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原料藥行業分析及世界區域分布特征
來源: 發布日期:2011-07-05 發布者:曉天 共閱1660次
國內的化學原料藥目前主要集中在幾大系列品種,如青霉素、維生素C等系列產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隨著世界原料藥尤其是中低檔通用名原料藥的生產進一步從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和世界原料藥市場規模的繼續擴大,我國在競爭激烈的世界原料藥市場上將面臨更大的機遇。隨著關稅的降低和配額限制的取消,加上我國極低的人力優勢,原料藥將呈現穩定增長的局面。目前深滬兩市原料藥上市公司近10家,平均市盈率為50倍左右,低于兩市醫藥行業的平均水平。
原料藥前景光明
原料藥行業可以說是醫藥產業的基礎,目前全球市場規模已由1996年的近100億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130億美元,且以每年7%的速度遞增。從世界范圍分析看,化學原料藥主要集中在四大生產區域:西歐、北美、日本、中印,品種已達2000多種,但除青霉素、撲熱息痛、阿司匹林、維生素C、維生素E、布洛芬等幾十種原料藥外,絕大部分為年交易量不超過100噸、交易額在100萬美元以下的小品種。
我國現有的醫藥工業企業數千家,能生產原料藥1500種,總產量43萬噸,居世界第二;出口市場遍及歐洲、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世界各地,2001年出口額達到22億美元,在世界原料藥市場占有較大份額,居于前列。由于主要原料藥生產技術水平有較大突破,青霉素、維生素C、氨基酸類等產率明顯提高,一些關鍵中間體6-APA、7-ADCA、7-ACA等實現了產業化,60多種原料藥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維生素C、檸檬酸、抗生素、撲熱息痛等一些重要的品種在世界上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國政府過去在兩大戰略性原料藥品種(青霉素、維生素C)實施了國內生產企業不與國外合資的發展策略,但在目前國際環境形式下,為了實現我國醫藥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國內醫藥主管部門已相應改變了原有的產業發展戰略,既本著充分發揮我國原料藥產業的自身優勢,積極主動地有選擇性地接受跨國醫藥公司的合資建議,絕對或相對控股已不再是合資或合作的障礙,最終目標是創造最好的經濟效益。
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西藥部主任喬海利介紹,近年來國內的西藥廠商紛紛取得國外的藥品注冊,跨越了過去藥品出口的最大障礙。而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原先針對我國藥品出口的歧視性待遇也將逐漸減少。西藥原料藥一直是我國醫藥保健品出口的主要商品,主要出口到歐盟和美國市場。2001年西藥原料藥出口額占全部醫藥保健品出口總額的46%。預計出口額將會繼續增長。
區域分布及主要特征
西歐(瑞士、英國、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瑞典、芬蘭等):原料藥的純出口地區,目前原料藥總產值接近60億美元,堪稱全球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基地,占全球總量的50%,而出口量占其總產量的80%以上,遍及歐共體以外的廣大地區。
北美(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原料藥的主要進口地區,該地區每年約消耗各種原料藥40億美元,占世界原料藥市場的1/3,由于環保方面的原因,許多污染較重的原料藥該地區已不再生產,其原料藥消耗量的一半為自產,另有50%依賴進口,近幾年來,北美洲均需進口數百種、價值超過20億美元的原料藥,而且其依賴進口的比例今后有逐漸擴大的趨勢,該地區生產量僅占全球總量的18%。
日本:日本是世界制藥工業強國,其原料藥市場規模介于美國和西歐之間,年需求量約為15億美元,目前除極少數品種外,絕大部分為其本國生產,有預測認為,隨著人力成本的上升和環境問題的凸顯,日本將會向原料藥純進口國轉變。目前基本處于自給自足的狀況。
中國:在迅速崛起的世界原料藥的生產中心,2001年化學原料藥出口額在22億美元,占中國原料藥產量的42%左右。
印度:正在迅速崛起的世界原料藥的生產中心,產量及進出口額與中國相當。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