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雞場綜合性防疫措施的實施與效果
來源:中國獸藥114網 發布日期:2011-08-08 發布者:曉天 共閱938次
種雞場的防疫工作非常重要,深圳某種雞場在1995年以前由于防疫工作搞得不好,種雞月平均死亡率一直在3%以上,大腸桿菌病及禽霍亂時有發生,白痢桿菌病陽性率較高,雞新城疫、雞傳染性喉氣管炎也有所發生。究其原因,主要是衛生管理制度不健全,防疫措施不完善,使病原微生物有可乘之機,造成該場嚴重經濟損失。經實施綜合性防疫措施后,自1996年以來全場生產保持良好?,F將該場實施的綜合性防疫措施介紹如下。
一、加強種雞場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和科技培訓 預防疾病的諸多因素中,雞場工作人員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自覺性,才能細致地做好飼養工作,認真落實預防疾病的每個環節,減少疾病的發生。特別是飼養員,只有他們最了解自己所養的雞群。該場為此多次聘請華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系、佛山科技學院等多位教授給員工講授有關飼養管理、禽病防治的知識,并多次舉辦孵化人員培訓班、飼養員學習班和技術人員工作經驗交流會,讓全場職工都得到學習、提高。
二、健全衛生管理制度 進入養禽場和生產區的所有交通工具必須通過消毒池,并由專人對車輛的各個部位作噴霧消毒,池中的消毒藥水定期更換。每次進雞苗、轉欄、賣雞前后裝雞的籠亦要嚴格消毒。 飲水器和飼料槽易被病原污染,且容易引起病原迅速擴散。因此采取每天清洗水槽2次,飲用水中每周1次加1∶10 000稀釋的百毒殺給雞只飲水,飲水槽的水每月2次取樣檢測細菌數量,以確保飲水衛生。產蛋箱是個很重要的地方,種蛋有無污染直接影響下一代雞苗,必須保持清潔。為減少種蛋污染,規定日撿蛋4次,有雞糞的臟蛋嚴禁用作種蛋入孵。對雞群和場地隔日用02%的過氧乙酸噴霧消毒,隔周清除一次鐵絲網上的蜘蛛網和灰塵,保持運動場清潔,并做到雞舍周圍無雜草,每月殺蟲鼠1次,發現死尸立即清撿。每周對每棟雞舍的衛生清潔消毒工作進行評比打分,所得分數與其獎金掛鉤,以促進飼養員的積極性。 防疫工作人員自身在傳播疫病中的作用是易被忽視的重要問題之一。巡視雞舍、接種疫苗和注射藥物都有機會傳播疾病,因此進入雞舍時必須將膠鞋先在消毒藥池中浸泡,進入育種場要更衣消毒,盡量減少病原傳播。 孵化房是個重要地方,雖然從進蛋、熏蒸、儲蛋、選蛋裝盤、孵化、出雛、雛禽停留、裝運等一系列工作實行單向流程操作,但由于它經常處于連續生產狀態而易被忽視。該場特別規定種蛋每天收集挑選后集中熏蒸消毒,將種蛋放置在熏蒸室內,按每立方米空間加28毫升福爾馬林、14克高錳酸鉀,熏蒸消毒20分鐘后,開動空氣攪拌機,待福爾馬林氣體排凈后,方可進入蛋庫。為保持最佳效果,溫度應保持在27℃以上,相對濕度保持在75%以上。每周對蛋庫用02%過氧乙酸進行2次噴霧消毒。種蛋入孵前工作人員必須穿上工作服消毒后方可操作,種蛋入孵后24小時內用2倍量的福爾馬林熏蒸消毒20分鐘,19天落盤后8~9小時用常量福爾馬林熏蒸20分鐘,用后的蛋盤、蛋架、雛雞箱及地面用高壓水槍沖洗,將沖洗干凈的盤裝入蛋車推入孵化器內用福爾馬林熏蒸30分鐘,出雛機每次出雛后用1∶200百毒殺進行噴霧消毒。每次注射馬立克氏病疫苗的注射器及針頭都應沖洗干凈,并煮沸消毒,注射時勤換針頭,嚴防感染。每月2次對孵化場進行細菌監測,將監測結果作為評定孵化場各項衛生管理工作好壞的依據。
三、加強飼養管理,采用科學飼料配方,盡量滿足家禽的營養需要,增強禽體抵抗力 隨著集約化飼養程度的提高,由飼料引起的群發病不斷增多,主要是由于不按家禽品種和齡期的實際情況,盲目用料或頻繁換料的緣故。另一方面飼料營養不全面。已有大量研究證據表明,飼料配比、加工和貯存不當是引起家禽營養代謝病和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慢性損害作用還會導致家禽免疫功能紊亂,甚至出現免疫抑制。 良好的飼養管理和科學的飼料配方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也是保證生產力水平的重要手段。該場針對不同日齡和不同季節分別采用不同的飼料配方,冬天天氣冷,為保持體溫,采用高能量配方,保證滿足雞體的營養需要,提高禽體抵抗力,從而提高育成率和生產性能。該場兩群隱性白父母代采用科學飼料配方后,經過一段時間在產蛋率、種蛋合格率方面均有顯著提高,死淘率亦明顯降低。
四、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 免疫監測以及藥物預防計劃 在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獸醫防疫站和佛山科技學院專家們的幫助指導下,該場根據種雞不同生長階段的生理特點,結合該場情況制定了一套有效的免疫程序,免疫監測工作也做到常規標準化。每一棟雞舍按一定的百分比選定哨兵雞,戴上腳號,每次檢查這些雞。實施免疫工作中嚴格做到:
1超過有效期的疫苗絕對不用,超過一年的疫苗用前先檢測其效價。
2接種疫苗時技術人員必須參加,嚴格檢查和監督接種方法及接種質量,保證全部雞均能得到接種。注射一小群雞換一個注射針頭。嚴格掌握雞只接種疫苗時機,母源抗體效價較高時,要適當延遲接種時間。
3接種前后各3天,雞群禁用任何消毒藥,在飼料或飲水中增加維生素E 的用量,并且不使用抗菌藥物。
4種雞接種凍干疫苗后8~10天,接種油乳劑滅活疫苗后15~22天必須監測一次抗體滴度,發現抗體滴度較低或不整齊時,立即采取再次接種疫苗飲水或噴霧的補救措施。
5限飼階段的雞群在免疫期間增加喂料量及采食時間。 另外,在一些疾病流行季節來臨前,通過在飼料或飲水中投放一些藥物如抗生素、抗球蟲藥和抗卡氏白細胞蟲藥等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五、做好防應激工作 種雞許多疾病是因應激直接或間接引起抵抗力下降而發生的,這些因素主要包括溫度、濕度、密度、通風透氣、光照與噪音等。 該場1994和1995年防暑工作做得不夠細致而造成重大損失。1996年在熱浪未來之前把預防熱應激當作一件重要工作來抓,供給雞群充足的清潔飲水,改善雞舍通風散熱,全部雞舍屋頂加蓋一層杉皮隔熱,間距較小的雞舍屋頂再安裝人工降雨器噴水,所有雞舍定向安裝大功率排風扇,增加舍內空氣的流通和熱量散失。氣溫高時密切注意雞群情況,遇緊急情況時向雞群噴涼水降溫。除降溫之外,在飼料中適當添加電解質和維生素C,由于防暑工作做得及時,做得又好,因熱應激而死的雞只與未采取措施以前相比減少了40%,種雞的產蛋率、種蛋的受精率、合格率也比以前高。 冬春季為了防止雞受寒冷應激,該場規定,當氣溫低于16℃時,晚上讓雞群進雞舍,關北面窗門,早上900后才放雞到運動場,日糧中增加能量成分,并增加飼喂量。保證雞群有足夠營養,維持熱量和生產需要。 在注意溫度濕度的同時,注意通風換氣,氣溫正常時,雞舍盡量開窗,注意保持雞糞干燥,每天定期用刮糞機把雞糞刮開防止舍內氨氣濃度超過20×10,硫化氫濃度高于25×10,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15%,減少種雞的呼吸道疾病。
六、發生疾病時及時診斷與防治 該場專門設有一個質量監測室,負責監測全場消毒、衛生制度、種雞、種蛋、種苗的質量及疫苗接種后抗體水平的監測及疾病診斷。一旦發生疫情,立即進行檢測,對細菌病則作藥敏試驗,確定最有效的藥物,以避免盲目用藥。 自1996年以來采取綜合性防疫措施后,該場在疾病的控制方面有了明顯效果,基本上控制了幾種常見疾病的發生,如雞新城疫、傳染性喉氣管炎及一些比較特殊的病如減蛋綜合征。降低了種雞死亡率,1996年全場月平均死亡率一直在10%以下,比采取綜合性防疫措施前的3%大大下降,種蛋合格率達97%以上,健雛率達98%以上,從而提高了經濟效益。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