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農戶養豬10忌
來源:養豬巴巴網 發布日期:2011-07-26 發布者:曉天 共閱1076次
1、忌品種老化。
各地未經改良的地方品種多為脂肪型、瘦肉率低,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不再受市場歡迎,只有飼喂生長快,省飼料,抗病力強的二元或三元雜交商品豬,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2、忌坑圈飼養。
山區養豬多為深坑濕圈,雖便于積肥但潮濕陰暗,不利于豬的生長發育,且發病率高,應結合沼氣建設中推廣"三位一體"(豬圈、沼池、廁所)改造為干平圈;以便于打掃,消毒和日常管理。
3、忌熟食稀喂。
熟食稀喂,稀湯脹大肚是農村沿襲已久的傳統養豬方式,耗勞力、耗燃料、成本高、效益低,若改為配(混)合飼料生喂,既節約成本,減少勞力,保證全面營養,又可防止燜煮不當破壞飼料營養價值和亞硝酸鹽中毒。
4、忌吊架子育肥。
吊架子育肥是山區農戶普遍采用的育肥方式,這種方式育肥時間長、成本高,應改為全程配(混)合飼料為主的直線育肥(強化育肥,一條龍育肥);既符合豬的生長發育規律,又可提高出欄率和經濟效益。
5、忌飼料單一。
單一飼料成分不可能滿足豬的營養,農村一般有什么喂什么,導致營養不充分、完全,影響豬的生長發育;應因地制宜,廣辟農家自有飼料資源,爭取飼料成分多樣化,綠肥草粉、樹葉粉,松針粉就是良好的來源,應大力開發利用,并推廣濃縮料,預混料配(混)合飼喂。
6、忌飼喂周期延長。
根據豬的生長發育規律,90-100千克體重出欄效益最佳,若人為延長飼喂周期,只能增加養殖成長。應注意市場信息,選準時機適時出欄上市。
7、忌忽視預防、驅蟲。
豬的疾病特別是傳染病,危害豬的健康和生命,忽視疫苗預防,一旦發病,很難救治;體內外寄生蟲也嚴重影響豬的生長發育。應進行計劃性的預防注射和驅蟲保健,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確保豬只健康。
8、忌濫用藥物和添加劑。
有些農戶一味迷信添加劑的作用,肆意增大使用量,把添加劑當作促進生長和防治疾病的主要措施。加之農村獸醫人員技術水平較低,藥物配伍不合理,濫用抗生素、抗菌素。往往造成豬只耐藥性增強,給今后診治帶來困難,從食品安全的角度看,減少藥殘是適應加入WTO后國際貿易的需要。
9、忌零星散養。
農戶零星散養,主要受資金、環境、飼料條件、交通運輸,技術水平等限制,經濟效益不明顯,應結合自身實際,合理規劃布局,搞適度規?;B殖,并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獲得技術依托和銷售服務保障,降低養殖風險,并采取集中、連片形式逐步形成專業村和產業帶。
10、忌近親繁殖。
山區因受交通、通訊等條件的限制,豬的近親繁殖十分嚴重,制約了養豬生產;畜牧部門應有計劃地開展人工授精和良種公豬掛牌服務;農戶可采取相互交換公豬的方式,防止遺傳性疾病的發生和肥育性狀的衰退,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