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草魚腸炎小竅門
來源: 發布日期:2011-08-06 發布者:曉天 共閱1991次
腸炎病的癥狀
解剖病魚,可見腸道發炎、充血,呈紅色或粉紅色;肛門紅腫,鱗片松弛,輕壓腹部或從頭提起,有黃色黏液或血胸膿流出;腸壁內血管擴張、充血;發病初期,頭部色素逐漸國深,直至呈黑色,離群獨游,游動緩慢無力。
腸炎病的發病規律
流行季節為4-10月份,其中4-6月份主要危害成魚,8-10月份主要危害當年魚種。本病常與赤皮、爛鰓、寄生蟲等病并發。最先發病的魚身體均較肥壯,因此貪食是誘發病因之一。另外,魚池條件惡劣、污染層厚、有機質含量高、餌料質量差等均易誘發此病,一旦發病,延緩時間較長,死亡率較高。
防治方法:
⑴每50公斤草魚用大蒜頭0.5公斤,搗爛,與木薯粉拌和,加食鹽150克,拌于草料上,放在餌料臺投喂。每天1次,連續3次。
⑵適當投喂生姜葉、大葉桉葉、紫蘇或洋蔥葉等,可預防此病。
⑶用松針葉制成粉混餌料,占日糧3-5%,可防治腸炎病。
⑷每50公斤草魚用"畜用止瀉散"10克,溶解于木薯粉糊內,拌于草料上,待藥糊晾干粘牢后喂魚。連續3-5天。
⑸每畝水面用苦楝樹葉75公斤,扎成數把,投入塘中。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