕;重則癱軟、衰竭而死,死亡率在10%左右。
治療:立即降低飼養密度,及時要挑出病雛雞單獨飼養,并給其肌肉注射青、鏈霉素,每只用1萬國際單位。其他雞用0.3%的過氧乙酸溶液帶雞消毒,并在飲水中加禽用電解多維進行預防。中藥用生姜(每只雞用0.4克)與白酒(每只雞用0.2毫克)混合后拌料,連用3天。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