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鴨曲霉菌病的診治要點
來源: 發布日期:2011-06-30 發布者:曉天 共閱996次
渝北區某鴨場從外地引進1日齡天府商品代肉鴨3 000只,經育雛后轉入育成舍網上平養,11日齡開始發病,其主要癥狀表現為張口呼吸、伸頸、氣喘并伴有下痢,共死亡雛鴨736只,死亡率為24.6%。
一、臨診癥狀
病初病鴨精神沉都,反應遲鈍,畏寒打堆,飲水增加,食欲減退或廢絕,下??;隨著病程延長,雛鴨出現張口呼吸、伸頸、氣喘等呼吸困難癥狀,同時伴有咳嗽、鼻眼流液,甩頭等癥狀。
二、病理剖檢變化
共解剖43只病死雛鴨,主要病變在肺氣囊和胸腹腔內。病初,肺表上有少量黃白色、米粒大小、富有彈性的病變結節,切開后,內部呈干酪樣的同心圓輪層狀。隨著病程延長,整個肺臟及氣囊內布滿魚卵到豆粒大小的結節。后期死亡的雛鴨,其胸膜、氣囊上布有大小不一,黑綠色、規則圓形的斑塊,直徑最大的為6毫米。在氣管、支氣管內有較多的淡灰色粘液,腸粘膜充血,肝質脆弱,呈古銅色,并有暗紅的出血斑點,膽囊腫大,充滿深綠色膽汁。余無明顯眼觀。
三、實驗室診斷
1、直接鏡檢:采用無菌操作剪取病死雛鴨肺、脾組織進行觸片,染色后鏡檢,未發現有致病菌。取病死鴨肺、氣囊內的結節,置于載玻片上,加20%KOH溶液1~2滴混勻,加蓋玻片后鏡檢,在顯微鏡下見有大量霉菌孢子,并見有多個菌絲形成的菌絲團。
2、分離培養:取肺組織典型病變接種于薩布羅瓊脂平板培養基上,經37℃培養36小時后,出現肉眼可見中心帶有煙綠色、稍凸起、周邊呈散射纖毛樣菌落,鏡檢可見典型菌落結構,分生孢子呈典型致密的柱狀排列,頂囊呈倒立燒瓶樣,菌絲分隔。
3、動物試驗:取3日齡雛鴨4只,以本菌分子孢子生理鹽水懸液注入胸氣囊0.1毫升/只,經72小時,試驗鴨全部死亡,剖檢病變與自然死亡相同,并從病變中分離出本菌,對照組全部健活。
根據上述結果,結合飼料的霉變情況,確診此次雛鴨發生的疾病是曲霉菌病。
四、防治措施
1、及時將病鴨隔離,停止飼喂該批飼料,改喂剛出廠的飼料。
2、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注意鴨舍的通風換氣及飼料防潮,用1∶3 000百毒殺對鴨舍及具進行噴霧消毒。
3、全群投藥。在飼料中拌入制霉菌素,按80只雛鴨一次用50萬單位,每天2次,連用3天,進行治療;為防止繼發感染,同時用恩諾沙星按0.01%拌料,飼喂天4天。另外,用1∶3 000硫酸銅溶液飲水,連用三天。
4、用魚腥草、水燈芯、金銀花、薄荷葉、批杷葉、桑皮、甘草各90克,并配明礬30克,煎水拌在飼料內,給100只鴨連續服用,至治愈為止。
采取以上措施后,疫病得以控制,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五、討論
雛鴨感染曲霉病的原因是飼喂了被霉菌污染了的飼料。它的致病菌為煙典霉菌,致病性曲霉菌能產生蛋白溶解酶和具有溶血特性的內毒素,從而引起鴨發病。為防止本病的發生,這要求在飼料運輸、貯存中加強管理,注意防潮、防霉;另一方面,在飼喂前,對飼料進行仔細檢查,不喂霉變飼料,誤喂后應立即停用,并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