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企業誠信為本
來源: 發布日期:2011-08-05 發布者:曉天 共閱639次
誠信一直被中國人認為是一種美德而踐行于工作與生活之中,經營企業自然也離不開誠信。然而,最近的媒體把達芬奇家具事件和味遷拉面骨湯事件無窮地揭露出來,將企業誠信瞬間擊得粉碎。
我們順著偽誠信的造假事件去看看,為什么中國企業會如此脫軌發展。
一是政策長期鼓勵山寨。中國企業從改革開放開始,就從模仿起步,從三來一補起步,沒有自己的知識產權,但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于是,企業主們紛紛以山寨為樂、以偷藝為樂。為了能賺取更多的利潤,就直接模仿國外優秀品牌的產品,但質量又大打折扣,到處是假名牌,而沒有一個部門去管制。企業的誠信就這樣被山寨完了。
二是中國不重視知識產權。我們不僅模仿和山寨,而且還直接偷取和剽竊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比如現在電腦發達了,而真正使用正版軟件的不足百分之五十,沒有一個政府機關來干涉。盜版軟件哪里來的?就是破解國外的軟件來的,但居然都能在正規商場大行其道。不僅國外的知識產權在中國得不到保護,就連中國優秀企業的知識產權一樣得不到保護,這些企業都束手無策、無可奈何。當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形同虛設的時候,造假就肆無忌憚,誠信自然就缺失。
三是質量檢測不作為。我們最近出事的企業不只有這兩家,幾乎波及到很多企業和行業,如蒙牛奶品、三露奶粉,還有大米、電器等食品和日用品都出現過問題,不是沒有檢驗,而是送檢的都是合格的樣品,銷售的都是假冒偽劣。企業內部的質量檢查自然自己蒙自己,但國家相關的檢測機構根本就沒有作為。沒有突擊抽檢,誠信就生產不出來。
四是中國政府對企業的監管職能嚴重缺失。政府對企業的管制部門或者監督部門很多,如證監會、銀監會(如果是上市公司)、街道區級市級統計辦或局、環保所、質檢所、安全所、消防所、物價所、工商所、稅務所等,有幾個不是把自己看成衙門的?不是等著企業來主動匯報,就是來企業視察吃飯,根本不管事情,放任自流,這也助長了企業不誠信。
五是國人盲目地崇尚品牌而導致?,F在似乎國人都富得流油,無論是穿的衣服和鞋子,還是用的背包和手機,都喜歡品牌貨。這給不誠信的企業提供了造假的空間。而且人們明知是假貨,還要去捧場,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以至于企業沒有誠信又毫無羞恥感。香煙有假,但價格不一樣,假的便宜,店主會直接告訴你,可偏偏有人就好這一口,樂得其所。
六是國人價值混亂。有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情形,有的人尋死,去買農藥或者耗子藥吃,結果是沒有死得了。按理說應該是內心可以慶幸,但也應該有正義感去找農資所和生產商,去告他們生產假冒偽劣藥品??墒聦嵪喾?,人們喜歡用一個錯誤去掩蓋另外一個錯誤,會邀請自己的親朋好友去農資所放鞭炮表示感謝。這不是價值混亂到了極點了嗎?正因為如此,農藥生產廠家把藥吃不死人當成了標準,完全沒有職業誠信。
七是國人過分相信廣告。為什么達芬奇和味遷拉面那么火暴?就是因為有名人做廣告,謂之名人效應,大家就跟風。殊不知,中國的廣告人就沒有幾個是有良心的,做廣告的不是自己使用過來現身說法,而是為了賺取廣告費,自己也會擁有相關產品,但那是廠家送的,至于是不是假貨,他們也不關心,必定爭的是錢,送的不要白不要。廣告人都沒有誠信,企業利用明星廣告,又怎么會有誠信呢?
八是犯罪成本太低?,F在中國正在莫名其妙地推行人權機制,連殺人了都可以以自首和積極賠償來減輕刑責,何況是企業造假呢。前不久就暴光過沃爾瑪、人人樂、佳樂福等商場進行價格造假,都遭受了處罰,但都是蜻蜓點水,不痛不癢,事件還會發生。企業生產也是這樣,不僅政府的罰款少得可憐,就是對顧客的賠償都難以保障,可企業主早就賺得滿滿。人家不怕罰,甚至早就做好了被處罰的準備。一個一開始就沒有誠信的企業,任何時候都不會有誠信,就是罰了以后仍然是狗該不了吃屎的習慣。除非國家把他們罰得傾家蕩產。
其實,經營企業就是經營關系,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生。如此理念下,應該產品如人品。筆者主張堅持義、信、利的原則順序。義就是道義,做人要有道義,一個不講道義的人是不配做人的;信就是誠信,誠是誠實,信是信用,一個沒有誠信的企業應該寸步難行才對;利就是利益,應該放在最后,有了道義與誠信,利益是一定有保障的。而且,利益也要分清楚短期、中期、長期的區別,做好平衡,短期利益是眼前利益,能夠企業和員工活好就可以,中期利益企業發展和壯大的利益,長期利益是企業能夠成為百年企業的保障,絕不能想著一夜暴富、急功近利。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